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BEAST Review: iPhone 6 and 6 Plus 評比

從 iPhone 6 與 6 Plus 的廣告宣傳標語 「豈止於大」(bigger than bigger)可以看出,「大」,這個最平常不過的面積概念,似乎搶走了 iPhone 6 與 6

Tech & Gadgets 科技與電子產品
3,849 Hypes

iPhone 6 與 6 Plus 的廣告宣傳標語 「豈止於大」(bigger than bigger)可以看出,「大」,這個最平常不過的面積概念,似乎搶走了 iPhone 6 與 6 Plus上任何創新功能的風頭。也許在 iPhone 6 和 6 Plus 發佈之前,沒有人會細細端詳自己的手究竟有多大,思考是否有能力駕馭如此超大屏的手機。但是,面對在第一周就售出一千萬部 iPhone 6 與 6 Plus 這個不爭的事實,我們卻很難質疑來自加州 Cupertino 的 Apple 公司是否太心急於滿足市場需求。要知道,在大屏手機誕生初始,來自于 Apple 的質疑聲仍讓業界記憶猶新。此外,如果 Apple 在這條「大屏化」道路上愈走愈遠,就意味着和 Steve Jobs 最起初對於 iPhone 的設計理念越發背離。

也許會有不同的聲音,也許我們各持己見,但它是 iPhone 6 (Plus),它被 Apple CEO Tim Cook 稱為 iPhone 歷史上最重大的進步。那麼,誕生于 Cupertino 的里程碑之作究竟會給我們的數碼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會和 HYPEBEAST 讀者的生活和時尚產業產生怎樣的交集,我們已經迫不及待通過 HYPEBEAST 的視角來為大家細細講述 iPhone 6 和 6 Plus 的實際使用體驗。



體驗初印象
為了形象說明,我們拿來 iPhone 5s 作為參考對象。毫無疑問,iPhone 6 與 iPhone 6 Plus 在屏幕面積上明顯大於 iPhone 5s,但是在機身厚度方面小於 iPhone 5s。儘管機身正面看起來是如此熟悉,但總體設計已經完全不同:陽極氧化鋁金屬 Unibody 一體成型機身與顯示屏的成型玻璃精準契合,順滑一體,保持着 Apple 產品慣有的簡潔、高貴品相,而這正是讓數以萬計消費者忠於 iPhone 手機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尺寸也略微增加後,電源鍵從之前的機身頂端移到了右側。

儘管重量為 4.55 盎司(約為 129g)的 iPhone 6 比 iPhone 5s 略重,但基於它較大尺寸的機型,我們仍然可以用「輕似羽毛」這樣的詞語來貼切形容 iPhone 6 捧在掌心的感覺;外加 0.27 英尺(約6.9mm)的機身厚度,iPhone 6 極致輕薄的設計給使用者帶來煥然一新的使用體驗。

除此之外,iPhone 6 Plus 帶給用戶的初體驗同樣令人影響深刻。具備 5.5 英寸大屏幕顯示屏、0.28 英寸(約7.1mm)機身厚度的 iPhone 6 Plus 重量僅為 6.07 盎司(約172g)。但對於擁有有限平板手機使用經驗和手掌偏小的用戶來說,著實需要花一些時間來習慣、或是駕馭超大屏幕。然而,一旦度過適應期後,擁有 1980 x 1920 像素分辨率的 iPhone 6 Plus 會帶給你的工作、娛樂生活前所未有的享樂體驗,其體現在頁面瀏覽、郵件查詢、觀賞視頻等方方面面。此外,全新升級的 Retina HD 高清顯示屏大大提高了對比度,雙域像素讓色彩更加準確呈現。而相較 iPhone 6 來說,略小的顯示屏並沒有對圖像分辨率造成損失,高達1334 x 750 的圖像分辨率甚至讓我們感覺 iPhone 6 在色彩呈現方面比 iPhone 6 Plus 更加準確,當然,這可以被稱作為吹毛求疵之論。

便攜性
在過去,iPhone 用戶從來不需要擔心自己的衣服口袋是否可以容納下電話。然而,全新 iPhone 6(Plus)似乎在這個問題上令部分買家略為擔憂。為了證實 iPhone 6 (Plus)的便攜性問題,我們拿來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款下裝作為實驗對象,例如牛仔褲、針織褲、Jogger 褲、Chino 褲等。

