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sentials:Maison MIHARA YASUHIRO 設計師三原康裕
還分享了對「聯名」和「裏原宿文化」的看法。

自 Maison MIHARA YASUHIRO 創立以來,三原康裕一直被認為是解構時裝的代表人物。而其最知名的鞋履設計,則將「Fusion 融合」這一概念把玩得淋灕盡致。他在千禧年伊始推出的 PUMA by MIHARA YASUHIRO 系列,或許最能喚起一眾潮流愛好者的記憶,這些天馬行空的 Hybrid Sneakers 將球鞋與時裝鞋融合,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Lonleaf/Hypebeast
如今 MMY 依舊是聯名常客,不過三原康裕也向我們透露,他覺得「聯名」所帶來的化學反應越來越少,對於現在的他而言 ,與其他品牌合作就像是飯後甜點一樣讓人放鬆的存在,但他不覺得從中還能誕生新的事物。適逢 Maison MIHARA YASUHIRO 首次在中國舉辦 Pop-Up,此番,Hypebeast 也時隔 10 年,再度邀請到三原康裕為我們分享他的 Essentials 必備單品。
OMEGA Seamaster Ploprof 600

Lonleaf/Hypebeast
三原康裕:我喜歡 1970 年代 OMEGA 的設計。說實話,我對手錶沒什麼興趣,但因為厭倦了用手機看時間,所以漸漸就開始依賴手錶。
Rings & Bracelet

Lonleaf/Hypebeast
三原康裕:對我來說,戒指是各種回憶的象徵。這邊我不會詳細說,但這些戒指對我都非常重要,除了衝浪,平時都不會摘下來。其實,20 多年前我就戴過了這條鉚釘手鍊了,但長時間忘記在抽屜里。去年重新發現它之後,就又開始戴上了。
MOSCOT Glasses

Lonleaf/Hypebeast
三原康裕:最近我開始老花了,傍晚開始看東西就會變得模糊,所以會隨身攜帶這幅眼鏡。
Notebook

Lonleaf/Hypebeast
三原康裕:我總是隨身攜帶筆記本。沒有它的話會感到不安。雖然現在其實有 iPhone 已經足夠了,但我還是會把設計靈感記錄在筆記本上。
Maison MIHARA YASUHIRO Wallet

Lonleaf/Hypebeast
三原康裕:我自己設計的錢包,使用很方便。雖然有點小,但功能齊全。
Interview With
Mihara Yasuhiro

Lonleaf/Hypebeast
HB:時隔這麼久再次來到中國,有什麼不一樣的感受?
三原康裕:我一直覺得上海是一座多變、新舊交融的城市。雖然目前只來了一晚,但我已經逛了許多地方。這趟旅行和之前相比,讓我離這座城市更貼近了一些。我在本次旅途的眾多瞬間感知到,自己在中國想深度探索的小世界變得更多了。
HB:你的 Original Sole 系列已經改制過一眾經典鞋型,接下來還會對什麼鞋款的改制比較感興趣?
三原康裕:我喜歡的球鞋都來自 90 年代,我一直都在用自己獨特的表現方式去重新呈現小時候那些影響我至深的鞋型。因為我真的有很多喜歡的鞋款,所以好像也說不出一種特定的鞋型。

Lonleaf/Hypebeast
HB:現在 3D 打印等新興制鞋技術的出現,對你的鞋履設計有產生影響嗎?
三原康裕:我對 3D 打印技術一直都非常感興趣, 但它好像對我本身的設計沒有很大影響。在設計過程中,我倒是會結合 3D 打印技術,但都是以玩耍、探索的形式。
我是從紙筆創造時代過來的人,創作模式會與當今數字設計師有極大不同。我更喜歡探索相反的方向,我經常將作品轉變為 3D 設計,而不是將 3D 數字設計轉換為物理對象。雖然的確有 2、3 位出色的 3D 設計師是我欣賞的,但讓我真正感興趣的是個體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儘管有用於設計目的的人工智能工具出現,但我覺得它們擴展的可能性與我的風格不太一致。
以前,聯名是為了讓創作的幅度變得更寬,通過聯名去產生新的市場。但現在聯名本身似乎已經變成市場。
HB:Maison MIHARA YASUHIRO 的聯名合作很常見,目前有什麼藝術家是你非常想合作的?
三原康裕:和以前相比,我覺得聯名所帶來的化學反應變少了。不只是 MMY 品牌,我看到很多其他品牌的聯名也是如此。以前,完全不同的個體進行聯名時,不同的價值觀會因此碰撞出一種新的事物。但現在那樣的瞬間變得越來越少了。最近,我更喜歡去複製過去自己的設計,類似以前和 Puma 的聯名,用現在的設計去聯名,感覺會覺得更有趣。
以前,聯名是為了讓創作的幅度變得更寬,通過聯名去產生新的市場。但現在聯名本身似乎已經變成市場。其實,通過和不同的公司一起合作,對於我來說是一件很放鬆的事情。現在的聯名對我來說就像甜品一樣,但我並不覺得可以從這裡產生出新的東西。所以最近的我,反而更喜歡和過去的自己對話。
HB:在過往的作品中,讓你印象最深刻的是?
三原康裕:從業近 30 年,還是經歷了很多不同的時代。比如 2000 年因為和 Puma 合作的契機,產出了不同的事物。那時候連「聯名」這個詞都還沒很有名,我也覺得那次的項目,算是一次改變時代的合作,所以讓我印象很深刻。

