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beast 獨家專訪南韓人氣獨立樂隊 wave to earth
從自我創作到全球巡演,wave to earth 如何用音符探索情感、連結世界,並重新定義音樂的邊界。
Hypebeast 獨家專訪南韓人氣獨立樂隊 wave to earth
從自我創作到全球巡演,wave to earth 如何用音符探索情感、連結世界,並重新定義音樂的邊界。
來自南韓的獨立樂隊 wave to earth,自 2019 年成立以來,由主唱兼吉他手 Kim Daniel、貝斯手 Cha Soon Jong 和鼓手 Dongkyu Shin 組成的三人組,憑藉對爵士、獨立搖滾與 lo-fi 音樂的深刻理解和創新演繹,在南韓 Indie 界迅速崛起,成為近年最具代表性的樂隊之一。他們的創作核心細膩地探討愛情與思念的多樣情感,音樂所展現的親密感與深刻情感,讓他們的作品在全球音樂圈中廣受讚譽。
wave to earth 的音樂以英文為主,展現了一種既平易近人又充滿情感深度的表達方式。從承諾悸動的《bad》、關於分離的痛苦《seasons》等人氣單曲巧妙地運用簡約結構和豐富情感相結合,放大音樂的情緒張力,形成了別樹一幟的音樂語言。他們的創作不僅僅是旋律的展現,更是一場情感的對話,讓聽眾在音樂中找到共鳴與慰藉。這種情感共振,正是 wave to earth 能迅速吸引全球目光的重要原因。
在音樂之外,wave to earth 堅持「All Self-made」的創作理念,從專輯封面設計、音樂錄像到現場演出的氛圍營造,無一不展現他們對細節的執著與藝術的追求。他們的作品如同一場平靜與熱烈之間的對話,既療癒又充滿張力,為聽眾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音樂體驗。
2023 年,wave to earth 憑藉首張專輯《0.1 Flaws and All》大放異彩。橫跨亞洲的音樂節演出和北美巡演的全數售罄,成功將其影響力擴展至全球舞臺。在早前的香港演出中,我們近距離接觸這支樂隊,深入了解他們的創作旅程。專訪中,我們探索了 wave to earth 如何以音樂打破語言與文化的界限,將情感傳遞至世界各地。
你們的名字「wave to earth」充滿詩意,象徵「成為新的浪潮」。對你們來說,它是否有更深層次的意義?你們希望透過音樂向世界傳達什麼訊息?
「名字『wave to earth』對我們來說是一種提醒。」樂隊成員坦言。「它讓我們持續接受挑戰,並努力成為新的浪潮。我們享受像浪潮一樣逐步成長的過程。」除了創新,他們認為名字背後還蘊藏著更深的價值觀。「我們希望透過音樂傳遞『愛自己』和『真誠生活』的重要性,」主唱 Kim Daniel 表示,這是樂隊一直堅持的核心理念。
你們一直秉持「All Self-made」的理念,從音樂製作到專輯視覺、影片甚至時裝都親力親為,這背後的動機是什麼?對於你們來說,這樣的全方位掌控有著怎樣的意義?
「這是一個挑戰,但我們相信正是這些挑戰,讓我們能更完整地表達自己。」wave to earth 的回答直接而真誠,這種精神也貫穿於他們的創作過程中。對他們來說,實踐「All Self-made」的理念不僅是一次創作上的徹底自我掌控,他們更補充道這更一種無可取代的團隊合作體驗。
你們對專輯封面、影片和時裝的視覺風格非常講究,這些與音樂有什麼連結?視覺靈感來自哪裡?
最近,wave to earth 特別著迷於極簡主義的美學,這種理念貫穿了他們的音樂與視覺創作。「我們常思考該該突顯什麼,又該放下些什麼。」Daniel 分享道。值得一提的是,Daniel 經常從建築和家具設計中汲取靈感,將這種美學融入 wave to earth 的作品。他們始終相信,專輯封面、影片甚至是演出時的時裝,都是音樂的一種延伸,是另一種語言的表達方式,而這種跨領域美學的探索,也成為了 wave to earth 的一大特點。
你們的音樂融合了爵士、R&B、Lo-fi 等獨立流行元素。這種獨特的聲音是怎樣形成的?是受到個人經歷還是成長時的音樂影響?
