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眼中的香港」多位業界人士解構古今香港潮流文化
潛移默化之中,其實對台灣潮流文化影響最深的不是日本,而是香港。
「潮流」一詞從原本被認為的次文化躍升為顯學,但何謂潮流?它於台灣的起源又是如何?延續先前「台灣人眼中的香港 – 音樂篇」欄目,本次 HYPEBEAST 以「香港潮流文化&品牌」為主軸,找來多位業界人士與我們分享他們對於香港潮流文化的看法。透過「潮流」這個詞彙切入,帶各位了解台灣人眼中的香港潮流。
香港潮流品牌對於台灣的影響
進入單元主題之前,我們將時間軸拉回 10 年前,也就是香港潮流品牌對於台灣影響最深的時候,同時,我們邀來了 Sky 與 Soda 為我們講述這段故事,各位潮流愛好者務必留意。Sky 曾代理過香港潮流品牌,而 Soda 則是曾為香港品牌工作,兩人皆對於香港潮流品牌有深厚了解,相信有了兩人的解說,這個欄目會更加精彩,以下為兩人訪問的濃縮。
就當時台灣的「流行」而言,最火紅的莫過於來自日本裏原宿的品牌,包括我們所熟知的 NEIGHBORHOOD、A BATHING APE® 等等,後來這樣的流行趨勢來到了香港,香港人便賦予了這些品牌一個新的名詞,也就是我們所稱的「潮流」。在亞洲國家當中,流行資訊最快速、發達的國家便是香港,由於香港是潮流品牌的購物天堂,相較於日本,香港對於當時台灣的朋友而言,語言是可以溝通的、食物是能吃習慣的,當然,機票也相對便宜,因此,當時有許多台灣的年輕人會前往香港購入潮流品牌,這樣的狀況也讓許多商人看上潮流品牌無限商機,日後便有許多所謂的「水貨店」產生。跟著,我們將視角帶回台灣,當時台灣的「自創品牌」蓬勃發展,在這樣的交融之下,香港潮流品牌順利打入台灣市場,而台灣自創的潮流品牌也趁勢於台灣當地發展了起來。
香港潮流品牌於台灣掀起的浪潮
跟著,讓我們進入香港潮流品牌於台灣的巔峰時期,究竟為何香港品牌能在台灣以極快的速度竄紅?而當時最受歡迎的品牌又是哪些呢?除了有先前兩位前輩的加持之外,我們也邀請到台灣時尚名所 INVINCIBLE 的 PR 次郎、Ne.Sense 的 Michael、HYST 店長 Kuanyee、潮流 Icon 兼 Alice Lawrance 主理人 Will,以及任職於台灣潮流選物店 LAB Taipei 的 James 和前潮流雜誌編輯 Poo 為我們帶來精彩的解說,講述他們曾經歷的香港潮流時代。
潮流代名詞 – 陳冠希
香港潮流品牌在台灣之所以有如此深厚的影響其實與「港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即便現在韓星當道,但港星在台灣依然有一定影響力。潮流文化當中一定會有一個潮流 Icon,台灣部分是艾瑋倫、柯有綸,日本是窪塚洋介、木村拓哉、NIGO、藤原浩,香港則是陳冠希、李燦森等人,若要說一位當時在台灣最紅的 Icon,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陳冠希。當時陳冠希在台灣是極具影響力的 Icon,而他手中的 CLOT 也在台灣掀起一股搶購熱潮,因為 CLOT 是香港品牌,順勢帶起了一股香港品牌在台灣的熱潮,同時也改變了台灣的潮流生態。
對於 Will 而言, 深植人心的則是 CLOT x OriginalFake x 舒淇的聯名 Tee,「不用我說原因,光看這名稱就夠令人驚艷了吧!三方聯乘之外,還是三個不同領域的聯名,擺到今天來看還是很令人佩服。」除此之外,CLOT 邀請當時名氣還不大的 MADSAKI 跨刀,共同設計的荊棘系列也讓 Will 十分讚嘆。不過,對當時的 Will 而言,讓他佩服的其實不只是單品的設計,「老實說我當時我覺得蠻難看的,即使有陳冠希與 MADSAKI 加持,但那時候就只是覺得『陳冠希好屌、好敢穿』,真正驚豔的是那個系列,即便現在回頭看是真的打從心裡覺得很屌。陳冠希的遠見,邀請了當時還不紅,但最近超紅的 MADSAKI 合作,各位要知道,那可是十幾年前的事了。」