Lonleaf/Hypebeast
HB:回溯近三十年的設計生涯,你的創作心態有何變化?
三原康裕:感覺沒有特別大的變化,對於這一點,我自己也很驚訝。我有時會以對過去總結的視角去想,年輕時候有些沒有很好完成的設計,現在想再去做一次。以前的話,如果有一季沒有實現的設計,到下一季我就沒再繼續了。所以之前的設計都有點 One Season 的感覺。但是現在也看了那麼多其他設計師的系列,回想起來,覺得應該把每一季沒有實現的設計,在下一季中繼續探索下去。
最開始我就是很喜歡皮鞋的設計,然後又開始了球鞋的設計。當時有只設計男鞋的,或者只設計女鞋的設計師,但我當時真的男女鞋都在設計,然後也和 Puma 一起聯名,回想起來,我發現我可能真的是很容易膩一件事物,所以才會嘗試那麼多不同的設計。現在的話,我很享受做球鞋的設計, 從運動鞋的概念開始,到各類球鞋科技,感覺有更多不同的表現方式去展現球鞋的設計。當然,最近也會想著繼續皮鞋的設計。
泡沫經濟破滅後,已經厭倦了成年人世界的孩子們才是創造了那個里原宿世界的主角。
HB:你出道時正是里原宿文化最蓬勃的時期,你覺得它最影響你的地方是什麼?
三原康裕:對於世界來說,「里原宿」算是一個很有名的文化。 但其實,當時它並沒有太大影響力。包括我在內,NIGO、高橋盾,還有許多其他設計師都是那個時期同時出道的。我覺得並非是因為里原宿文化的存在,而是在那個時代大家就像是突然變異一樣,都開始以品牌、獨立設計師的身份活動。比如在倫敦,也有 Alexander McQueen 等同一代的設計師出現。在日本,還有很多像荒川真一郎(Shinichiro Arakawa)等沒被歸類為里原宿文化的設計師也在同時期出道。所以我並不是從那個里原宿世界中走出來的人,反而我覺得,這個文化是當時日本年輕人的一種象徵,一種 Icon 般的存在。
街頭文化,包括音樂、都市文化不是里原宿的特有事物,同時出道的設計師們都持有這種文化背景,實際上這背後也是因為日本的泡沫經濟破滅。我覺得當時的人們開始不再相信成年人的世界,特別是我們這一代,不會考慮去某個公司工作,而是想要創造自己的未來,我就是從這個起點開始的。那個時候,超越了社會框架,走出了既定軌道的人們大多是非常有創意的設計師,也象徵著一種對成年人、對世界持有反抗態度的表現吧。因此,與其說是里原宿文化的影響,不如說是從那個文化背景中誕生了里原宿運動。泡沫經濟破滅後,已經厭倦了成年人世界的孩子們才是創造了那個里原宿世界的主角。

Lonleaf/Hypebeast
HB:這次為什麼首次在中國舉辦 Pop-Up?
三原康裕:非常純粹的回答,其實就是想和這邊的人們關係變得更緊密。這之前我只能在日本遇到來旅遊的中國人,我一直覺得他們都很友善,但好像我完全沒有主動去結交中國當地朋友的機會。每次都是被動地遇到在時尚商業工作的人們,不管是在東京還是在巴黎。這次希冀通過中國的首次線下活動,建立起品牌的當地社群,並主動與之深度交流、互動。
HB:除了設計師,還有什麼職業是你很想嘗試的?
三原康裕:因為我一直在做設計師,所以說實話無法想象其他工作是什麼樣子的,但最近我對電車司機這個職業非常有興趣。 因為平時在日本會坐很多不同的電車線,經常觀察到駕駛員日常的例行操作,發現他們微妙的調整方式,感覺到了這個職業的背後也有一個很深奧且充滿專業技巧的世界,所以我最近覺得這個職業非常令人嚮往。
HB:你的一天是什麼樣的?
三原康裕:我每天幾乎都過著一樣的生活。每天都是同一時間起床,吃一樣的早餐,有時候做我們這個行業的人會追求有很多刺激的人生,但我其實從小就更加追求「弱刺激」。雖然完全沒有刺激也有點無聊,但我只想保持一點刺激,什麼都不想太過。比如每周日我都會去衝浪,這個對於我來說也算是追求的「弱刺激」生活方式吧。
平時的話,我通常都是 9:30 去公司開始工作。一般我不會吃午餐,因為吃了會困。工作一般會到晚上 7:30,當然有時也會加班。如果不加班的話,也會吃一樣的晚餐,納豆+雞蛋。當然有時候也會和朋友吃飯,或者自己也會嘗試做做意大利面之類的。但幾乎每天真的都在吃納豆+雞蛋+面飯,早餐也是這個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