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BEAST 編輯部嚴選 10 部「Cult Film 邪典電影」片單推介

不妨分享您們心中的「Cult Film 邪典電影」?

Entertainment 娛樂 
99,374 Hypes

說到「Cult Film」,不知道讀者們首先想到的代表電影會是哪一部?廣泛地去定義「Cult Film」可以指備受特定族群、小族群喜愛與電影,進而賦予某種特殊的標籤或是地位,像是《The Rocky Horror Picture Show》(洛基恐怖秀)就是其一絕佳經典,在台灣的台北金馬影展中,《洛基恐怖秀》可就是年年重映、年年都會上演爆滿的瘋狂情節;而因為《The Disaster Artist》重新聲名大噪的《The Room》,也是大家不容錯過的「神片」。

另一方面,不少 Cult Film 也帶有強烈的非主流意識,充斥著許多荒誕、恐怖、血腥或是迷幻的畫面情節,挑戰著觀影者的極限,其中 1972 年上映的《Pink Flamingos》就最為惡名昭彰。最終,還有大家比較熟悉的定義方式,也就是部分電影於當年在戲院上映時票房與評價雙雙失利,不過經由日後 DVD 發售後卻廣受議論與推崇,成功洗刷負評,像是《Fight Club》與《Blade Runner》都是影史經典。

HYPEBEAST 編輯部過去曾打造 12 部「Sci-Fi 科幻電影」片單推介,今番以「Cult Film 邪典電影」為題打造推介片單,透過各編輯的分享看出其對 Cult Film 的定義與喜好,讀者們不妨也一同在留言區交流自己的 Cult Film 片單!


《Cube》(1997)

推介人:Jer

《Cube》(異次元殺陣)是一部 1997 年的電影,它滿足了很多 Cult 片的定義:低成本、血腥、反諷等等。故事講述 7 個互不相識的人被捉到一個由無數相連立方體所組成的迷宮之內,每個立方體都可能有致命的機關,例如是能把人切成碎塊的機器式是把人溶掉的強酸等,主角們因此不斷找尋逃離的方法,過程當中可以看到人性的角力,令到立方迷宮彷佛就像是世界的縮影般。雖然電影是低成本又帶點 Cult 味的作品,但卻獲得了不錯的主流反響,因此之後也出現了兩部續集,然而似乎逃不過「續集多是爛」的命運。iTunesYoutube


《The Cabin in the Woods》(2012)

推介人:Jer

《The Cabin in the Woods》(詭屋)表面是一部表面很商業的電影,票房也獲得了相當的成功,然而它的故事鋪排卻充滿了「玩味」。電影集合了經典恐怖片的所有元素:美女、猛男(其中一位主角是「雷神」Chris Hemsworth)、驚嚇位、各式怪物等等,但電影其實就是在反諷這些「公式化」的老掉牙恐怖片劇情,最終結局夠破格又無稽之談,但卻非常值得反思,到底最終「Boss」代表著的是什麼人呢?iTunes


《A Clockwork Orange》(1971)

推介人:Michael

由 Anthony Burgess 所撰寫的同名小說《A Clockwork Orange》(發條橘子、發條橙)改編而成,經由傳奇導演 Stanley Kubrick 的巧手重製,大致上與原作相同,但在其中帶入了許多 Stanley Kubrick 的令人津津樂道的獨特美學。無論是在日後多部暢銷電影出現臨摹的經典「Kubrick Stare」,抑或是成為 UNDERCOVER 等品牌的聯乘對象。

《A Clockwork Orange》的劇情圍繞在男主角 Alex 從一個普世認為的「不良少年」轉變為所謂的「有為青年」的過程,其中多個令人瞠目結舌的場景也讓《A Clockwork Orange》在多個國家成為禁片,但其背後所呈現出的寓意也著實發人省思,因此成為 Cult Film 經典中的經典。Netflix


《American Psycho》(2000)

推介人:Michael

American Psycho》(美國精神病人、美國殺人魔)由金獎男星 Christian Bale 所主演,同樣改編自 Bret Easton Ellis 在 1991 年推出的同名小說。《American Psycho》主要在探討人類的真實本性,藉由 Christian Bale 所飾演的在美國金融重地 Wall Street 工作的 Patrick Bateman 所呈現,看似年輕有為的 Patrick Bateman 私底下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本片的主軸雖然為心理驚悚片,但是其在描寫現實社會上各種病態扭曲的社交關係上也不禁讓人深思到底有問題的是主角抑或是社會本身。Netflix


