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道叛徒?前衛創作曾遭前輩否定 | HYPEBEAST 專訪日本書道家 MAMI
「Calligraf2ity」是她首創的獨門書法!
「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精神的宗旨。「清寂」亦能解讀為日本美學的重要原則之一,而 「和敬」則代表主客之間互相尊重謙敬以及人與茶室環境之間的和諧。這是日本書道家 MAMI(万美)個人最愛的四個漢字。除茶道以外,她將此詮釋為美學的傳統定義,在書道上傳承理念,一「墨」相承。上月,蘭桂坊集團藉著 Art Basel 巴塞爾藝術展舉行期間,邀得 MAMI 來港舉辦個人作品展,她更在留港期間進行創作,並於上月 21 日活動現場發售自己的作品。HYPEBEAST 藉著活動途中與 MAMI 閒聊關於書道精神、以違背傳統規條進行創作所遭遇的困境及現代「藝術家」的定義。
何謂藝術家?
眼看社交平台的現況,不少人都愛自稱為「藝術家」。在自己的平台上展示一些作品,善用受歡迎的標籤,便能藉此殺出一條血路。對此,從九歲開始習字,畢業於日本大東文化大學,主修書法,「紅褲子出身」的 MAMI 會否感到不公?「我認為雖然大家都愛在網上自稱為『藝術家』,但是,當人們前來現場觀賞的時候他們往往能感受到更多。」的確,在現場欣賞 MAMI 題字的時候,大家都不禁被她的魅力所震攝;愛以自己與丈夫共同製作的嘻哈音樂當演出時的背景音樂,隨著節拍的高低起伏搭配習字的律動,創出別具一格的專屬舞蹈。觀賞 MAMI 習字的時候,不論你對書法有多淺白的理解,都能從她的即場書法演出中感受到無窮無盡的生命力。也許,引述 MAMI 的解釋,「真正的藝術家是能夠把力量注入展覽現場的人」。
「Calligraf2ity」
把力量注入展覽現場固然是藝術家必備的條件,但回顧 MAMI 的成名路,那並不足以讓她登上現在的高度。真正助她闖出名堂的,是她獨創的「Calligraf2ity」- 結合書法與塗鴉的藝術風格。從普通書法大小演變成新式塗鴉,不禁讓人好奇到底 MAMI 的靈感從何而來。為此,她卻給出一個平實不過的答案:「剛開始我也像平常一樣在桌子上習字,後來卻忽然靈機一觸想到要放大自己的作品。然後一直想寫得更大,不知不覺就變成像塗鴉一般了。」突破現有的框框,保持求變的心態,看來也是一名藝術家必需具備的成功要訣。
我想從事大型創作的藝術家,必須具備除一般條件以外的重要元素 – 體力。光是在長梯上攀爬、平衡、移動已耗上一定的體力,若加上一般重約 2.5 公斤的和服,實在不難想像在律動上的限制。聽罷,MAMI 決意要為和服平反:「其實穿上和服後並沒有因而降低我的靈敏度。我儘量都會在不影響演出的情況下,將和服保留在最佳狀態。」她續說:「身為日本人,在表演的同時我想要帶出代表日本的意識,因而才聯想到和服。」演出期間,MAMI 在落筆的同時,難免會被墨水玷污和服的衣袖,看見她一臉陶醉,以為她不以為然,豈料原來只是忘我的表現。「和服是一種十分名貴的物品,我擁有的大多都是中古品,因此每次弄污了我都會感到些微失落。」
「Calligraf2ity」與書法的差別
