Hypebeast 專訪 Peace and After 主理人 Calvin Chan 以及最新聯乘單位 Maison MIHARA YASUHIRO 設計師三原康裕與 xVESSEL 主理人吳建豪
Peace and After 之流行文化實驗。
跨界聯乘早已成為當代時裝節不可或缺的創新形式,不僅是設計理念的碰撞,更是一種文化交融的載體。這次,由設計師 Calvin Chan 主理的 Peace and After,攜手日本球鞋設計師 Maison MIHARA YASUHIRO 三原康裕與 xVESSEL 主理人吳建豪,共同打造的各自的聯乘系列,將東西方文化元素注入街頭美學,成為港日潮流界注目焦點。我們特別專訪三位創作人,了解他們的品牌理念、設計哲學,以及對聯名文化的深刻反思。
Peace and After 由香港出生、現居東京的設計師 Calvin Chan 創立,將是一個將日本文化傳統與當代簡約主義相結合的街頭品牌,並從次文化中汲取靈感,包括 J-Pop 音樂、動漫、日劇及遊戲等元素。品牌以其大膽且極具話題性的聯名合作而聞名,過往合作對象涵蓋 Yohji Yamamoto、NEIGHBORHOOD 主理人 Shinsuke Takizawa、FR2,以及藝術家 James Jean 和經典動漫《七龍珠 Z》。
以平台作為出發點:Peace and After 之流行文化實驗
在對話的起點,Calvin Chan 回顧了 Peace and After 的創立初衷。「一開始,Peace and After 的定位其實是一個平台。」他提到,自己多年來在日本潮流產業的幕後角色中,不斷穿針引線,協助設計與品牌合作,這經驗讓他萌生了打造一個能集結不同文化與設計師合作的品牌的想法。
至於品牌名稱「Peace and After」的由來,Calvin 笑著解釋:「其實當初純粹想找一個有 P 和 A 的名字,因為我想放進一個 Panda(熊貓)的梗。」幽默之餘,他也補充,品牌的核心理念是透過東西方文化的交匯,構築出屬於 Peace and After 的獨特設計語言。「我們的靈感來自於日本流行文化,例如 J-Pop、遊戲、動漫等,並希望藉此探討,如果不同東西方文化相遇,會激發出什麼化學反應。」
Calvin 進一步談到品牌設計的進化歷程。「最初的產品相對簡單,例如 T 恤和帽款,更多是對潮流文化的直接回應。」然而,隨著他個人品味的變化,品牌的設計也逐步轉向更注重細節與工藝的方向。「現在的設計更像是對文化的深度探索,我希望能創作出『自己想穿的衣服』,而不是一味迎合市場。」這種堅持讓 Peace and After 成為一個講故事的品牌,透過服裝傳遞對文化的思考與態度。
從創意對話到聯乘合作之契機
這次 Peace and After 最新聯乘企劃,集合了日本和台灣兩大創作勢力:Maison MIHARA YASUHIRO 和 xVESSEL。當被問到這次合作的契機時,Calvin 說道:「其實我一直是 Mihara 的忠實粉絲,他在解構設計上總是帶來突破性的創新,這種設計語言對我有很大的啟發。而吳建豪的 xVESSEL 則巧妙結合了街頭文化與復古美學,這讓我認為,與他們合作可以可以碰撞激發出一種全新的視角,呈現更多可能性。」
作為日本當代前衛設計的代表人物,三原康裕對這次合作充滿期待,並強調過程中的輕鬆氛圍。「Calvin 是一個很有想法的設計師,與他合作很自然,我們的溝通更像是交流各自的設計理念,而不是被商業目標限制。」他進一步闡述了自己對聯乘的理解:「聯名不應該只是一種市場策略,而是一場設計師之間的創意對話。」這樣的對話不僅是對各自設計風格的延伸,更是對潮流文化的一次再定義。
吳建豪則從 xVESSEL 的品牌角度出發,分享他對這次合作的看法。他認為,三方的結合能夠更深層地呈現東西文化的交融。「xVESSEL 的核心一直是將功能性與美學結合,而這次的合作讓我們有機會跳出框架,加入更多的文化碰撞元素。我相信這個系列不僅能吸引潮流愛好者,還能讓人感受到我們背後的故事與設計初衷。」
聯乘之試練場:從商業到真誠的創作
談及對聯名合作的態度,三原康裕將其視為一場雙向的學習過程。他坦言:「合作讓我有機會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去理解對方的價值觀與設計語言。」對他而言,成功的聯名不僅是品牌之間的碰撞,更是一種對創作邊界的探索。「每一次合作都是一次挑戰,因為你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既保留自己的設計風格,又能與對方產生共鳴。」
