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團隊設計出具有感知能力的「人體皮膚」Skin-On Interfaces 手機殼
透過捏取、扭轉與搔癢、輕拍等方式來操控手機。






皮膚雖然看似是人類很稀鬆平常的構造,但它卻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我們全身總共有大約 90% 的部分被皮膚所覆蓋,除了有著人體保護層的效果,也擁有最重要的「感知」功能。
而若是把這個想法套用在手機上,手機殼便是手機的皮膚與保護層,因此今回一位法國巴黎電信公司的員工 Marc Teyssier,聯手法國索邦大學等機構合作,以「人造皮膚」的概念出發,開發出一款人造皮膚的觸控材質 Skin-On Interfaces,而此材質可運用在筆電觸控板、手機以及穿戴裝置等等。
團隊以矽膠材質的主要原因為,因為能夠打造出近似人類真實皮膚的紋理、柔軟度與可塑性,能進行擠壓、扭曲等動作,並將多點觸控、感壓、筆觸、拉伸和抓握等一系列操作方式導進皮膚媒介。舉個例子,Marc Teyssier 本人提到,用戶可以捏取你的手機殼並加以扭轉,而這樣的操作可以調節手機音量;另外,由於皮膚與情感亦有所連結,因此在操作時若有用力感壓皮膚,便可以傳送憤怒的表情符號,若是搔癢或輕拍則是有笑臉的表情符號可以傳送。同時還包括手在握手機時的緊度大小,亦有相對應的結果。
Skin-On Interfaces 技術打造出的產品雖然看起來或許有些毛骨悚然,卻著實是一大創新技術,也讓人們在操控 3C 產品上有更多的可能,或許在未來此技術可以有更多的應用。目前 Skin-On Interfaces 還在測試階段,不過已經有提供兩種造型,一種是近似人體皮膚的紋路版本,而另一種則是僅有顏色接近皮膚的肉色版本。感興趣的讀者不妨可於上方影片多加了解,亦可至 Marc Teyssier’s website 深入了解。
另外亦可留意以下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