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BEAST City Guide: 台北城市滑板指南
「我們不是不得已才街滑,滑板本來就是街頭的。」
「我們不是不得已才街滑,滑板本來就是街頭的。」
每當談到滑板,這群人總是眼睛閃爍,好似十幾歲的少年般純粹。對他們而言,滑板已然是生活全部,既是工作,也是群聚的唯一理由。此回,HYPEBEAST 團隊降落台灣台北。兩天一夜,由本地滑板團隊 9CE 領路,帶著我們走遍台北街頭吃、喝、玩、樂。當然,也少不了大家的最愛 ── 滑板。
事實上,9CE 並非歷史悠久的滑板店鋪,其前身 FLOW 甚至壓根和滑板沒有關聯。但因為成員大多活躍於滑板圈,所以在主理人 Sky Wang 穿針引線下,終於在 2016 年正式成立。這些年,他們不只經營店鋪,還將歐美滑板風格引入台灣,每週舉辦的街滑活動亦成為年輕新血們的聚集場域。談到街滑,Sky 認為目前台北街滑人數不多,大部分人還是以練習場、公園為主,這讓他感到非常可惜。「滑板並不是一直去練招。當然,練招是必須的,但在練招之外,我更喜歡和朋友們一起街滑的感覺。可能像我們這樣子聊天、抽煙、喝酒 … 就是自由的氛圍!整個街滑過程是非常享受的。」至於另一位 9ce 成員 YI DA 則補充表示,之所以喜歡街滑也和他們一貫的生活方式有關,「玩滑板肯定要拍影片,而我們喜歡自然 Lifestyle 的攝影風格,而街滑是最適合的呈現方式。」
我覺得,滑板本來是屬於「街道」的文化。
對於許多熱愛街頭文化的人而言,不難發現近年話題總圍繞「風格的重要性」,無論是說唱、街舞、塗鴉皆然,每一領域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而滑板也不例外。Sky 告訴我們,風格對滑板而言「超級重要」,由於每個滑板人都有不同風格,也直接使得滑板文化豐富且有趣。
Sky:「滑板是個很特別的運動,隨著年代論替,會產生不同的流行,而每一個滑板人喜歡的年代和風格,甚至是想法、概念也不見得一樣,只有他自己可以代表自己的風格。這個就是滑板最有魅力的地方。因為每一個人對我們來講都不同。你可以從這人的穿著推測出他喜歡聽什麼樣音樂、大概會 Follow 哪類選手,這在我們滑板人中間是很容易分辨的。然後就是物以類聚,同類人很快就可以聚集在一起,彼此聊天的話題也很特別。這個就是我覺得滑板風格很特別很特別的一個地方,也是我們很喜歡它的原因。」
「對,尤其是音樂。」YI DA 繼續說道:「玩滑板絕對離不開音樂!其實每一個滑板人聽的音樂都不一樣,往往連滑板影片所配的音樂也都有所差異。音樂會帶來情緒,而情緒則將影響玩滑板當下的狀況。有時候,我們在玩的時候就會想像這畫面可以配什麼樣的音樂,以致於每天都得尋找各種音樂來聽,今天可能是 Hip hop,而明天可能是搖滾。」總之,因為滑板,讓生活變得更為豐富。
台灣;台北
談到台灣滑板環境,9CE 成員大多以「特別」來形容。且不僅是情感上的特別,更多的是由內而外所散發的氛圍。Sky 如此解釋:「對我而言,台灣是個非常小的地方,它就是一個島。然而,儘管它是個島,但卻有著非常多的小城市,例如台北、台中、高雄、台南、花蓮等等,跟世界級的大城市相比,這些城市都不大。」也正因如此,令台灣的發展與眾不同,造就出一個很特別的滑板環境。「每個小地方都有自己的玩法和風格,很難想像,小小一座島竟能產生出無數種作風。而且台灣不管到哪裡都很近,也有很多地形的東西,是非常適合玩滑板跟度假的地方。對很多外國選手來說,會喜歡台灣也是因為這樣,很 Chill,想幹嘛就幹嘛,就是一個度假的概念。」
至於台北 ── 我們很快就來到 9CE 的大本營,西門町。
「西門町就是代表台北街頭。在台灣,你能想像得到的街頭文化都是從這裡開始。」從少年時代就在街頭走跳的 YI DA 表示,儘管近年西門町逐漸沒落,但它仍是台北最具象徵性的所在,集結多種非主流元素,直到今天仍是次文化的溫床。而這也是為何 9CE 會選擇把店鋪開設於此的原因。「你不能否認這地方有著它獨到的魅力。」
與此同時,9CE 團隊帶領 HYPEBEAST 前往五個 Skate Spots。為追求真實性,我們特別要求按照他們日常路線移動。當日,一行人在西門町著名的「美國街」集合:
9CE
談到開店,Sky 想法很單純。「我本來就是滑板人,只是後來做了生意。當公司聚集越來越多滑板小孩後,就想善用自己專長,把一些新的東西帶來台灣。」世界上有很多不同的滑板文化,每個國家地域都有自己的風格,只不過過去網路並不發達,以致於身在台灣很難接收到這些訊息,對滑板的認知僅停留在美國和日本。而就算是現在,即便資訊流通已發達許多,但台灣在節奏上還是稍微有點跟不上,依舊沒有新的滑板文化出來。所以,9CE 想做的就是成為引進新事物的掮客,在這裡你可以挖掘來自世界各地的全新滑板風格。「我們集合了很多我們喜歡的文化在裡面,沒有講求什麼滑板背景,也沒有講求特定品牌,甚至沒有任何的想法在組織這間店。我們有歐洲的、美國的、澳洲的品牌。對,就是把每個地方讓我們覺得很酷的風格帶進來,然後分享給台灣滑板人。」
