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BEAST 專訪陳家樂、王梓軒、鄧加樂 - 分享關於音樂、《兄弟班》的二三事
他們認為哪首歌能代表香港?拍攝過程又有哪些趣事?現在向大家娓娓道出…

「人生有個真正朋友的確好極!」說實話,人生要得一知己,而又會支持你的夢想,真的是談何容易呢。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如香港樂壇中的神枱級樂隊溫拿 The Wynners 便是其中之一。他們自 70 年代成立,由走紅到分開發展至今已經 40 多年,當中更經歷過不少風風雨雨,但他們依然沒有解散。雖說他們對筆者與大家而言,真的是距離較為遙遠。但最近溫拿的成員之一陳友,便以他們的故事作改編拍攝出《兄弟班》,講述六位少年一起追尋音樂夢想的故事。適逢電影上映,我們找來了扮演阿健(彭健新)的陳家樂 Carlos、扮演阿倫(譚詠麟)的台灣歌唱組合 GTM 成員鄧加樂 Eugene,以及扮演阿力的王梓軒 Jonathan 作專訪。除了分享他們的年青時及現在喜歡的音樂,亦都分享了他們覺得能夠代表成長地的歌曲。當然少不了分享拍攝《兄弟班》的各種小故事啦!
你們讀書時都喜歡聽甚麼流行曲?
Carlos:「我應該分開了兩個年代,第一個是小學時的四大天王,而我是非常之喜歡劉德華,基本上整個小學時期都是聽他的歌第二個則是中學時期,那時候喜歡的則是鄭伊健。因為當時在中學時期開始春心蕩漾,所以就開始聽鄭伊健所唱的愛情流行曲,例如《一生愛你一個》。(你會唱給女生聽?)不會唱,但會聽啦,如果我真的唱出來,那女生應該會走了。(為甚麼喜歡他們?)劉德華是因為長得帥,鄭伊健是因為長得酷,因為當時有在看《古惑仔》的電影。(在娛樂圈工作後有見過他們嗎?)都有,因為劉德華是我有份演出的《東方華爾街》監製,而我在發布會時終於能夠見到他,與他拍了入行 10 多年來的第一張合照,真的非常之開心!但其實當時真的很尷尬,因為他身邊有很多人都告訴他,我很喜歡他。(那有跟他說很喜歡他嗎?)有啊,而且我好像不是用很喜歡他,而是很愛他。同時如何稱呼他也是很尷尬,因為跟他合作的人會稱呼他為『劉生』,但叫他劉生的話感覺跟他的關係很遙遠。想稱呼他為『華仔』,但感覺又好像距離太近,所以最後就稱呼『偶像』(笑)。」
Eugene:「因為我在加拿大長大,所以讀書時間喜歡聽的歌是 Backstreet Boys、Justin Timberlake。如果中文歌手的話就是王力宏及潘瑋柏,因為他們的曲風都偏向美式風格。特別是《龍的傳人》最令我印象深刻,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聽到中文歌變成當時流行的 R&B 風格,有東、西方文化碰撞出來的感覺。我亦是因為這首歌而開始收聽中文歌,在此前對於中文歌是有點距離感,但聽完以後就發現原來中文歌其實有很多種。其實我也曾碰到過王力宏,當時聽到有人在錄音室內為聲帶熱身,心想這人的聲音也太好聽了。後來在飲水機喝水時就碰到他,然後互相打完招呼就走了。」
Eugene:「我現在作為創作歌手,曲風大多都是圍繞著 R&B 及 Hip-Hop,雖然有時候都會加入 rock、電子等音樂元素在其中。而 R&B 及 Hip-Hop 是我從中學就開始喜歡的曲風,到後來到了美國留學後,就初次聽到 R. Kelly、Missy Elliott、Usher、Ginuwine、Boyz II Men 後,再聽回從前的 Al Green、Marvin Gaye、Stevie Wonder 及 Motown 很多音樂,而他們都成為了我的偶像。我最喜歡的是騷靈音樂、R&B 及 Hip-Hop,而到現在都那麼喜歡的原因,是因為它代表著一種自由。R&B、Hip-Hop 它有一種態度、有一種即慶、有一種 Freedom 是不會被音樂框住,但又會跟音樂一起走。用這種方式去做人也是很爽,我們知道規則是怎樣,但不會影響我們的自我。」
現在喜歡聽甚麼類型音樂?有甚麼歌曲可以介紹?
