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球鞋、音樂」HYPEBEAST 邀請 9 位業內人士預測 2019 年潮流趨勢
走在最前端。

2018 年即將邁入尾聲,細細回想,在過去一整個年度裡,我們確實迎來了不少改變格局的大事件,包括 Virgil Abloh 入主 Louis Vuitton、Kim Jones 接掌 Dior、Versace 遭到收購或著首屆 HYPEFEST 的舉辦等,甚至數不盡的聯乘合作也為時尚文化帶來了截然不同的氣象。
當然在這一年裡也有了如 XXXTentacion、Mac Miller 和 Stan Lee 等巨星逝世的遺憾存在,然而我們相信,逝者已逝,留存下來的作品將會永遠銘記在世人心中。隨著緊接著到來的 2019 年,不停轉動的時間巨輪必定將在各個領域中催生出更加精彩的全新單品、品牌、文化、設計及作品等,也因此,今回 HYPEBEAST 特地找來「時尚」、「球鞋」和「音樂」3 大領域中的佼佼者,一同探究在全新一年中,何人、何事、何物將成為全新的趨勢席捲全球,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與我們一同往下探討並共同驗證。
FASHION
2000 年代風潮
「我相信千禧年代早期的趨勢正在回歸,特別來說,我認為有兩個潛在的要點在推動上述趨勢的到來。其一為時尚品牌和有影響力的人們正在將那個年代裡具有標誌性的單品重新帶回,其二則是這些影響者、設計師和藝術家們再次現身於時尚界。」目前就任於日本街頭名所 NUBIAN 買手的 Shohei Habata 如此認為,而他也進一步解釋箇中緣由。
「分別舉例來說,Louis Vuitton 重新帶回 2004 年 Pharrell Williams 設計的『Millionaire』、Parda 再次著墨於『Bucket Hat』還有近期大量 Rapper 穿上 Monclear 的服裝,這些東西原先在過去的日子是完全不見蹤跡的,但在近期逐漸回到了世人的眼前並與我們的文化相連結。此外,Bloody Osiris 和 Travis Scott 等具有時尚影響力的人最近都開始著用 B.B. SIMON 腰帶,並且 RHUDE、MIDNIGHT STUDIOS、HERON PRESTON、Off-White™ 等品牌都開始使用將水鑽注入織物上的手法,令人回想起那些值得回味的 ED HARDY T-Shirt。」
「而第二點則更加明顯,2018 這對時尚界來說瘋狂的一年便是最佳例子。Virgil Abloh 接管 Louis Vuitton 創意總監,進一步地推動了 Hip Hop 與時尚的交叉,並且這現象的發生將在未來幾年更加突出,Virgil 在近年時常和 Takashi Murakami 展開合作,這也讓 Takashi Murakami 自 2007 年與 Kanye West 合作專輯《Graduation》美術後更加令世人認識。而根據這一浪潮,我們能夠看到 NIGO 近年大量出現在媒體版面上,Jun Takahashi 於今年首次舉辦男裝時裝秀也是一大驚喜,另外 Hedi Slimane 入主 CELINE 也無疑會對男裝時尚造成衝擊。總而言之,我們能夠期望看到更多的合作企劃以及新舊風格結合的設計重新回歸。」
擬真 & 仿生
知名造型師林修瑋給了我們這兩個關鍵字。「在前陣子經歷 Vetements 的寬肩廓型、加長水袖,Balenciaga 的老爹鞋,時尚對於人體的變形越演越烈,更多的解構似乎也滿足不了人類對於加諸在身上裝飾的慾望。其實從 90 年代開始的 Tabi boots、瞳孔變色片、水晶指甲、刺青與穿洞等藝術的盛行便可窺之一二,更不用提現代的整形風潮,人類的確在往一個自己都不慎踏入『自我改造』的進化中。」
「比起外在服裝的穿搭,新世代更多人投注的是對『由無機物質製造而成的有機具體』實現的熱情,相對於機能時尚的大熱,我認為無用的裝飾主義讓人體或是服裝出現更多可能,人體上覆蓋布料製作的服裝是理所當然?在各種材料的實驗中,將來我們在服裝上,是更哲學的想像,更趨近於人體改造。人類不是人類卻顯得非常性感的時代,我認為已經到來。」最後林修瑋也向讀者提供了包括 Taro Hanabusa、Fecal Matter、Esmay Wagemans 和 Eeternal life 等幾位相當前衛的藝術家,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即刻點擊前往查閱。
來自柏林的時尚品牌:GmbH
與 Shohei Habata 和林修瑋的想法不同,台灣知名機能品牌吉豐重工主理人 Andrew 則是提起了來自柏林的品牌 GmbH。「我認為下一個 Keyword 應該是來自柏林的 GmbH,不以設計師作為品牌名稱,反而是以『有限責任公司』這種大框架式的概念去命名品牌。在今時講求文化脈絡的市場上,相較於 Gosha Rubchinskiy 的青年文化以及 Vetements 的解構主義,GmbH 大半的靈感來源都來自於歐洲青少年移民文化上,不僅以柏林最蓬勃的 Techno 電子樂產業作為品牌獨有的青年氛圍、設計輪廓也都建構在運動、機能、重置解構以及工裝等當下最有潛力的幾個時裝元素上面。」Andrew 更以 GmbH 在 2017 秋冬的 Helly Hansen 重置系列為例,他認為從中能夠深刻感受品牌對於產品設計、文化論述以及靈感概念的高超平衡掌握度。