9CE 即英文的「NICE」。玩滑板成招的時候,他們習慣喊聲「NICE!」,久而久之,就成了滑板人間共通的口頭禪。
地址:台北市萬華區昆明街 96 巷 6-1 號
電話:+886-2-2361-7869
性病防治中心
「性病」是台北滑板人口耳相傳的 Spot 之一。除了本身位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防治中心門口廣場外,鄰近萬年大樓和美國街,處於人潮熱點,而帶有點「meme」的簡稱,更是為此地增添不少惡趣味。Sky 稱自己十八歲就在性病防治所玩滑板,現在他已經快四十歲,這裡依舊群聚著許許多多十多歲的滑板少年。拍攝當天,當 9CE 一行人踏入廣場後,原本逗留於此的中學生紛紛和他們擊掌,彷彿看到偶像般,這群大哥哥稱得上性病的常客。
緊接著,我們走遍西門町各個 Spots,從中華路、漢口街口延伸至豎立孫中山銅像的「中山堂」廣場,遊客繁多、車聲喧鬧,複合式的古蹟建築和公園小徑亦是特色所在。不難發現街滑的要點就是善於利用地形,在不妨礙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台灣絕大多數民眾都能容忍滑板人們於街上玩招。
昆明防治中心:台北市昆明街100號
中山堂:台北市延平南路98號
台南意麵
針對謠傳的西門町是「美食沙漠」,這群在地人並不以為然。9CE 成員之一的 Joseph 告訴我們,西門町的食物就像家裡的味道,無關美味與否。尤其是當一群人街滑後,他們總喜歡跑到巷弄間的小吃店覓食,哪怕是碗魯肉飯或乾拌麵,「吃起來爽就好」。
此回,9CE 提供的口袋名單,是位於性病防治所側邊的台南意麵。想也奇怪,為何到台北卻吃「台南」餐館?原來,意麵在台灣亦是庶民麵點,基本上,光台灣島上就分為北、中、南數種形式和口味。其中號稱來自台南的餐館最是常見,菜單除了主角意麵、餃子外,尚有板條、米苔目、油麵等各式麵點,以及燙青菜、嘴邊肉、滷蛋等地道小菜。或許是位於舊社區和商業區之間的緣故,此間台南意麵來往顧客相對混雜不一,有住在樓上的老爺子,也有像 9CE 團隊這般從小混跡於附近街頭的年輕小夥。一間店,宛如西門町的縮影,同時張羅了無數個世代的胃。畢竟,時間再怎麼跑,滑板再怎麼玩,人還是得吃飯!
地址:台北市峨嵋街 90 號
國父紀念館出口 1
「走,到東區看看!」想不到,街滑還沒結束。接下來,9CE 騎著摩托車行駛到台北的另一端:東區。和西門町不同,東區屬於時尚天地,都會感較重,乍看下並沒有足夠的滑板空間。但街滑就是這麼有趣,再怎麼不可能的地方,9CE 總是有辦法把它變成一個 Spot。然後,我們在此拍攝了極其瘋狂的影片。
除了 HYPEBEAST 團隊外,此回 9CE 也派出當家攝影師 Brady Hsu 協助拍攝。談到滑板影片,Brady Hsu 告訴我們「滑板攝影師一定要會滑板」。原因無非是對於運動節奏、構圖的掌控,以及確切明白滑板人內心所求所想。舉例來說,有時候滑板做招是連續的,延伸長度動輒幾十公尺,若攝影師本身不會滑板,鏡頭很難跟上,事後剪輯起來也容易不順。至於 9CE 滑板影片的風格?「我們現在都是用 SONY TRV950 來拍攝。成像看起來會有些復古,而剪輯風格也是以 Lifestyle 為主。我們比較喜歡自然地記錄我們的生活。」
操場酒吧(Fucking Place)
操場並非學校操場,而是位於東區一帶的知名酒吧。特別的是,雖然已創立二十餘年,但卻有別於新穎時尚的 Night Club,坐落於畸零地上的操場仍保有它的青春活力。每晚在這聚集的,都是愛好音樂和次文化的顧客,其中也包含領我們進門的 9CE 團隊。YI DA 先是打了通電話,然後便開始和操場吧台談天,過不久,幾十名男子來到我們座位,他們都是被 YI DA 招喚來的,也是 9CE 成員一同派對的好夥伴。操場的酒類飲品多元,基本的啤酒、雞尾酒都有,而有型的 Bartender 亦是招牌。
在競爭激烈的台北夜晚,操場所營造的氛圍是獨一無二的,無論是常見的或非主流音樂都能在這聽見,很公平,也很有味。據 9CE 成員表示,目前台北有很多新開的酒吧,但到頭來他們還是會回到操場,「因為這裡很自由,裡面的人都是朋友。有人情味又瘋狂,你怎能不喜歡這地方?」
地址:台北市和平東路二段 169 號 2 樓
電話:+886-2-2703-9766
最後,我們問 Sky「台北怎樣才能成為理想的滑板城市?」
我覺得,台北如果要成為理想的滑板城市,關鍵在於滑板人口數要越來越多。
「不只台北,每一個在地店家都需要被支持。唯有滑板人口數變多,才有機會永續經營,而店家也才有辦法去推廣它想要做的事情。過去全球曾經有過滑板冰河時期,台灣玩滑板的人所剩無幾,幾乎快撐不下去。為了避免重蹈覆轍,關鍵真的是要讓喜歡滑板的人增加,不然台灣環境真的很棒,我們一定要盡我們所能好好經營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