Michael 則是說:「陳冠希是亞洲第一位接軌國外潮流的 Icon,許多朋友都因為他認識了 Stussy、A BATHING APE®、Surpreme 以及 OriginalFake,對於潮流文化的貢獻,陳冠希確實功不可沒。印象最深刻的是陳冠希身穿 CLOT 荊棘 Hoodie 搭配黑西裝外套跟牛仔寬褲參加電影首映,這種正裝結合街頭元素的方法奠定了我的穿衣風格。我也喜歡 CLOT 巧妙的運用中西合併的方法在他們的單品上,以及他們處理 Graphics 的方式,印象最深刻的還是他們的荊棘系列,雖然當時沒買到,但我到現在沒忘記那個圖樣的感覺。」
最後,HYST 店長 Kuanyee 入手的單品則是 CLOT 在 2006 所釋出的唐裝系列 – CLOT Royale,這個系列算是在非常早期就開始將中國元素帶進街頭潮流的例子,也間接影響到在近幾年的街頭品牌,當中可以看到不少的東方味細節出現在產品中。
香港制造 – 李燦森
當年,香港電影在台灣十分受到歡迎,不管是周星馳所主演的電影,或是鄭伊健的古惑仔系列,在台灣都有相當大的迴響,可惜的是,他們並沒有自己的品牌,除了陳冠希之外,當年港星當中擁有自己品牌的,還有李燦森。
James:「那個時期除了台灣自創街頭品牌興起之外,國際化程度高、跟隨流行腳步快速的香港品牌也是當時台灣消費者相當關注的。比較有印象的盛況是 2007 年 REMIX 三週年與 Subcrew 一同舉辦的聯名派對,以及 2009 年 REMIX x CMD(CLOT Media Division Limited)聯名發表,這兩次企劃內容皆相當完整,至於活動的部分,套用現在流行的話來形容就是只有『炸』而已!」
地下作動 – Start From Zero
由於香港潮牌當時不只賣給香港本地人,同時也賣給中國人、台灣人,因此,他們在設計上有非常獨特的世界觀,簡單來說就是每個人看到都會喜歡的單品。品質方面也相當精良,香港人總是能夠找到優良價格又合理的代工,做出來的東西在售價上與台灣品牌差異不大,但就單品吸引人的程度而言,卻是比台灣品牌高出很多。「擁有這樣的品質,售價又不致於跟日本潮牌的一樣讓人接受不起,香港潮牌在台灣不紅也很難。」Sky 如是說。
Sky 經手過的香港品牌相當多,當時賣最好的是 ad-lib、Double Dog、Start From Zero 這三支品牌,ad-lib 鎖定的是大眾族群,雖然是做休閒服,但由於多變的設計讓普羅大眾都能夠輕鬆搭配,狹隘的講,ad-lib 其實不能夠算是潮流品牌,因為在當時,它甚至連文青都很喜歡。而 Double Dog 當時的風格相當接近 NEIGHBORHOOD,且 Double Dog 可說是當時香港最厲害的「牛王」,若年輕人想要有一條好看的丹寧褲,但預算上又不足以買一條 NEIGHBORHOOD,便會選擇 Double Dog。最後便是 Start From Zero,該團隊設計的服飾不但符合當時年輕人的胃口,同時他們也根植於藝術創作與街頭文化,特別是在工裝,不管是服飾的設計或是圖樣的創作上都相當講究,因此深受台灣年輕朋友喜愛。
另外,由麥浚龍的哥哥麥浚翹所主理的香港潮牌 SiLLY THING 也是廣受好評,當初最為出名是自家的卡車帽,融入禮帽元素再加上帽頂比一般帽款要高,識別度相當高,雖然價格偏高,但無論帽形、顏色、做工都能稱上一流,在當時掀起了一股搶購熱潮。次郎表示,當時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 SiLLY THING 開幕的套裝,他說:「一件 Tee 及五款選自香港獨特畫面的底片,在地化的耕耘是很重要的。」