Eugene:「現在喜歡聽 BTS、Sam Smith、Bruno Mars 等,Bruno Mars 喜歡他與 Mark Ronson 合作的《Uptown Funk》,因為我個人很喜歡跳舞,而這首歌的節拍很適合跳舞。Sam Smith 與 Naughty Boy 的《La La La》也很好聽,因為很喜歡他的聲音非常有穿透力,也希望自己的聲音能擁有這麼強的穿透力,他的歌曲不論是快歌或是慢歌都很好聽。然後最近亦都因為拍攝的關係開始聽校長的歌,他除了廣東歌,還有唱國語歌及日文歌,而最喜歡的是《半夢半醉之間》,可能是因為它的感染力很強,而且在台灣也是特別受歡迎!」
Carlos:「我都很老套,到現在都是喜歡聽 90 年代歌手所唱的流行曲,像劉德華、鄭伊健還有陳奕迅。而我都一直在留意陳奕迅的新歌,好像最近推出的《我們》及《漸漸》我都有聽。應該這樣說,我現在也很喜歡聽四大天王、校長及哥哥(張國榮)的歌,他們所有的歌都很喜歡聽。」
Jonathan:「R&B、Hip-Hop 依然都是我的至愛,而每個音樂類型隨時代變遷、不同歌手接棒都有不同的風格出現,而最近我就很喜歡一位美國 Rapper Logic,其新專輯《Everybody》亦都很出色。以前 Hip-Hop 可能會讓人覺得很硬朗、有種黑人文化在裡面,而 Logic 亦都有黑人血統,而他在歌詞中表達的內容並沒有太多街頭文化,而是一些關於情緒化、現在年青人要面對的一些問題。他說唱的 Flow 是新的,而編曲亦都很悅耳,各樣都令我覺得而深入研究一下。」
你們覺得最代表香港/加拿大的一首歌是哪首?
Carlos:「我會選溫拿的《千載不變》。其實在幾年前,他們在宣傳時唱到了這首歌,那時候便覺得很好聽也讓我以為這是他們的新曲,到後來才發現這原來是他們的舊歌。而我選這首歌是因為它在講一班『香港仔』如何奮鬥,在經歷了幾十年,他們之間的友情都沒有因為時代、人事的變遷而改變,這真的是在現今社會很重要。」
Eugene:「可能是 Justin Bieber 的《Baby》吧!因為他是來自加拿大的歌手,而且加拿大對我來說也像『Baby』一樣重要。」
Jonathan:「有很多歌曲其實都能夠代表香港,但我現在再聽《半斤八兩》時,都依然覺得它很能代表到香港人。不同年代的打工仔去追尋夢想,或是面對上游的壓力在形式上雖然是有所不同,而 Sam Hui(許冠傑)用的那種口語化及『抵死』的態度,再加上歌詞直話直說得來又帶點諧趣,更包含了很多香港人的生活節奏及壓力。但這首歌對現在我們的生活態度、追求,那種嘻笑怒罵、諷刺或是幽默去面對問題,這首歌都有齊了。」
你們有組過樂隊嗎?拍攝時有沒有重拾當初的感覺嗎?
Carlos:「有啊。當初在入行後不久就組過樂隊了。因為在入行後兩、三年,那時候沒甚麼工作,剛好有個朋友叫我學習吉他,想說學習一下東西來消磨時間也沒壞,所以就開始了學吉他。亦都由於我很專注去做每一件事,因而很容易感染身邊的朋友。他們最初只是跟著我彈的歌曲一起唱,到最後他們亦都很乖地去學習被我指派他們要學會的不同樂器,最後在大家各自修行了一段時間後,真的能走在一起組樂隊。我們除了一起演奏,更寫了幾首屬於我們的歌曲!(有想過發佈嗎?)不行,不行!那些歌不可能發佈出來,會嚇死人!」
Jonathan:「小時候參加過很多不同的音樂團體,像合唱團、弦樂團、無伴奏合唱等,而後來到了大學,對於無伴奏合唱更加熟練,更從中學會了唱不同聲部、Beatbox、編曲等。而戲中的情節的確有讓我重拾當年的感覺,因為大伙的資源、經驗、能力不足時,如何去達到自己的夢想呢?其一是堅持,所以拍攝時令我憶起的時,組 BAND 不是為了成就,而是學做人。如何從別人的角度去看事情,有時候可能要作出犧牲或接受一些事,而當中是沒有得解釋的。因為大家都喜歡音樂或曾共渡過一些事情,那就成為了兄弟。雖然想起來有點幼稚,但這麼單純的友誼真的很難得!」
Eugene:「雖然我沒有組過樂隊,但因為我在台灣也是歌唱組合 GTM 成員之一,大家除了唱歌、跳舞也因為演出要學習一些樂器,所以就努力地學會了彈琴。但最多組隊演出的時間真的是拍攝這套電影,我們就連電影宣傳亦都需要演出呢!」
Carlos:「其實我們在拍攝前已經收到了在拍攝過種中要演奏的歌曲,當中大概有 4、5 首是要全隊一起演出。」
Eugene:「導演不想我們假彈、假唱,所有的指法都要與原曲一樣。」
Carlos:「所以我們在拍攝前真的花了大概一個月組 BAND,然後 Eugene 是不用那麼辛苦的,因為阿倫是主唱而不用玩樂器。」
在《兄弟班》中要扮演一眾前輩,當初接到劇本時有感到壓力呢?