然而,對於當前聯名熱潮,他也表達了矛盾的感受。「以前的聯名更多是設計師之間的實驗性合作,但現在很多聯名變成了迎合市場需求的手段。」這樣的趨勢讓不少設計師感到壓力,他直言:「我希望未來的聯名能更加自由,而不是被銷售數字所綁架。」
Calvin Chan 則分享了 Peace and After 的聯名哲學,認為聯名的核心應該是真誠的創意交流,而非純粹的商業運作。「我們做聯名的目的不是為了取悅所有人,而是希望創造出我們自己喜歡的東西。」他強調,Peace and After 的聯名系列始終以設計為核心,通過作品傳遞品牌的價值觀,而不是簡單地追逐潮流。「我們希望通過設計,讓人們看到不同文化之間的共通點,這才是我們真正想做的。」
吳建豪則從功能性與文化融合的角度出發,分享他對合作的期待。「xVESSEL 一直以功能性與時尚並重為主軸,所以這次的設計希望能延續品牌理念,並融入更多東西文化碰撞的元素。」他提到,此次聯名系列中的復古厚底球鞋和老虎刺繡飛行外套,靈感來自東京渋谷的街頭文化。「渋谷是我個人非常喜愛的城市,也是 Calvin 成長的地方。我希望這些設計不僅能吸引潮流愛好者,更能讓他們感受到文化背後的故事。」
球鞋設計的全新解讀
今次聯乘企劃中,Peace and After 也分別與 Maison MIHARA YASUHIRO 與 xVESSEL 推出聯乘鞋款,在訪談中,三位設計師也針對球鞋設計進行了深入討論。三原康裕回憶起自己早年製作皮鞋的經歷,他認為,設計是一個超越時間的過程。「我一直相信,設計不應該被復古或現代的框架束縛。過去的工匠精神其實就是一種創新,而不是一味的複製。」他提到,這也是為什麼他現在更專注於解構球鞋的設計。「運動鞋是一個很有趣的媒介,它可以同時融合過去與未來的元素,甚至創造一種時間上的錯覺。」
吳建豪則談到了功能性與時尚之間的平衡。他直言:「現在的設計不僅要漂亮,還必須實用。尤其是鞋子,如果它不夠舒適,那再酷的外型也沒有意義。」他認為,未來的設計應該更加注重用戶體驗,並透過設計拉近品牌與受眾之間的距離。
Calvin 則更強調設計的文化意義。「對我來說,設計不僅僅是一件產品,而是一種價值觀的傳遞。」他認為,這也是 Peace and After 的核心使命。「我們希望透過設計,讓人們重新思考文化的邊界,並發現不同文化之間的共通點。」
三位設計師的對話,讓我們看到潮流文化與設計之間的深刻聯繫,Peace and After 同時作為一個跨界合作的平台以及連結文化的橋樑,希望能在文化交匯中尋找共鳴,並以此推動潮流設計不斷向前。正如 Calvin 所說:「我們的目標不是改變世界,而是用我們的創意去影響它。」不論是與長年好友間輕鬆自然的合作,還是與其他品牌或 IP 的市場導向聯名,Peace and After 始終保持著「實驗性」的心態,讓每一次合作都成為文化交流與創意探索的契機。
今次在 JOYCE 展出的聯乘系列中,Peace and After 與 Maison MIHARA YASUHIRO 推出結合受損設計與迷彩元素的 T 恤、衛衣及運動鞋,以 Grunge 美學傳遞叛逆街頭態度,向 Mihara 的「不完美設計」理念致敬,同時在品牌的簽名式鞋款也加入了 Peace and After 特意挑選的迷彩圖案。
同時,三原康裕特別創作了一個原創角色 LEON,靈感源於他隨性的塗鴉與簡單的繪畫過程。這隻可愛的鴨仔延續了他一貫幽默的設計風格,充滿趣味與親和力。他笑言:「之前也設計過一些完全不受歡迎的角色,例如『鞋帶結小君』,是一個很不討喜的形象。經歷過這些經驗,我現在更傾向於創作一些可愛又有趣的角色。」
另一方面,xVESSEL 除了操刀飛行員外套,還為本次聯名系列推出了一款充滿實驗精神的簽名式復古球鞋。設計上以搶眼的腰果花圖案為主,並巧妙融入 Peace and After 的細節元素,展現品牌之間的創意交融。
此外,JOYCE 期間限定展區還包含兩個生活美學跨界合作:由陶藝家 Koji Tajima 主理的 Raw Life Factory 陶器系列,以手工與自然風化質感打造樸實種植的藝術;以及日本品牌 Tradman’s Bonsai 的限定新作,將自然美學與街頭風格結合,推出綠色盆栽圖案的長袖 T 恤,拓展時裝與潮流的生活領域。
Peace and After 多方聯乘系列以及膠囊系列現已登陸 JOYCE Pacific Place 專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