香港潮流品牌幕後推手
香港人十分講求效率及速度,同樣的,這樣的態度也反映在他們的流行生態之上,台灣的步調偏向溫熱,這與香港有很大的不同。香港在操作流行文化的策略上依舊是如此,同樣的,他們流行更替的速度也相當快速,而當年,傳遞流行文化的唯一方式是紙本雜誌,呼應到香港人講求效率這點,台灣做月刊,而香港則是做週刊。最具代表性的為《東TOUCH》、《MILK》以及《新 Monday》,雖然說三本雜誌代表不同時期的年輕人,但只要能夠在這三本雜誌下廣告,基本上單品在銷售上不至於會有太大問題,再搭配上當時火紅的潮流 Icon,便可快速地將香港潮牌推向海外市場。
Michael:「當時的年輕人沒有現在的 Instagram 或是 Facebook 可以參考,只能 Follow 雜誌,台灣的像是《CooL》以及《BANG》,藉此,台灣人可以了解到當下流行什麼、如何搭配港潮。」至於當時的搭配,Will 則是說:「設計其實跟美國板牌還有日本的潮牌差不多,以 Logo 易見的設計為主,畢竟這好像也是街頭品牌的精神。T-shirt 方面香港品牌好像都偏好高磅數的棉 Tee,相較之下日本品牌的都比較軟跟薄。」
跟著,曾擔任過編輯一職的 Poo 要與我們分享當時從事傳媒業的點滴。他表示因為職業的關係,曾跟香港品牌的工作者碰過幾次面以及訪談,也認為香港跟台灣一樣,在 90 年代中後就慢慢地開始受到日本裏原宿文化的影響,也都曾經模仿裏原宿模式去發展本地的街頭流行,但香港的國際觀優於台灣,加上那個時代台灣的娛樂與流行很崇尚香港,所以一直以來香港品牌對於台灣都給人高出一階的印象。至於談論到「最有印象的香港潮流品牌事件」,他則是說:「香港街頭品牌與海外(尤其日本)合作關係密切,他們創造出來的合作案,綜觀整個內容,雖然沒有到石破天驚的地步,但也足以讓我覺得非常厲害了。」如 Poo 前所述,香港在 90 年代一直帶領著華人地區的流行,因此香港原創的街頭流行品牌自然會讓台灣人追捧,尤其香港還能有幾位 Icon 等級的人物,台灣卻找不到這種人物,那一但有了領導市場的人與品牌存在,該地區其他的人事物自然也會受到關注。
Figure 潮流始祖 – Michael Lau
香港潮流品牌涵蓋之廣,絕非三言兩語可以道盡,不只有服飾,就連藝術創作、公仔都是之一,因此,我們決定將公仔獨立出來講述。作為台灣知名樂人以及潮流品牌 AES 的主理人,小鬼黃鴻升對於街頭潮流文化有一定見解,特別是公仔,我們很榮幸能夠邀請到他,與我們分享他對於香港公仔的看法。
2003~2004 年之間香港有一支名為 Eclosion 的品牌,當時小鬼對於香港潮流文化有極度熱誠,舉凡服裝、公仔、藝術都包含在其中,而這支品牌進到台灣來以後,雙方便有了許多合作,甚至還特別創造了一支專屬小鬼的支線,他也在這條支線中進行設計。這不僅是小鬼與香港品牌的首度合作,同時也給了他日後成立 AES 的靈感。對於當年的小鬼而言,香港是亞洲除了日本之外得到潮流資訊最快的地方,對於那時候的合作他也感到相當開心。
小鬼:「我自己是一個公仔迷,在 2000 年之後常到亞洲各地購買公仔,最喜歡的是位於旺角的兆萬中心。如果你有一支自己的牌子,應該就要有一隻自己牌子的公仔。因為若是如此,你可以將自己的品牌更加具體化,讓這支品牌的精神更加延伸並且更引人注目。自己最喜歡的公仔出自 Michael Lau 之手,雖然當時有相當多出色的公仔設計,但『喜不喜歡』其實相當主觀,最主要還是因為 Michael Lau 的公仔風格吸引了我。」
小鬼認為 Michael Lau 設計的公仔代表著香港的次文化,比方說街頭、滑板、塗鴉文化都是之一,從 Michael Lau 的作品當中不僅看到了他身後的藝術美感,同時也能感受到他對香港這塊土地及文化有很大的認同與理解。一直到現在,Michael Lau 不僅是一位公仔設計師,更是一位藝術家,小鬼認為這就是因為他有了這樣的底蘊,讓他有了今日的發揮
