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時尚潮流產業該如何生存?
無論是知名時裝屋或是獨立設計師都將面臨重大考驗。

如同所有行業,時尚潮流產業也因為在全球擴散的嚴重疫情面對前所未有的艱難時刻,零售商、設計師和各個品牌的員工都努力恢復僅幾週前的工作狀態。早前 Business of Fashion 和 McKinsey & Company 便合作了一個研究,內容表示即便品牌們制定了因應計畫,過往的工作狀態都不復存在,至少不會是以我們記憶中的樣貌重現。
目前,許多品牌像是 Nike、adidas、Under Armor 等都將工廠轉向生產口罩和醫療防護裝備,試圖為抵抗疫情盡一份心力。然而這些舉動僅是治標不治本,他並非長期解決由疫情帶來的財務危機,Business of Fashion 和 McKinsey & Company 早先的報導也指出了品牌們最有可能遭遇的結果與變化。
在這些報告中,他們預言了在疫情過後時尚潮流產業的衰退,疫情將使人們的消費能力下降:「疫情將使弱者停滯,使強者更強,同時加速掙扎中的品牌殞落。」沒有人會從平均收入減少的難題中脫身,所有需耗費大量資金的投資都將被減少。但仍有一線希望,這個希望即是儘管困難重重,時尚潮流產業將有機會在重建供應鏈中聚焦在永續性,並在舊產品銷售無力時將創新放在品牌營運的第一順位。

Justin Fennert/Hi Omaha
此外,報導亦指出,無論是小型創作者或是奢侈品巨頭,由於他們的盈利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富有的旅行者,預計在未來的 12 至 18 個月裡將會有大量的時裝公司破產。當然,開發中國家的品牌將會受到更大的衝擊,像是孟加拉、印度、柬埔寨、宏都拉斯與衣索比亞等。同時,在美國與歐洲有 75% 的消費者預計他們的財務狀況將會變得更糟,這意味著對快時尚的購物熱潮和奢侈品的購買將會大量減少。
對此,該報告亦認為人們將會更謹慎消費,其中 Ortelli & Co 的顧問 Mario Ortelli 便提到:「人們會花費更多精神在購買這個行為身上。」將會有更多消費者轉向網路購物,包括二手商品或是租賃市場。人們將會尋求最簡單,但是最長久的產品。能夠為消費者量身定制線上購物體驗的零售商將獲得最大的收益。Capri Holdings 的執行長表示:「人們希望他們的業務代表真正與他們溝通,真切地為他們思考他們能如何打扮自己。」
而減輕整體損失最好的辦法或是就是通過合作系列。報告指出:「沒有品牌可以獨自克服這種難關,時尚潮流產業的各位必須分享彼此的數據、策略和認知。」各方必須平衡負擔,以至少減少一些即將來臨的動盪。同樣,採用新技術也能確保公司更適合在疫情之後得已生存。例如,視訊會議節省了差旅費用,靈活的工作時間有助於應對新的挑戰。在疫情爆發之前,遠端工作相較過往已經增加了 84%,靈活的工作時間也上升了 58%,這意味著這些特徵可能並不是全新的,但是值得完善與實踐。
若想知道 Business of Fashion 和 McKinsey & Company 報告的完整內容,可點此前往查看。
更多時尚潮流類消息也別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