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見睫》倒數一週,台灣藝術家江宥儀 John Yuyi 有一些話想跟大家說⋯⋯
John Yuyi 透過即可拍親自捕捉《目不見睫》的一切。
2018 年 5 月左右,HYPEBEAST 與台灣藝術家江宥儀 John Yuyi 一同夜遊台北中正紀念堂,那時的小江 27 歲,定居紐約。因應世界疫情的關係,小江於去年暫時回到台灣,並與 TAO ART 一同策劃個人在台首次的實體裝置個人展覽《目不見睫(Eye Sees No Lashes)》。
小江在面對廣大媒體蒞臨活動的當下,過往提及的躁鬱性格彷彿煙消雲散,外顯與內心的狀態猶如風恬浪靜的水面,偶有騷動波紋,但仍然神態自若;看來小江似乎隨著策劃《目不見睫》的過程中,與作品一同調整與接近更完整的自己。
本次展覽作品包括〈你只看到我〉、〈愛你愛到殺死你〉、〈那一葉,我們眼神交會〉、〈撕撕〉、〈電光火石〉、〈我愛我〉與〈目不見睫〉,將個人想要傳達的故事訊息載入物件,保存著當代正在發生的脈絡,關乎著現實五花八門的產物,也有非單純肉體可扶持的情感、意識與互動,而虛實之間的交融正是本次展覽所體現與形塑的一種看法。
本次 HYPEBEAST 交給小江兩台即可拍希望由她親自紀錄《目不見睫》,並在日後與我們分享這些照片的故事,就跟長大後的我們一樣,總愛翻翻舊照片拾起那些塵封回憶。
〈電光火石〉:「小江說道很喜歡自然產物與工業加工物的衝擊,藉以了解身邊環境,石頭都是在舊家附近海邊所撿的。」
「那時的我,正處於瘋狂輸出的狀態,心理狀態比較躁動,一直保持衝刺,不想要有任何愧疚感。」過去小江就曾說道前往紐約就是打算挑戰自己,藉由環境的關係來突破與延續自己;如今回台與 TAO ART 和策展人岳鴻飛等人一同籌備《目不見睫》,猶如一種歷年成果的驗收,小江於這段時間選擇隔離身邊的大家,希望能在毫無雜念的空間中思考自己究竟該做什麼,依循著內心的指引,屏除外界的任何騷動,小江認為距離三年前的自己,無論是身心靈皆有所轉變。
「或許是回家的關係,生活上有太多捨不得,使得無法保持過往在紐約時的創作步調,雖然紐約的大家看起來超級忙碌,不過大家都是以最高效率處理事情,彼此間的思想的思想與作息是相對比較少的在拉扯,而那正是我要的。」
這段期間的小江鮮少於 Instagram 曝光或是於台北街頭走跳,於隔離期間實行真正的與世隔絕,而小江也坦承如果在創作過程中節奏有所變調,焦慮的情緒仍就會找上她。
〈目不見睫〉:展場中花的功夫最大且最個人符號化的作品,是自己對自己的反諷,跟人溝通時,我會顯得自己目中無人,我怕別人覺得我目不見睫和難搞,但是其實是因為自己有對品質的無法妥協的強迫症,那樣的要求感覺在旁人看起來可能目中無人。裙子的設計也讓自己回到服設系老本行,希望透過布料這個熟悉且可掌握的材質來傳達概念,而藍頭髮是生命中很重要的里程,陪伴我經歷無數,包括紐約時期的我,那今年染回來,代表一個階段的結束,而這個作品就是乘載那些時期記憶的結合。
展覽中,能看見許多小江的專屬符號,過往透過個人身體作為載體大膽地分享故事,今番轉化為實體概念空間,賦予作品更具立體與靈氣的意象,觀賞者與作品的對望之間,實際傳遞的精神和感受比起網絡更加單刀直入;而作品的的諧音命名法,則反應了小江所熱愛的即興幽默。
那在這個充滿「個人」且虛實交錯的世界中,小江可曾迷失過自己?