從正常書法延伸出來的轉變,MAMI 表示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並不在於落筆的部分:「在描繪小型作品的時候,你能看到整幅構圖,全部都濃縮在視線當中。但在描繪大的作品時要顧慮到每個角落的構圖,那是與一般書法最主要的差別。」從 MAMI 個人的角度看來,構圖是她創作期間面臨最大的罩門,但宏觀整個書法界,別人的輿論曾經也讓她遭受一定程度的打擊。「我也曾受到其他書道前輩的反對,因為他們認為這是一門很傳統的工藝,我所做的完全沾不上邊。對於大眾或是前輩們的理解,書道是在傳統的紙上,用上傳統的墨,寫出傳統的字。但是我的創作則是在木畫板上,用上西洋的顏料,難免會惹來爭議。」的確,日本民族以執著為名,那亦是他們在各方面也如此成功的原因。不執著,不堅持,難成大器。同樣地,MAMI 也選擇忠於自己,懶理別人的看法,以自己的一套抵擋輿論的壓力。「但是,無論他人覺得這是書道與否,我都會選擇去尊重。 對於我來說什麼都可以, 不論他人定義這是書道,還是畫作,還是其他東西,我只會做自己想做的。」
MAMI 的「Calligraf2ity」從種種日式書法傳統的定義上看來都是破格的做法,從紙張、墨水到書寫內容都是反傳統的體現,以彩色搭配為書寫基調更是聞所未聞的怪異行為。但 MAMI 則有自己的一番詮釋:「人類的世界本來就不應只有黑白兩色,因此我想要將自己的色彩以自己的方式呈現。人們在觀賞黑白作品時,應該能夠從中看到自己的顏色,因為在只有黑白色的世界裏,觀賞的人會運用想象力將顏色投放於作品之中。但假如製作彩色作品的話,他人就能直接感受到作品的顏色,我認為兩者之間有著很明顯的差別。」
關於作品的用色,MAMI 不靠「撞彩」,每個色階的搭配,她都有自己的註解。「我對於作品選色的準則都隨著生活上攝取到的靈感而異,像是牆上這 6 幅在香港製作的作品一般都因近日在大家臉上看到的表情、衣著而受到啟發。」以港人對港人的理解,也許果真有先入為主之嫌。假如換我創作的話,也許就只剩黑白灰三色,MAMI 竟能從香港人的臉上看見不一樣的光芒。「這次來港創造的畫作,全部都是由香港的景色和人帶給我靈感而創作的。除景色以外,我在這裡遇到的人也給予我很大的感覺。香港人無論打扮還是面部表情都給予我一種充滿力量的感覺,所以便選上這些充滿層次的色調。」
對於未來的願景
完成是次在蘭桂坊的演出後,MAMI 隨即趕往北京,籌備不同的藝術企劃。把現狀填充得太滿,難免讓人難以抽空構想未來。問及 MAMI 對於來年的打算,她卻能夠娓娓道來。「其實我個人十分希望能夠參與任何有關 2020 年東京奧運會的創作,倘若能為主辦單位題字的話,那就真的是夢境成真。」縱然規模再大,2020 年奧運會畢竟也是一個短期目標,談論對於將來的願景,MAMI 的臉上頓時浮現出一抹甜美的笑容,與題字時的她判若兩人。「至於何謂成功,我並沒有為自己設下近似的目標,反而比較渴望過一個簡單、平穩的生活。我想要能夠好好感受生活中的一些小確幸,像是剛剛在香港初嘗到北京填鴨的滋味、生病時的一碗熱粥,那種愉悅於我而言至關重要。」
興趣與職業之隔
從興趣到職業,不少藝術家在面臨同樣的轉折時都會忘卻自己本來的初衷,MAMI 卻清楚明白要如何拿捏兩者之間的平衡。「在書法仍屬興趣的時候,當時的我只想要持續進行更多的創作。在成為職業以後,創作的同時難免會感到更多的顧慮,因而我現在都儘量以不製造破壞為前題,持續工作。也許更像是日本的匠人心態。」從一片噓聲中走出來,MAMI 經歷過掙扎與徬徨。最終找到自己方向,調整自己的態度,對別人的批評抱持開放、尊重的態度。我想,這大概就是 MAMI 口中的匠人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