香港潮流品牌於台灣逐漸式微
一則故事不會永遠只有美好的事發生,總是要幾經波折最後才能迎接結局。對於香港品牌在台灣逐漸沒落一事,各位受訪者各持不同看法,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怎麼說吧。
Sky:「其實不是香港品牌落寞,而是整個環境變差了。台灣是一個很小的國家,其實經不起這麼快速且巨大的改變,有很大的原因是台灣文化底子過於薄弱,另一個原因就是台灣人口太少,即便真的符合大眾口味,放到一個人口數這麼少的地方,大眾都會變成小眾。另外,我覺得香港人身上具備的能力很多,他們除了『跟很緊』之外,又能夠玩出更酷的變化,因此,即便香港土地比台灣還小,但香港潮牌卻能夠打入國際。我非常尊敬這些堅持到現在的香港品牌,因為,環境很差跟變化很快這些事情我們都知道,也同樣在面對這些問題,但他們卻能夠撐到現在,且堅持了自己的理想同時又能夠填飽肚子。」
Poo:「談到沒落,因為時代不同了,品牌要能受到注目,不是靠一位 Icon 就能撐起來的,這是一點。再來就是地區先天條件不良,港台兩地都是彈丸之地,當前的經濟狀況也不好,街頭流行是小眾市場,大國家的小眾市場還能足以撐起他們,但小國家的小眾那真的是小之又小,再如何的努力能得到的就是那麼的微小,又有多少人願意堅持下去呢?這又會進而導致願意繼續堅持的品牌因為擔心沒市場,不敢放手去做,只好盡量多做一些複製國外成功模式的事情,一旦習慣了這樣經營品牌,久而久之也就會受到國內市場的質疑,那就是『我們沒有屬於自己風格、原創、新鮮的品牌』,消費者的失望出現了,品牌又要如何成功?這是港台兩地共同的難題,也是難以克服的關。」
James:「當時除了時間點及名人效應之外,我認為是香港品牌勇於發出自己的聲音,傳達自身的價值給消費者,在相對保守的東方社會,有了更多不一樣的可能性。以自身觀察,相較於過去,在大環境、大眾衣著接受程度較低等等因素影響下,現在香港能看到蠻多相似穿搭模式出現在街頭上,著用的往往是國外當紅品牌以及明顯 Logo 款式的服裝、鞋款,香港自有獨立品牌的能見度較低。不過,像陳冠希的 CLOT 或余文樂的 MADNESS,在近年則是成功跨足海外,前者在時尚之都巴黎舉辦品牌 Presentation,後者則在台北、東京舉辦 Pop-Up Store,品牌持續活躍地發展,在亞洲潮流市場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Kuanyee:「我覺得這幾年來香港與台灣的在地品牌遭遇到相似的衝擊,主要是網路資訊量的爆炸,社會大眾接受到國際媒體的管道容易,在地品牌與媒體受到國際的衝擊下相對式微。日後當然會想與香港品牌合作,但不僅止於服裝品牌,具有香港特色的文化類別(港漫、飲食文化、建築氛圍)也是其中,希望能玩出屬於亞洲華語區特色的潮流風格並與國際同一起跑線出發,我認為越在地化也是越國際化。香港算是把創意、趨勢的產品做出結合之先例,而且很常把一些特有的東方元素加入到衣服、鞋子的設計裡面。另外,他們算是亞州很早年就有各種新形式的行銷活動的牌子,就行銷面而言,香港很多手法都相當值得我們借鑑。」
香港潮流文化對台灣的影響並未終結
透過以上多位業界人士與我們分享他們曾經歷的香港潮流年代,我們發現,其實香港潮流文化至今仍對台灣有著些許影響,只是轉換成不同方式,並且漸漸往國際發展。希望藉由本次的欄目與各位朋友分享台灣人眼中的香港,在你的人生經驗裡頭,香港潮流又代表著什麼?或是帶給你什麼樣的體驗與啟發呢?我們也很希望聽聽你們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