「我們每位團員的音樂背景都非常多元,這正是我們聲音特質的根源所在。」主唱兼吉他手 Daniel 解釋道,他深受 Radiohead、Jeff Buckley 和 Oasis 等樂隊的啟發,這些音樂人在旋律和情感表達上的大膽探索,對他的創作影響深遠。
而鼓手 Dongkyu Shin 則是 John Mayer 和坂本龍一的忠實粉絲,兩人一個偏向細膩的吉他演奏與抒情創作,另一個則以大膽而實驗性的編曲聞名,這些元素都滲透進了他的演奏風格。
至於貝斯手 Cha Soon Jong,則曾深深迷戀 70 年代的 Motown 音樂,像 Jackson 5、Stevie Wonder 和 Marvin Gaye 等藝術家,他們的律動與情感表達成了他音樂基礎的一部分。在組成 wave to earth 後,各自的音樂喜好和背景自然地在創作中交融,形成了樂隊獨特的聲音。「我們並不是刻意去混合這些元素,而是隨著創作過程,它們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我們的音樂語言,」
你們的歌曲常營造出平靜療癒的氛圍。這種「自癒」的特質如何影響創作過程?希望聽眾感受到什麼情感?
對於來 wave to earth 說,音樂的平靜並不僅僅是為了放鬆,而是一種情感的陪伴。「我們希望這些歌曲能悄然融入聽眾的生活,成為他們記憶中的一部分,也能不時回味的旋律。」這種慢節奏、平靜的氛圍來自他對聲音力量的深刻思考,同時也成為樂隊標誌性的特質。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音樂僅限於平靜安逸的氛圍。樂隊成員也提到,他們也有渴望創造出與平靜形成強烈對比的聲音,讓 wave to earth 的音樂賦予更多的層次並真切地感受到情感的波動。
從 2023 年的首張專輯《0.1 Flaws and All》到 2024 年最新專輯《play with earth! 0.03》,這兩張專輯之間有什麼連結?它們對你們的樂隊旅程有什麼意義?
「《0.1 Flaws and All》對我們來說,是一次全然的釋放與重新開始。」樂隊成員回憶起創作首張專輯的過程,坦言當時像是放下過去的包袱,讓音樂回歸到最本真的狀態。然而,隨著時間推進,他們並不滿足於停留在舒適圈內,而是刻意在樂隊內部尋求新的化學反應。這種實驗與探索,最終體現在最新專輯《play with earth! 0.03》中。對於未來,他們充滿期待。「我們將繼續這種『放下與重生』的創作模式,不斷融合與重塑,去探索音樂的更多可能性,這也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最新專輯《play with earth! 0.03》登上 Spotify Global Top Debut Albums 榜單第 5 名,並獲得全球粉絲熱烈支持。對於逐漸拓展的全球影響力,你們有什麼感受?如何看待跨文化與不同語言的連結?
「我們感到無比感激,這一切都像是一場夢想成真的旅程。」樂隊成員表示。對於 wave to earth 來說,能夠觸及全球聽眾一直是他們的目標,但真正促成這一切的,是粉絲們的支持與共鳴。專輯《play with earth! 0.03》不僅讓他們的音樂走向更廣大的國際舞臺,還讓來自不同文化與背景的聽眾因音樂聚在一起,這種連結對他們而言意義非凡。
對於逐漸擴展的全球影響力,他們抱持謙卑且感恩的態度。「我們很珍視音樂的力量,它讓來自不同國家的聽眾產生聯繫,這種體驗既謙卑又令人喜悅。我們認為最好的回饋方式,就是創作並分享更好的音樂。」
你們的《flaws and all》與《0.03》世界巡演多個國家場次均售罄。為來自不同地方的粉絲演出是什麼樣的體驗?這些經歷如何啟發你們?
「能夠走遍世界,與不同國家的粉絲見面,至今仍像是一場夢,我們非常感激能站在台上為大家演出。」樂隊成員感慨地說。對於 wave to earth,巡演的每一場演出都是一次獨特的經歷,不僅讓他們與全球粉絲有了更緊密的連結,也讓他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音樂的力量。
在巡演過程中,不同國家的風景、人群以及文化氛圍,無疑成為他們創作靈感的重要來源。「每個地方人們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表達方式,都讓我們在回到錄音室後有更多有趣的創作方向,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音樂。」
作為獨立音樂人,你們如何看待當前的音樂產業?如何在堅持創作本質的同時推進事業發展?
「隨着社交媒體的發展,音樂產業在全球範圍內變得更加多元化,我們特別留意到那些最專注於自身獨特風格的藝術家,往往成長得最快。」wave to earth 成員談到。因此,wave to earth 的策略一直是聚焦於自己的核心價值,專注於創作真誠且有深度的作品,「無論環境如何變化,我們都會專注於自己的本質,不斷打磨並擴展它,讓我們的音樂在多變的環境中保持真誠與力量。」
對於 wave to earth 而言,這趟旅程是音樂、成長與連結的交織過程。他們透過每一首作品,分享真誠的創作態度,也邀請聽眾一起探索音樂中的平靜與張力,用旋律搭建出屬於彼此的共鳴空間。
相關報導
> G-Dragon 全新專輯《Übermensch》完整曲目正式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