結果證明,iPhone 6 可以被輕鬆裝入我們以上所提的任何一種褲型的口袋中,唯一的狀況出現在一條 Acne Studios 黑色修身套染水洗牛仔褲上,但是客觀來講,這條牛仔褲的口袋設計近乎讓任何物品都難以舒適放置。相對于 iPhone 6 Plus 而言,其便攜性的表現就遠差於兄弟機型。機身長達 15.81cm 的 iPhone 6 Plus 可以被輕鬆放置在 Reiging Champ Heather Grey RC-5019-1 Midweight Twill Fr Terry 運動休閒短褲的口袋中,但是對於 Zanerobe Tan Dropshot 縮腿褲和 I Love Ugly Navy Military 長褲來說,iPhone 6 Plus 則無法被完全放入口袋中。更不理想的是,當用戶企圖把手機擱置於像 A.P.C. Bleached New Standard A.P.C. Indigo Petit New Standard 那樣的牛仔褲中,會給行走和下坐都帶來很大的不便。最後值得注意的是,當你把機身寬度達 3.06 英寸(約7.78cm)的 iPhone 6 Plus 放入之前所提 Acne Studios 修身牛仔褲時,其實需要花費一些力氣,但值得慶幸的一點是沒有發現任何機身彎曲現象。



設計與質量
在談論 iPhone 6 與 6 Plus 的設計方面時,我們首先要給予設計者對於細節追求的極大肯定。但美中不足的是,儘管擁有光滑如鏡的手機屏幕,卻也成為了手機容易滑落的隱患,原本出彩的輕薄機身與圓滑邊框在此時卻扮演着「罪魁禍首」的角色。因而,為 iPhone 6(Plus)配備手機殼是我們強力推薦的解決方案。甚至有些誇張地說,如此容易滑落的機型設計讓我們不免懷疑是 Apple 故意所為,因为這樣就可以大大促進手機殼附業的發展,甚至是機身背面略微突起的照相鏡頭也十分需要手機殼給予一定的保護。

面對市場上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的 iPhone 6 與 6 Plus 手機殼,「如何挑選、購買到信價比最高的手機殼」却又成為了一個難題。眼下看來, Apple 官方所推出的皮革與硅膠手機殼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個人角度而言,我們比較傾向于選擇皮革手機殼,但是縱觀競爭激烈的手機殼市場,$35 美元 (硅膠)和 $45 美元(皮革)的價格會讓部分 iPhone 6(Plus)用戶在購買時猶豫片刻。

最後在談到堅固性方面時,iPhone 6 和 6 Plus 似乎飽受爭議。最近,社交媒體平台上的 #BendGate(機身彎曲)話題就為 iPhone 6 Plus 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更為火上澆油的是,手機屏幕易出現刮痕的缺陷也成為了公眾質疑 iPhone 6(Plus)質量問題的要害所在。但坦白講,在我們的實際使用過程中,上述兩種問題並沒有出現。也許是因為 Apple 官方手機殼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保護了 iPhone,但我們在此不可以武斷對 iPhone 6(Plus)的質量蓋棺定論,這仍需要時間的考驗。



拍照與攝像
iPhone 6 與 6 Plus 仍採用 800 萬像素攝像頭,Focus Pixels 全新傳感器成為了 iPhone 6 (Plus)照相、攝像功能的最大亮點。所謂 Focus Pixels ,其實就是相位檢測對焦,大大提升了對焦速度的同時,還保證拍攝出擁有更高畫質的圖片,甚至對於移動物體的拍攝,同樣可以收獲不錯的效果。而在低光拍攝環境下,iPhone 6 (Plus)的圖片相比於 iPhone 5s,在降低噪點方面有了很明顯的改善。最後,像曝光控制、圖片編輯等功能升級也為 iPhone 6(Plus)的拍照功能賺足了分數。

職業好奇心作崇,看似在照相功能方面交上了一份不錯答卷的 iPhone 6 和 6 Plus,它們在造型片拍攝中又會有什麼樣的表現?針對此想法的實驗,我們拿來 Canon 5D Mark III 與 Sigma 30mm f/1.4 作為參考對象。結果證明,iPhone 6 和 6 Plus 的攝像頭完全可以勝任拍攝簡單、簡潔的 Lifestyle 類圖片。但這並不意味說它可以成為 DSLR 照相機的替代品,我們只是想說明在擁有理想的光照條件下,iPhone 6 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此外,iPhone 6 和 6 Plus 的攝像功能總是會成為大眾津津樂道的話題:高達 60 pfs 的 1080p 高清視頻和幀頻高達 240 fps 的慢動作視頻絕對會讓用戶對其愛不釋手。在以下視頻片段中,慢動作拍攝功能帶給視頻前所未有的戲劇化效果顯而易見,而全新開發的視頻延時拍攝功能更是易化了視頻拍攝操作,把 iPhone 6 和 6 Plus 的智能化優勢體現得淋漓盡致。