「Everyday 都是,此時此刻也是,我本來就是一個每天都在不斷拉扯的人,之前甚至嚴重到了所謂的醫療等級,但現在沒那麼誇張了,我認為現在的我比較知道共處或是跳脫這種焦慮和解離的的感覺。」
接在「個人」之後,筆者提及展覽中另一舉足輕重的元素——「情人」,例如作為展覽的壓軸作品〈你只看到我〉就在此元素中表現相對強烈。小江表示一直以來她都認為隱形眼鏡很酷,而作品〈你只看到我〉就是單純並霸道地要情人:「你眼中只能有我。」
那關於「情人」這個創作元素,小江認為一切都始於「雙魚座」的雙極性情感:「我能同時極致理性,也極致感性,十分重視戀愛與感情這段過程,但也能忍痛割捨一切,總是哭著追求自我實現。」
為愛而生、柔情似水都是網絡上對於雙魚女的形容,就筆者對小江的了解,再也貼切不過了,而這席話所描繪出的小江性格,其實在〈我愛我〉的作品中就已深刻地體現。
本次採訪原訂於一月底再次回到展覽現場訪問,不過小江因為眼部感染的問題必須待在醫院靜養,因此以電訪形式交談,順便為待在醫院的小江排解無聊。電話中,筆者向她表明上回在展場未能向她說的話:「你感覺變成熟了。」而小江回應:「你也這樣覺得吼?」
小江認為除了這次在隔離間與策展後的體悟之外,回過頭看以前曾經的各種合作,雖然不能確定自己是否做得完美,但執行面上真的成長不少。
「就像是 Nike Air Max 270 React 合作案中,我向打鐵師傅學習到了關於材質上的運用,或是「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中的《我樹著打給你 I Tree to Call You》,我看了很多的樹,花了很多時間挑選也更了解它們;無論是好是壞,無論共鳴如何,重點是我得到了一份名為知識的小行囊,那這樣就夠了。」
大家總會有一天對自己的東西感到疲勞,像是工作或外在,因此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就該適時地跳脫到不同的型式之中。
〈愛你愛到殺死你〉:探討社群網絡的消費文化,包括將自身商品化,透過日常的產物放上網自拍。
最後與小江談談近年一直面對到的議題——「抄襲」。過去每當有相關事件發生時,筆者總會與小江聊上一段時間,好讓她舒壓內心抑鬱的情緒,不過小江隨著多次的經歷之後,認為自身比起過往更加氣定神閒。
「雖然我看起來ㄎㄧㄤ ㄎㄧㄤ的,但我的每一步都是有自己的佈局與想法,我要努力鞏固自身的東西,因為如果有一天我要去挑戰別的東西,我希望讓大家知道那是屬於我的,那不是潮流,也不會被覆蓋。我想過當我要保護自己時,我就該把自身做大和創作連結,無需靠警察或法律保護你,你會自然而然地就在一個保護圈裡,我這幾年都在維護這些事,我想這些事也不會有停止的一天,我自認現在已有足夠的底氣,所以這些『抄襲』,我已開始轉念想成單純單純像在路上發生的擦撞。」
〈我愛我〉:「它的原意不那麼正面,其實是在反映壓抑的社會,但這次想特別用不同的方式在展場中呈現,因此改用綠色。創作是來自當時是因為有多餘的材料,寫下紅色的我愛我,也因應我的個性,追求完美但容易崩潰,愛用負面來堆疊正面,因此這作品也是對自己的喊話。」
關於這次展覽,小江認為多年前於心中所種下的種子終於萌芽,是一種水到渠成的豁達感。
「過去一直覺得對在台灣辦展,我有著比在別的地方更想認真對待的心態,畢竟是故鄉,所以總覺得時機是要到我可以完美呈現之時;但現在的我,反而覺得這一切不可預期,我在疫情期間回台,卻意外變成了一個完美的時機去做這件事情。回到台灣的我,總有一種在利用台灣給予的溫暖環境,像是相對便宜的成本與觸手可及的資源人力,而這些都是紐約所辦不到的事情。」
「創作的成品和靈感,都代表了生活的軌跡與影子,是由潛意識所堆疊而來的,而作品就像是一種整合。」
《目不見睫(Eye Sees No Lashes)》開展僅到 2 月 20 日,有興趣的讀者敬請把握機會,另外亦可追蹤 HYPEBEAST ZH 全新 MeWe 頻道並關注以下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