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Outdoor 主題季刊《Orienteer》創辦人
糅合時尚、環境、社區等主題,值得注意的新晉 Outdoor 資訊媒體。


創立至今不足一年的《Orienteer》,由來自倫敦的造型師 Jack 及攝影師 Rory 共同創辦,以季刊方式推出實體刊物之餘,亦同時製作線上內容。兩人稱《Orienteer》為「Mapazine」,因為它的呈現方式是參考了實體地圖的設計,呼應 Outdoor 主題。有別於一般戶外主題的時尚媒體,《Orienteer》同時從服飾、環境、社區等不同角度去探索 Outdoor,例如近期曾訪問一個名為「We Go Outside Too」的非牟利組織,了解他們怎樣藉戶外活動治癒身心,並在黑人社區中推廣。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J:Jack
R:Rory
1. 何時開始對戶外文化產生興趣?
J:我一直喜歡戶外活動,當你在城市生活久了,會更體會到戶外活動所帶來的平靜感覺。我總是透過觀察人們在進行各類活動時所穿的服裝,而從中得到靈感,例如喜歡塗鴉或滑滑板的人需要穿甚麼衣服,進行戶外活動時又要準備甚麼服飾和裝備?
R:我在倫敦的郊區赫特福德郡長大,從小就在戶外玩耍,探索林地,更曾是當地的童軍成員。所以我一直都與大自然息息相關,或許這就是我對戶外文化產生興趣的原因。
2. 你們如何看待近年的 Outdoor 潮流?
R:我很樂於見到愈來愈多人追求更耐用的功能性服飾,並成為了一個契機而與大自然有更多接觸。我們都度過了艱難的一年,很多人探索到新的消遣方式,如走到戶外接觸大自然,變得更關心我們的地球,嘗試過上更健康的生活,這都十分令人鼓舞。
J:的確愈來愈多人願意嘗試戶外活動,這絕對是一件好事。而從時尚的角度去看,會明顯見到愈來愈多設計師從戶外活動汲取靈感,製作出現代化且具實用性的服飾,我很喜歡這股潮流。
3. 最喜歡的戶外品牌是?
J:這很難作出取捨,如果真的要選,那會是 Klättermusen。我很喜歡 Klättermusen 的最新系列,一直覺得他們在產品技術的功能性與外觀設計上的時裝感之間,取得了很好的平衡。
R:真的很難選,不同品牌都有各自令我欣賞的原因。例如 YAMATOMICHI inc.(山と道)的客製化袋款真的非常厲害,將戶外產品帶到另一個層次,令產品的外觀與功能都能滿足用家的個人風格與實際需要。
4. 如何將戶外文化或產品融入日常生活中?
R:我喜歡同時為戶外和城市生活而設的產品,其實這種兼容性也是《Orienteer》的內容方向。我在家中會使用露營杯和水壺,還有 Snow Peak 的砧板和廚刀子,這些工具既適合露營,也可以在家中使用。
J:雖然很多戶外服飾都是專為戶外活動而設,但同樣可以用於日常造型配搭,就像我們平時為《Orienteer》製作的造型特輯,所以將 Outdoor 融入日常生活是很自然和容易的事。
5. 談起造型特輯,可以分享一些拍攝 Outdoor 主題造型照的經驗嗎?
J:有一點挺有趣的,我們在挑選模特兒時會特別考慮對方是否同樣對 Outdoor 感興趣,又會一起討論主題,這對於正式拍攝是非常有幫助。
R:因為你必須對戶外文化有熱誠,才會真正享受整個拍攝過程。另外,攝影師需要了解和懂得善用光線,因為戶外環境的轉變會經常偏離自己的預期。
6. 你們有為下一次的戶外探索特別準備了甚麼嗎?
J:我最近買了一個 Arc’teryx 的 Alpha AR 背包,因為英國的夏天真的很適合遠足。
R:我剛買了 ROA 的 Andreas Hiking Boots,非常輕便,穿上時感覺很舒適,其 Vibram 鞋底無論在城市或郊區都可以派上用場。我亦正在挑選新的露營睡眠裝備,希望找一些更輕便的睡袋和地毯,方便攜帶。
如你對戶外文化有興趣,亦可閱覽我們近日製作的 Outdoor 專題文章,邀得美國大學 Outdoor 文化研究員受訪。又或者到 HBX 香港 Landmark 店最近開設的 Outdoor 主題期間限定店逛逛,選購最新戶外主題時裝。另外,我們已開設 HYPEBEAST ZH MeWe 專頁,歡迎大家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