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潮流文化先機!HYPEBEAST「RingRing」:OG Ma
一暸 Unique Hype 如何滴水穿石。
時間點倒回今年 3 月,香港尚算平靜,但潮流界已掀起一波熱話。坐落於美國紐約唐人街伊麗莎白大道的 Unique Hype,是 Supreme 迷無人不曉的聖地,雖以轉售為名經營,但名號之大足以在市場上獨佔鰲頭。而令大家趨之若騖的,便是 Unique Hype 在 Instagram 上揭示他們會來到香港開設首間海外新店。此消息一出隨即引起動盪,各大媒體立時欲動跟進,先來透過蛛絲馬跡發掘新店位置,繼而希望在開店前率先走進,一覽 Unique Hype 新店一切。當然最大亮點便是近距離拜會一直領軍的靈魂人物 OG Ma,由她來向大眾分享多年珍品,以及如何建立這個氛圍。在 6 月 29 日正式開店同時,HYPEBEAST 當然與 OG Ma 碰面,由她擔任本期「RingRing」欄目嘉賓,回答網友們問題。
若只談一場歷史,Supreme 的背景資料豐富得可繞樑三日,因為它屹立了二十多個年頭,當中年月交替豈能秉燭夜談。這個打從 1994 年以紅底白字的長方形圖標遊走天下,從一個新生代成為現今最有影響力無人不曉的品牌,一切得來不易用心經營,「Supreme」這一字牢牢記在街頭,更能形容為美國街頭服飾的代名詞。1998 年逐步崛起,逐漸受到世界注目,連日本也開始認識這個品牌,亦正式由當時代理英國 SILAS 品牌公司,Onegram 主理人 Ken Omura 和 Supreme 商討日本經營權。至於那邊廂在美國洞悉到這個潮流文化先機的,便是 Unique Hype!
大家大約是在 2007 年開始稱呼我 OG Ma(Original Ma)這名字。
美國《The New Yorker》於 2013 年曾經專訪 Unique Hype 的幕後主腦 Peter,開業多年從來沒有公開過他的樣貌,出生於廣州的他很早懂得從商之道,不同能夠轉售獲利的東西他都有涉足,在 1998 年左右他開始留意 Supreme,起初他與其母親 Lam Xie 及友人們都只是買來穿着的;據了解初期 Supreme 紐約店所有產品只能看不能觸摸,再配以店員愛理不理的服務態度,這份特色令大家注意到這個品牌。而 Peter 亦發現到 Supreme 產品生產量不多,有些產品更加只是推出數十件,從那時候便萌生出想法,漸漸開始購入一定貨量並在網上開始轉售,後來更促使到 2005 年 Unique Hype 正式開店,除 Supreme 外亦致力發掘更多品牌的潛力包括 BAPE,OriginalFake,KAWS,甚至熱話球鞋款等。而在開店後,Peter 便退居幕後,並交由他母親負責打理,值得一說的是在 Unique Hype 創立前,其實在紐約並沒有專門轉售 Supreme 的門店,亦即是他們是引領這個趨勢的第一人,亦衍生出 Original Ma 之名,亦是現在大家人所共知的「OG Ma」。
很多明星都有來過,但是我都不認識他們,例如韓國的 G-Dragon。
對於 OG Ma 而言,現今 Supreme 雖然仍有着其影響力,但是話中仍是覺得新不如舊。「我最喜歡的是 2004 年至 2008 年的 Supreme,當時產量少,造的產品也比較精緻。」接着 OG Ma 便如數家珍將她認為最好的 Photo Print Tee 人物一口氣說出來,是名符其實的 Supreme 活字典,也是她為何是「鎮店之寶」的一個原因。後來再因為 Instagram 的盛行,OG Ma 侄子也自說自話幫 OG Ma 建立帳戶,繼而在她意識到社交媒體的重要性,日復日將她的 Supreme 配搭與眾分享,相信 OG Ma 和 Supreme 已經是環環相扣,甚至成為比明星更有吸引力的人物。
市場價格大家都幾乎一清二楚,買的便會買,不買的自然不會買。
開店多年,來拜會 OG Ma 的名人明星不計其數,大家經常留意 OG Ma 的 Instagram 都會看到。那麼來店顧客又是否會造成麻煩呢?「其實大家都很清楚 Supreme 的轉售市場價值大概在哪裡,他們會買便會買,不買自然不會買,而且如果有些人是刻意來買東西再轉賣,我們也不會買給他們,所以來的人都是真心喜歡 Supreme。」多年來積聚的人脈及廣結好友,Unique Hype 在潮流界別上舉足輕重,Peter 卻一直希望能夠在香港開店,亦終於到今年圓夢,各位自開店以來的朝聖,都留意到 Unique Hype 如何重視香港新店,貨品源源不絕,更加是把多年來的收藏逐步分享,總是令大家多番拜會,接下來的 9 月 Supreme 秋冬季度便正式展開,且看 Unique Hype 如何迅雷不及掩耳的從美國火速帶到各位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