系統功能與電池性能
相較於在美觀方面大作文章的 iOS 7,iOS 8 可以被看做是一個「實戰型」應用系統,意在提升用戶的實際操作體驗,包括 Touch ID、Spotlight 等功能都是在為這一宗旨而服務。此外,在崇尚健康生活的今天,全新健康應用程序可謂順應時代潮流發展,滿足了廣大健身人士的需求。總體看來,iOS 8 配合 A8 與 M8 處理器的使用,在 iPhone 6(Plus)碩大顯示屏上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了強大的性能優勢。然而說到大屏幕顯示屏,我們不得不再一次提起它操作方便性的問題。如果是單手操作,大拇指對於屏幕上方的可控範圍極其有限。還好 Apple 團隊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啓「便捷訪問」這一選項,雙擊 Home 鍵後,屏幕就會向下移動,方便用戶觸及頂部按鈕。儘管我們認為此項功能在營銷方面的意義遠遠大於它的實際功效,但這可以說是大屏設計背後的無奈之舉。那麼,針對擁有更大屏幕的 iPhone 6 Plus 來說,光擁有 「雙擊單手操作功能」似乎還不夠:設計團隊借鑑了 iPad 橫屏元素,設置了橫向主屏幕,為 iPhone 6 Plus 增加了全新雙排佈局,並配備相應鍵盤設計。例如,當用戶在使用信息、郵件和日曆等 App 時,分區屏幕會就會顯示出來。在我們看來,iPhone 6 Plus 極有可能會在市場上收獲比 iPhone 6 更大的認可度,iPhone 6 更接近 iPhone 5s 的升級版產品,而 iPhone 6 Plus 才更名副其實於「iPhone 歷史上最重大的進步」這一讚譽。我個人作為一名平板手機使用經驗值幾乎為零的用戶,在嘗試了 iPhone 6 Plus 之後,似乎才逐漸開始領略些許大屏手機的魅力所在。儘管我不願意承認,但在回歸自己的「小屏」智能手機之後,讓我反而對 5.5 英寸的顯示屏有着更強烈的渴望欲。

也許,是時候該冷靜一下,運用理性的思維模式客觀面對 iPhone 6(Plus)在系統功能方面的不足。自 iOS 8 面世以來,部分 App 的兼容問題似乎一直在困擾着用戶,部分 App 甚至在屏幕上显示的清晰度也大打折扣。當然,我們相信這只是時間問題,隨着 iOS 系統的不斷完善與 App 開發商提高 iOS 系統兼容性,這些在使用上的困擾都會迎刃而解。

最後,讓我們來談論一個自 iPhone 誕生以來就老生常談的話題 - 電池性能。對於廣大智能手機用戶來說,在四處奔走的過程中隨時為手機充電似乎已經變成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像 Mophie Portable Charger 這樣的移動電源充分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令我們非常困惑和不解的是,隨着高速處理器的日益發展,電池科技彷彿總是處在滯後狀態。但在經過對 iPhone 6 Plus 的實際體驗之後,我們似乎尋覓到了電池科技發展的一絲曙光,至少,它是在向着正確的方向發展,一天之後剩餘電量為 20% 至 30% 的數字顯示讓我們頗感欣慰。在測試過程中,我們在三個小時內不間斷拍攝照片與視頻,通過移動網絡刷新郵件、緩衝音樂、甚至是瀏覽社交媒體平台,iPhone 6 Plus 仍舊可以輕鬆讓我們使用 12 個小時。至於 iPhone 6 ,幾乎與 iPhone 5s 擁有相同水平的電池性能,手機重度使用者務必隨身準備一個便攜式移動充電器。



實際使用體驗綜述
在 iPhone 6 與 iPhone 6 Plus 兩者之間評出一個「勝者」,這幾乎很難做到,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它们兩者之間根本不具備可比性。儘管很多專業人士對於 Tim Cook 把 iPhone 6 (Plus)稱作為 「iPhone 歷史上最重大的進步」持保守意見,但不得不承認 iPhone 6(Plus)的發佈是繼 2007 年第一代 iPhone 誕生以來最令人激動的產品。在眾多數碼品牌為屏幕尺寸、圖像分辨率上一爭高下的市場中,鮮有像 iPhone 6 Plus 這樣的平板手機在細節、品質上如此追求極致。當然,在那些對單手操作舒適度有着較高要求的用戶眼中,iPhone 6 Plus 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儘管如此, iPhone 6 Plus 的推出足夠可以讓那些對大屏手機持有成見的用戶眼前一亮,心服口服於它帶來的卓越操作體驗。

目睹着 iPhone 從之前對大屏設計的抵觸,到現在加入大屏手機的設計陣營中,Apple 邁出的這一步是否正確仍值得我們繼續觀望。但就當下來說,Apple 在手機市場上投下的這兩個重量級產品已經獲得成功,無愧於市場中「最高品質平板手機」的名號。

