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 Sachs 眼中的日本傳統茶道文化 | HYPEBEAST 獨家專訪 Tom Sachs
到底這位藝術家所訂立的「十誡」與是次《Tea Ceremony》展覽有何關聯?

對 Tom Sachs 有所了解的讀者應該對於他所創造的「Ten Bullets」(十誡)不陌生,這也是他為自己的設計工作室所設立的基本守則,甚至可以說是「工作指南」。這是 Tom Sachs 在 2012 年為他的助理所開發的一項規則,以確保紐約工作室所創作的作品、生產力都近乎完美,比如「Work to code」意味著助手需要在一個既定的模型上構建作品,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規則,而「Always be knolling」則意味著團隊成員需要將工具精確地擺放到它們該在的位置。
在「Ten Bullets」完成後不久,Tom Sachs 的密友兼導演 Van Neistat 將這份工作室指南拍成了電影,七年之後,兩人再次攜手推出電影企劃「Paradox Bullets」,這部短片的初衷與當初的「Ten Bullets」幾乎是相反的,如果說「Ten Bullets」是為了規範工作室的成員,那麽「Paradox Bullets」就是為了激發大家解決問題的潛力。無論這些規則是否真的有效,但在 Tom Sachs 看來這就是他展開所有藝術項目的基礎,從 2016 年在紐約野口博物館,再到最近在京歌劇畫廊(Tokyo Opera City Art Gallery)所舉辦的《Tea Ceremony》(茶道)展覽,它們是 Tom Sachs 舉辦大大小小的藝術展覽的關鍵之一。

Keith Hui/Hypebeast
《Tea Ceremony》早前已經在達拉斯的納希爾雕塑中心展出過,Tom Sachs 以他獨特的視角詮釋日本傳統的茶道文化,在展覽中呈現具有濃厚日和風格的裝置作品,甚至還在 BEAMS 東京開設 Pop-up,以配合《Tea Ceremony》的宣傳。而在 4 月 20 日開展之前,我們與 Tom Sachs 進行了一場對談,去深入了解他的展覽、他所創立的「十誡」,以及他為何將與 Nike 合作的運動鞋視為藝術雕塑等等。
你在「Ten Bullets」中明確說明了很多辦公室的規則,這些規則都是怎麽想出來的呢?
Tom Sachs:「Ten Bullets」短片的製作風格可以被稱為工業電影製作,就跟你第一天去麥當勞學做漢堡一樣,它會指導你怎麽做事。這種電影你可能會在學校、或是軍隊裏才能看到,所以它並不是一部宣傳片,而是教你怎麽工作的指南而已,「Ten Bullets」讓我們的團隊、或者造訪我們工作室的客人知道,我們擁有怎麽樣的道德規範、工作職責、以及我們是一個怎麽樣的團隊。

Tom Sachs Studio
迄今為止,「Ten Bullets」也推出有七年了,這些規則有發生過什麽變化嗎?
Tom Sachs:我認為它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誕生的,實際上它們在推出的五年前就已經有了雛形,然後經過測試,再變成電影,它們也許不是盡善盡美的,但的確能給為我們的工作指引正確的方向,沒有人能夠完美地執行所有的「Ten Bullets」,但它們是指引大家朝著正確的方向前行的指南。
您還在「Paradox Bullets」的項目中,卻提供了相悖的規則,所以對於您團隊的成員來說,什麽時候才是打破規則的正確時機?
Tom Sachs:我們在打破陳規的時候有一個共識,就是我們非常重視眼前的項目,這並不是完全天馬行空的、任性的想法,不然就會產生致命的失誤。

Keith Hui/Hypebeast
到底會有多嚴重?
Tom Sachs:就像小偷淩晨三點用斧頭破門而入一樣可怕,為了避免這種失誤,必須將(不認真對待工作項目)的成員趕出去,當你使用「Paradox Bullets」的時候,意味著你在規則和矛盾之間達成協議。
究竟是什麽激發了這些充滿矛盾性的規則誕生?
Tom Sachs:拍 YouTube 短片的製作規則有一條是這麽說的:「不要去看底下的評論。」當然,我去翻看評論就是打破規則了,我注意到很多人對於矛盾、悖論非常抗拒,而「Paradox Bullets」便是我們對待悖論的答案,它能夠在悖論中達到相對的平衡,比如「先做困難的事」,悖論就是「先從簡單的入手」,後面的一句話賦予了「拖延」這件事價值,所以有時候「相反的規則」也是正確的,適當地擁抱悖論是很重要的。

