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創意總監在奢侈時裝屋的「保鮮期」僅有五年?
某種程度上,高流動性與高利潤率成正比。

上週 1017 ALYX 9SM 主理人 Matthew M Williams 正式入主法國奢侈時裝屋 Givenchy 擔任創意總監的消息仍備受議論,而 Quartz 早前就分享了一份來自投資公司 Bernstein 的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奢侈品牌「成功」的創意總監平均「保鮮期」只有五年時間,並表示如果參考過往歷史,Givenchy 公司利潤將在 Williams 任期內的四、五年時達到頂峰,之後便會開始下降。
而近期頂尖設計師們的工作變動,如 Raf Simons 加入 Prada 擔任聯合創意總監、Clare Waight Keller 與合作三年的 Givenchy 分道揚鑣等重磅消息,都為該報告提供了數據支持。在評估創意總監的業務表現時,Bernstein 還將公司盈利能力、股價和企業價值等諸多因素綜合考慮在內。

Akiharu Ichikawa/Hypebeast
Bernstein 研究發現,當一個公司與任何一位創意總監合作超過五年後,公司財富便會出現下降的情況。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何奢侈品巨頭如 LVMH 及 Kering 都更熱衷於短時間內更換創意總監,無論其是否取得巨大成功或產出。
但要注意的是,Bernstein 的這些發現並沒有經過詳細審查,其研究樣本範疇僅來自 18 位現代創意總監,沒有考慮創意總監與公司收入來源之間的相關性。例如,不論創意來源如何,如 Hermès 和 Chanel 都可以從配飾、手袋、香水或鞋履中獲利。這樣的頭部奢侈品公司都擁有相當穩定的客戶群,創意總監的變動並不會造成過大的銷量波動。此外,資歷較淺的創意總監和規模無法與奢侈品巨頭相提並論的公司則並沒有被 Bernstein 考慮入最終結果。

Shireen Lee/Hypebeast
2015 年 Gucci 在任命 Alessandro Michele 為創意總監後,品牌銷量隨即迎來了爆炸式的增長。而當 Michele 來到任期的第五年,Gucci 銷售增長也出現放緩,即便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 COVID-19 新冠疫情的影響。但總的來說,Michele 在短時間內都不可能被掃地出門,這種情況或許只有發生在當他對 Gucci 的願景需要被迫轉變並重獲魔力的時候。
當然,在奢侈品行業中,至少有一個「長壽」的職位:Bernstein 發現只有隨著 CEO 任職時間的延長,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企業價值才會有所增強。最後需要再強調的是,市場分析公司 Bain & Company 前不久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預計要到 2022 年,時尚產業才能開始從新冠疫情的影響中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