閱讀全文

繼續閱讀

消息稱 Apple 將於 2025 年推出輕薄外型 iPhone 17
Tech & Gadgets 科技與電子產品

消息稱 Apple 將於 2025 年推出輕薄外型 iPhone 17

外觀迎來變革的同時,價格預計也將高於 iPhone Pro Max 系列。

消息稱 Apple iPhone 16 Pro 將新增「Titanium Gray」和「Desert Titanium」配色
Tech & Gadgets 科技與電子產品

消息稱 Apple iPhone 16 Pro 將新增「Titanium Gray」和「Desert Titanium」配色

鈦金屬質感。

率先近賞 Nike Air Max Plus Drift 全新配色「Midnight Navy」
Footwear 球鞋

率先近賞 Nike Air Max Plus Drift 全新配色「Midnight Navy」

鞋身飾有獨特波紋線條。


Nike Air Max Plus Drift 全新配色「Flax」官方圖輯正式發佈
Footwear 球鞋

Nike Air Max Plus Drift 全新配色「Flax」官方圖輯正式發佈

全鞋擁有沙漠般色調。

由 Joyce Wang 打造的 MOTT32 餐廳獲得 2014 年最佳室內設計獎冠軍
Design 設計

由 Joyce Wang 打造的 MOTT32 餐廳獲得 2014 年最佳室內設計獎冠軍

來自香港的室內設計公司 Joyce Wang Interiors 最近憑藉為高級餐廳 MOTT32 的出色設計奪得了 INSIDE Festival 2014

 JP architects 打造東京精品店舖 Le MISTRAL
Design 設計

JP architects 打造東京精品店舖 Le MISTRAL

Le MISTRAL 是一間位於東京的精品店舖,而其充滿品味且極具個性的室內設計則是由日本當地的建築公司 JP architects

Leica 為「7 DIGITAL ORIGINALS」主题展覽打造 9 英尺虎鯨裝置藝術
Art 藝文

Leica 為「7 DIGITAL ORIGINALS」主题展覽打造 9 英尺虎鯨裝置藝術

爲了近期在香港舉辦的「7 DIGITAL ORIGINALS」主題展覽,德國相機製造商 Leica日前特別打造了一個長達 9 英尺的虎鯨裝置藝術。這間藝術作品是由本土藝術家 Stickyline

Apple 官網 1997-2014 頁面設計史回顧
Design 設計

Apple 官網 1997-2014 頁面設計史回顧

自 1976 年創立以來,到現如今成為排名第 15 位的世界 500 強公司,Apple 在電子科技產品領域內的成功相信永遠不可被複製。要論 Apple

Leica 發佈「Leica 100」百年紀念廣告
Lifestyle 生活

Leica 發佈「Leica 100」百年紀念廣告

爲了慶祝品牌創立第 100 周年,德國相機制造商 Leica 特別與巴西創意機構 F/Nazca Saatchi & Saatchi 攜手,打造了這段名爲「Leica


Dave Kinsey 「Cushion of Memory」主題作品展回顧
Art 藝文

Dave Kinsey 「Cushion of Memory」主題作品展回顧

提到 Dave Kinsey 這個名字,也許有很多人會感到陌生。但論及他的代表作品,相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美國老牌滑板鞋品牌 DC Shoes 的 Logo、人氣音樂團體 The Black

mita sneakers x New Balance MRT580「The Battle of Surfaces」聯名配色預覽
Fashion 時裝

mita sneakers x New Balance MRT580「The Battle of Surfaces」聯名配色預覽

日本知名球鞋店鋪 mita sneakers 今季再度與 New Balance 攜手,打造了一款名爲「The Battle of Surfaces」的 MRT580

Nike Air Max Lunar90 JRCD「Red Clay」配色
Fashion 時裝

Nike Air Max Lunar90 JRCD「Red Clay」配色

運動品牌 Nike Sportswear 今季再度以旗下革新混血跑鞋 Air Max Lunar90 爲藍本出發,帶來這款全新的「Red Clay」配色。設計師選擇在 Air Max 90

Mission Workshop Black Camo Series 郵差包系列
Fashion 時裝

Mission Workshop Black Camo Series 郵差包系列

以機能性著稱的舊金山包袋品牌 Mission Workshop,日前又爲旗下 Black Camo 系列新增了几款郵差包。設計上主要是以傳統的郵差包爲藍本出發,並采用了搭載 MultiCam

Panerai Radiomir 1940 Tourbillon GMT Oro Rosso 陀飛輪腕表
Fashion 時裝

Panerai Radiomir 1940 Tourbillon GMT Oro Rosso 陀飛輪腕表

Radiomir 1940 系列一直是 Panerai 旗下最具人氣的腕表之一,日前品牌便爲該系列新增了一款 Tourbillon GMT Oro Rosso 陀飛輪腕表。這款腕表在外觀方面延續了

More ▾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不要錯過最新情報。

訂閱時,您同意我們的 使用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