Keith Hui/Hypebeast
你是否還發明了一些尚未公開的規則?
Tom Sachs:有很多啊,比如在早上醒來看手機、看報紙之前,去畫一幅畫、摸一摸雕塑用的粘土,去跳一會兒舞,或者是去做一些可以表達自己的事情,然後再用接下來的 8 個小時去做一些你需要做的、或是沒有什麽意義的事兒。表達和創造一些並不一定有意義的東西,會使人們的潛意識處於一種超現實的狀態,而現實中的事情會占據你大部分的時間,把你從那個狀態中抽離出來,那些可怕的事情會自己找上你的,就跟 Donald Trump 一樣,這是我從偉大的 Edward Tufte(數據可視化的奠基人)身上學到的。
那麽這種脫離科技、並具有引導性、創造性的冥想,對你的潛意識有什麽影響呢?
Tom Sachs:我認為人所擁有的最強大的工具,就是潛意識,這是夢想所在的地方,而在潛意識之外,就是手機內存冷冰冰的記錄,而在如今的時代,(信息和科技)已經入侵到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Keith Hui/Hypebeast
日本傳統的茶道文化似乎一直影響著你的作品,在東京開設的展覽《Tea Ceremony》中體現得淋漓盡致,茶道文化怎麽體現在你的「工作室規則」之中呢?
Tom Sachs:工作室規則和茶道之間聯繫不太結實,但人們做任何事情無非三種原因:靈性、情感和硬件準備,在探索太空的計劃裏,關乎靈性的問題一直是科學和宗教在研究的問題:人類是孤獨的嗎?我們到底來自哪裏?而感性的情感驅使人們探索以往沒有到過的領域,比如探索外太空,感受高空下萬有引力所製造的快感,攀登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而最後一個硬件,就是類似火箭、衛星和酷炫的科技玩意兒。
而茶道亦是如此,靈性是禪宗,感性是榻榻米的味道、和服的剪裁、抹茶的味道,而硬件便是我所走進來的這一方天地,有茶館、茶碗、攪拌器,還有雕塑,而這個展覽的主題正是關於雕塑,雕塑是我們最重視的藝術項目,假如一尊雕塑沒有儀式感、沒有靈性和背後誕生的靈感,它便沒有存在的意義。

Tom Sachs Studio
物品的力量在你的藝術項目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你是怎麽決定要創造那些物品的呢?
Tom Sachs:我做的藝術項目都是因為我自己的原因,所以由我們構造的茶道藝術也是非常帶有我們的風格,當然我非常尊重日本的茶道文化,只是要當好一個茶客需要耗費十幾年,而成為一名好的待客者則需要更長的時間,可能是 30 年,我並不是在解釋說我沒有時間去完成,只是我並不想等 20 年,我有興趣去學習這些東西,同時用我的雕塑功底去完成「茶道」的展覽。
傳統茶道和你的展覽之間有什麽關聯性?
Tom Sachs:你會看到我們正在製作很多雕塑,甚至在「茶道」展覽裏,你會看見一些螺絲和五金件,指紋的汙漬、鉛筆痕跡,我們用瓷器做茶碗,是因為它可以留下製作者的指紋,它會證明自己的創造者是誰,甚至在 5 萬年以後,人類或許可以通過指紋將我、Walt Disney 和甚至是希特勒的克隆出來。

Tom Sachs Studio
所以你的意思是,你有可能在將來的某一天和迪士尼和希特勒一起喝茶?
Tom Sachs:那是不可能的,他們在我名單的最末端呢,我對他們倆都不感興趣,但我認為他們值得一提的原因,是他們都是大人物,我希望參與茶道儀式的,都是一些道德高尚的偉大的領袖,就像 Benjamin Fraklin 或者 Bob Marley 這種,他們排在我名單裏的頭兩位。
您在東京歌劇美術館的展覽,最終呈現的會是什麽模樣?
Tom Sachs:這是我們第四次關於「茶道」的展覽了,但我們會在東京歌劇美術館展出一大堆全新的作品,同時我們也很榮幸被邀請到東京辦展,我們正在和一個很棒的製作團隊合作,它們叫 Tokyo Studio,會幫我們建一個錦鯉池。不過我建議大家離水塘遠一些,雖然水不深,但是靠的太近會破壞水塘周圍的裝置材料,我們當時真的為這個錦鯉池感到頭疼。

Tom Sachs Studio
在採訪的最後,您還有什麽想對我們的讀者說的嗎?
Tom Sachs:我們同時還在 Tomio Koyama 畫廊策劃了一次演出,地點在六本木新城,我和 Tomio 一起工作了有 20多年,這次算是我們做過的最好的演出之一。如果 HYPEBEAST 的讀者們對我們如何利用鞋子來呈現效果感興趣的話,我會建議大家去看,我們採用了十分原始的工藝,我對我們所做的也感到自豪。
此外,如果大家對「Tea Ceremony」感興趣的話,那這個演出也確實很好反應了我們工作室的價值,由於我們十分注重透明度,在這兒你可以看到完整的製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