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將世紀最佳樂隊的事跡傳承下去
這是一套給新一代樂迷再認識 The Beatles 的紀錄式電影。



HYPEBEAST 有幸率先觀看《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的首映,看看這一次會怎樣去刻畫上世紀最成功、最受歡迎、最有才華的樂隊的事跡。
坦白說,The Beatles 的紀錄片有很多,「披頭四」Fans 的一定會看過《The Beatles Anthology》、《Let It Be》等等。這次的《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很自然是會被拿來比較,《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很明顯是由美國人的角度,去看這一隊來自英國利物浦、卻能令全球少女瘋狂的樂隊。
影片找來著名導演 Ron Howard 主理,《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很注重故事性和流暢道,你不會覺得自己是在看紀錄片,製作團隊盡力利用經過修復的圖片、影片、錄音等等,配合不同人物的訪問對話,加上沒有第三者的旁白,讓觀眾彷如回到過去,親眼見證 The Beatles 自 1962 年起到美國巡迴演唱的過程。97 分鐘的影片,都是在說他們在美國馬不停蹄的演出,接著指成員對巡迴感到厭倦,希望從這些事情中讓觀眾看到隊員成長、重新出發並推出最佳的作品等等,最後以 The Beatles 最後一次的公開的演出《The Beatles’ Rooftop Concert》作結。
忠實 Fans 可能覺得《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說出的披頭四故事未夠深入,的確,留心的話,更覺得是從維基百科字裡行間說出的事拍成影片,隊員之間的刻畫也不如《The Beatles Anthology》的深刻。但無論如何,以現今社會對音樂歷史知識來說,是需要《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的,因為若希望更多人認識 The Beatles,或新一代樂迷知道 The Beatles 最基本的事跡的話,這一套影片一定能夠引起觀眾的興趣,從而令 The Beatles 的傳奇不斷傳下去。
影片完結後更有 30 分鐘 The Beatles 於 1964 年在美國紐約 Shea Stadium 舉行演唱會的片段,當年擁有 55,000 名觀眾入場,破了世界紀錄。影片以 4K 修復,絕對值得看完才離場!
《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香港於 10 月 13 日上映。
觀後感:大家只記得(或訴說 The Beatles 故事的人只想大家記得)The Beatles 早期的巡迴演唱會、女生瘋狂叫喊的場面,但 The Beatles 音樂上的貢獻,不只是那些演唱會,《Rubber Soul》的風格改變打後的作品,《Revolver》、《White Album》、《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片中不是沒有提到但感覺著墨實在太少。也親眼見到有觀眾對《Sgt. Pepper’s》得到的成就和厲害的程度表現驚奇,證明了文化常識是要靠媒體傳播的,除非人人都有二百分主動性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