Carlos:「都有一點吧!因為很多人都認識溫拿,如果要去扮演他們,我覺得就要將他們扮演得為俏為妙。也許是因為導演害怕我們有太大壓力,同時亦由於電影中很多的情節都已經是真實故事,所以不希望我們去模仿現實中的他們,亦不讓我們去接觸他們,而是從劇本中去了解及創造一個角色。」
Eugene:「因為我在加拿大出生及長大,對於溫拿並不是很熟識。當初導演說要找我演組合中的校長譚詠麟時,我以為是『阿 Sam 與阿 Tam』或是『左麟右李』,但後來才知道校長原來是每個年齡層都認識他。到接拍後最大的壓力應該是媽媽給我吧,因為她是校長的粉絲,還誇他唱歌、跳舞等甚麼都厲害,所以是她給我壓力吧!」
Jonathan:「當初接到劇本時並沒有甚麼壓力,反而是期待。因為我是歌手出身,而近年亦都有參與電影的演出,但將戲劇及音樂結合的 Project 真的很少,我自己一直都很想參與。這次電影中有很多不同類型的音樂及現場演出,而且故事亦都很熱血,讓我覺得很期待!而且亦都很榮幸可以在戲中與紅姐(惠英紅)有對手戲,她亦都很照顧後輩,而其他演員都是第一次合作,整個拍攝過種都很愉快!」
那最後有為角色作資料?
Eugene:「雖然導演不希望我們模仿現實中的他們,但我還是有到 YouTube 去看看他們的經常片段,去了解他的小動作、身體語言、舞蹈、唱歌等。始終因為要扮演他們,所以還是要到網上看看,從中找到一些扮演他們的靈感。」
Carlos:「最後當然因為要熟識人物性格,都有到 youTube 去看一下,因為那是最快能夠看到他們的訪問及他們在舞台上演出時的情況。從中能夠留意到其實他(彭健新)都是個很有趣的人,例如在群訪中他會搶著回答,又或是在演唱會時很享受彈結他的感覺,所以都有在戲內表現出來。」
Jonathan:「友哥(導演)的劇本下所有角色基本上都有真人的版本,但他並不希望我們去模仿他們。我的角色阿力,其實是叻哥(陳百祥)及他弟弟(陳百燊)的混合體,而他們都叫我大哥。因為溫拿的前身樂隊 Loosers 的創團者就是叻哥。所以導演著重於一眾兄弟之間的情誼,比起扮演現實中的他們是否相似是來得更重要。所以一眾演員都沒有特別去模仿他們,而友哥亦都給我一些提示,就是想像自己是一個『負碌』的 James Dean 就好了。」
那有自己偷偷加戲嗎?
Eugene:「(指著 Carlos 說)有啊!有啊!明明是我跟於湉(扮演鍾鎮濤)是主唱,他突然走在我前面擋著我!」
Carlos:「不要這樣想,因為這是他們在真實演出中都會出現。所以我當時就想,是時候走出來搶搶焦點,因此就這樣走了過去,而且導演也沒說甚麼啊(笑)。」
Eugene:「他機心很重!到後來在大舞台上演出時,他們因為在台的很後位置,就再也走不到前面來了。」
最深印象的是哪幕戲?
Carlos:「最深刻的應該是我跟阿倫及一眾兄弟說要分開的那一幕吧。」
Eugene:「因為我們一眾演員在拍攝前的兩、三個月,都聚在佛山(拍攝地點)一起培養感情。因為導演不希望我們只是演戲,而是希望我們真的成為朋友,同時亦都要為樂隊演出作跳舞及樂器練習,因而時常在一起。所以在我們說要分開的那場戲,並不像是阿健跟阿倫吵架的一場戲,而是兩個朋友在吵架的感覺。」
Carlos:「那場戲對我來說真的很痛心,雖然說大家是好兄弟,但我發現我好像在妨礙他們賺錢。同時我自己也有尊嚴亦希望成名,但倒頭來卻好像依附在阿倫身邊,負責接收歌迷送的禮物。所以在決定說要解散溫拿的那刻,真的很痛心。對戲的時候那種情緒已經很辛苦,所以對了兩次便正式開始拍攝。感覺上,導演可能覺得兄弟們因為吵架而哭出來不好看,但拍到吵架的最後卻是哭慘了!」
Jonathan:「在整場戲中,阿力一直都是挺起胸腔,支撐整個組合的一個大哥,甚至紅姐飾演的媽媽都是很堅強的人。但有此時候就算非常困難都好,都依然會忍著挺過去。阿力要待離開他們之後,才真正的將這些情感發放出來,那場戲是讓我很感動的!當中的兄弟情與女性的情感是很不一樣的,因為女性的各種情感表達都比男人好,男人是不會說話,甚至大家明知道也不會說出口,即是所謂的『心照』,所以這場很男子漢的戲令我很印象深刻。」
《兄弟班》已於即日上映,而且更設有演員謝票場次,有興趣的朋友可登入洲立電影 Facebook 專頁了解。同時,《Unbreakable》、《Split》續作《Glass》前導預告正式放送,想收看的朋友可打開本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