《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1993)

HYPEBEAST 專訪黃秋生:為何會覺得香港電影題材很狹窄?因為以前的人沒有幻想力。

推介人:Leo

由黃秋生主演的《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上映自 1993 年,全劇改編自港澳轟動一時的「八仙飯店滅門案」,描述一飯店伙計因口角糾紛一怒之下將店東一家八口殺害碎屍,並將其屍製作成人肉叉燒包,最後遭逮補於獄中畏罪自殺。此劇最大特點除了是名氣本身便極大的真實刑案改編之外,黃秋生的精湛演技與導演邱禮濤描述故事的手法皆是一絕,前者更憑此片奪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殊榮,成為其生涯代表作之一。不過有趣的是,《人肉叉燒包》的關注度其實並不如想像之高,也或許因而名列 Cult Film 之中,但其在港片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當初更曾短暫令包子產業蕭條了一陣子,相當推薦給各位讀者。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 Van》

推介人:Sai

談起「Cult 片」,港產片一定佔有一席位,畢竟是大家最為容易接觸得到的,但香港地,看這類別的喜好者並不多,亦同時沒有太多電影公司會開拍,始終電影也是一門生意,難道可以不理會票房及其他一切嗎?至於比較廣泛討論的港產 Cult 片,邱禮濤的《人肉叉燒包》、《伊波拉病毒》,葉偉信的《生化壽屍》,彭浩翔的《買兇拍人》,陳果的《香港製造》,藍乃才的《力王》,更甚是黃子華的《一蚊雞保鑣》等,都是值得介紹,可幸的是現在要在線上以正規途徑重看也有點難度。

而要數近年比較符合這類別的,便算是陳果的《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 Van》,這部電影改編至香港高登討論區的連載小說,是一部科幻電影,但當中包含喜劇、動作、驚悚、溫情等元素,上映的只是上半集,對於沒有看過小說的觀眾來說,可能有一點的新鮮感,但是卻有着想不透的一個「結尾」。至於看過小說,相信看電影時便會發現到這沒頭沒腦的情節其實是不應該出現在大銀幕,甚至是現實生活當中。至於這部電影 Cult 在何處,各位不妨先看看再給意見。Google Play


《Trainspotting》(1996)

推介人:Noel

Trainspotting》由知名金獎大導 Danny Boyle 執導,敘述著一群愛丁堡一群沈迷毒癮的青少年故事,內容看似推崇毒品使用,但在一連串歡愉、迷幻的畫面與劇情下,卻影射著青少年難以逃避的問題,透過一系列的創新拍攝與敘事手法,成功抓取其次文化精神。

人的一生總會遇上猶如毒品般看似美好的美麗糖衣,你的選擇將影響著你未來的一生,同時考驗著藉以諷刺毒品是如何殘害當下青少年的人生。不過讀者們如有機會觀看 2017 年上映的《T2: Trainspotting》,你會發現主角群們重新聚首後,情感們更加豐沛,且藉此回顧每個人的過往,雖然荒誕,但卻又是那麼地精彩且難以忘卻,令筆者哭笑不得。Google Play


《Requiem for a Dream》(2000)

推介人:Noel

由知名導演 Darren Aronofsky 執導,近代作品作品有著金獎認證的《The Wrestler》、《Black Swan》與《Mother!》,導演對於精神層次的高深描繪功力自然不在話下,而《Requiem for a Dream》(噩夢輓歌/迷上癮)屬於他導演生涯的第二部作品,可從其了解其青澀一面。

《Requiem for a Dream》就像是《Trainspotting》的反面教材,將毒品視為一個因子,傳遞人們深受毒癮的遭遇,故事主要切割在三個季節,敘述著三段故事,有著母子、情侶與好友的三個情節,對於慾望的渴求,人們總是願意付出所有去得到它,如此的惡性循環使得主角們走上絕路。導演在本片運用的拍攝手法,能使觀影者看見主角們近距離的神情,尤其是面容、瞳孔或是牙齒,追求最真實地恐懼與感受,此外亦有意象般的幻想情節上演,藉以描繪吸毒後所感受到的另個世界。Google PlayiTunes


Gummo(1997)

推介人:Perry

曾因撰寫《Kids》劇本而知名的導演 Harmony Korine,其於 24 歲時,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步長片《Gummo》(奇異小子 )。

曾有影評說該電影是「片裡的人是快樂的,片外的人卻笑不出來。」電影中的十四歲男主角 Solomon,與精神不穩定的媽媽住在一起,而他最好的朋友 Tummler 亦與酒鬼爸爸同住,兩人都對生活迷失了方向,整天無所事事、價值觀偏差,做出各種奇怪之舉,在社會中他們就像邊緣人一般,雖然日子慢慢地逝去,但也無力且沒人能引導他們改變自身的悲慘人生。

雖然《Gummo》可能在拍攝手法或故事內容上並沒有太多意義性,更像是行為藝術之感,但電影想表達的更是反映出社會的真實黑暗面,道德觀,以及對於人類本性問題的省思。看完《Gummo》會看不懂應該屬正常,但觀影者仍可多次欣賞以找出其中更深刻的訊息。Google PlayMSN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1990)

推介人:Evan

為經典之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重拍版,由 Tom Savini 執導,Tony Todd、Patricia Tallman 領銜主演。片中劇情元素大致和原版無異,都是描述某日各地死者因不明原因復活成為喪屍,一群幸存者齊聚於郊區小屋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導演 Tom Savini 出身自 Cult Film 特效化妝師,曾參與製作許多名作如《Friday the 13 th 》、《The Texas Chainsaw Massacre》系列的特效。而或許因為如此,使得這部重拍版有別於原版的直面恐怖,反倒多了股另類的詭譎氛圍。不論是極其噁心的喪屍妝容,或通過大量臉部特寫鏡頭好讓觀眾得以感受到片中人物的驚恐和不知所措,這些以現代觀點下所產生的諸多不合理性,都足以令這部耗資 $420 萬美元的小成本電影重登邪典寶座。Netflix

有興趣的讀者不妨關注以下相關報導:

  1. 「我 4 歲就想要 ROLEX!」HYPEBEAST 獨家揭露 9m88、Leungmo、禁藥王等十位港台名人童年廢事
  2. 《鬼滅の刃》無限列車編預告篇第一彈影片公式發佈
閱讀全文

繼續閱讀

本日嚴選 10 款休閒短褲入手推介
Fashion 時裝 

本日嚴選 10 款休閒短褲入手推介

多款配色任君選擇!

The 101: 關於英國「龐克教母」Vivienne Westwood 你所需要知道的人與事
Fashion 時裝 

The 101: 關於英國「龐克教母」Vivienne Westwood 你所需要知道的人與事

Vivienne Westwood 在當下時尚圈仍擁有無限的影響力。

Louis Vuitton 巴黎服裝工坊動員生產防護衣
Fashion 時裝

Louis Vuitton 巴黎服裝工坊動員生產防護衣

為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出一份力。

東京奧運聖火已移至「秘密場所」持續燃燒至 2021 年閉幕典禮
Sports 體育

東京奧運聖火已移至「秘密場所」持續燃燒至 2021 年閉幕典禮

必需持續燃燒 17 個月。

G-SHOCK x Burton 聯乘 Mudmaster 別注腕錶台灣發售消息
Fashion 時裝

G-SHOCK x Burton 聯乘 Mudmaster 別注腕錶台灣發售消息

雪地玩家標準配備。


New Balance 美製 990v5 推出最新「Kool Grey」全灰配色
Footwear 球鞋

New Balance 美製 990v5 推出最新「Kool Grey」全灰配色

New Balance 的品牌代表色。

搶先近賞 Air Jordan 11 Low「Concord Sketch」配色鞋款
Footwear 球鞋

搶先近賞 Air Jordan 11 Low「Concord Sketch」配色鞋款

這雙各位會入手嗎?

《Star Wars》經典反派 Darth Maul 再次現身鋪陳《The Mandalorian 2》全新劇情
Entertainment 娛樂

《Star Wars》經典反派 Darth Maul 再次現身鋪陳《The Mandalorian 2》全新劇情

與 Ahsoka Tano 一齊回歸。

相機品牌 Olympus 及 Leica 推出線上攝影課程和講座
Tech & Gadgets 科技與電子產品

相機品牌 Olympus 及 Leica 推出線上攝影課程和講座

安坐家中進修學習。

Rich Brian 與 HYPEBEAST 獨家分享個人居家隔離精選歌曲清單
Music 音樂

Rich Brian 與 HYPEBEAST 獨家分享個人居家隔離精選歌曲清單

包括 JAY-Z、Childish Gambino 和 Che Ecru 等人。

More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不要錯過最新情報。

訂閱時,您同意我們的 使用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