「擁有著 Gosha Rubchinskiy 的青年文化、ACW 的冷調工業、Vetements 的解構技藝,Kiko Kostadinov 的工裝輪廓,Gmbh 儼然是上述品牌的進化集合體,因此把他認定為下一個時尚趨勢應是實至名歸的。」
SNEAKERS
經典重製
時常關注社群媒體的讀者想必都對 Nicole McLaughlin 不陌生,從其作品中能夠輕易感受到,將各種單品、質料重製並轉換為不同單品的手法便是其擅長的手法,而這也呼應了其對於即將到來的 2019 年,新一波的球鞋設計趨勢。
「運動鞋的未來正在重新構想所有我們已經免疫的元素,並以混搭、材質的重複運用等完全預料不到且非常出色的方式呈現,它甚至可以是一個人的風格。」另外她更指出,這些經設計師們重新改製而成的單品在擁有不俗設計的同時,往往卻又是如此簡單且一目瞭然,而這也是她認為相當有趣的地方,「該死,我本該想到那樣的做法,但我卻沒有。」
中底結構更動
與 Nicole McLaughlin 的看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鞋款客製設計師 Zai 則為我們提出了更動中底結構的想法。其認為球鞋從經典到新創,大致是以顏色、布料、皮革、大底、五金配件、楦頭、製法、拼接和解構等配置所組成,而近年來,改製中的解構再製、拼接手法與眾多素材不斷運用加諸在球鞋上。他更指出球鞋與靴子在鞋身之下的結構轉換,這樣的風潮將會持續發展,並提到包括最初的 visvim 由 Moccasin 鞋款改良搭載運動鞋底、日本鞋履品牌 mythogrphy 加上布料拼接、Reebok 將自家 Pump 運動用底改製成靴子大底等,現今的改製單位也不斷在以這方面在著手。
然而現今仍有大多單位採用黏合方式,Zai 以 Goodyear、Blake Down 和 Stitch Down 等三種靴子製法為例,他認為未來的改製方向將會大幅提升球鞋與靴子兩者間融合,並造出從鞋身、大底、解構等位置層層拼接後,再製的混合體。
除了結構之外,球鞋素材上的取材可來自於各國地方生活,文化、流行等,而這也是一直以來影響球鞋的重要關鍵因素。「比如本來是專用在物流,鉛封識別用的塑膠封條,Off-White™ 與 Nike 合作的鞋款就使用上,因此識別度增高,也讓我聯想到商場使用在衣物的防盜釦也可以使用。而近期很火熱的經典品牌 patagonia 面料 Fleece 和配色可應用在鞋身,或拆解,擷取 Vintage Clothing ,如 patagonia、M65 parka 或 Duxbak Shell Vest 等單品特色部位再製於球鞋上。」
透明質料
與上述不同的是,Atmos 創意總監 Hirofumi Kojima 相當直觀地為我們指出了「透明質料」便是下一年度的重要趨勢。「今年的球鞋趨勢是 Dad Shoes,而其也將持續維持一段時間的熱潮,明年的趨勢則是如 Nike React Element 87 這般能夠透出襪子顏色的透明質料。」確實,早在 2016 年 Comme des Garcons HOMME PLUS 與 Nike 聯乘的 PVC 鞋面 Dunk High 便預告了此趨勢的到來,到了去年初代 THE 10 中的 Converse Chuck Taylor All Star ‘70 和 Nike Zoom Fly SP 等鞋型更大量運用此元素,甚至不僅球鞋,袋款、服裝等項目勢必也將迎來透明質料的大舉進佔。
另外 Hirofumi Kojima 更提到現今球鞋的設計除了從前一貫的單調配色之外,注入更多鮮豔的螢光色調亦是一種新趨勢。
MUSIC
Boom Bap
針對音樂,我們邀請到 beats and friends 主辦人 MrTang 和我們分享。不同於現行趨勢,他認為 Hip hop 接下來在某種程度上會回歸原貌 ──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 Boom Bap。「就如同英文一樣的聲音,蹦啪!這兩個聲音來自大鼓(Drum)跟小鼓(Snare)所組合而成。」儘管 Boom Bap 公認是由頂頂大名的 KRS One 所發明,但實際上最早可以追溯至 T La Rock 的《It’s Yours》,其歌詞就有提到 Boom Bap 兩字。「但那首歌的鼓組來自於 TR-808 這個經典的鼓機,所以我不將其歸類在 Boom Bap 裡。」對於 MrTang 來說,所謂 Boom Bap應是由經典鼓機 E-mu SP-1200或AKAI MPC-60,搭配 Akai-S900 組成 16 bit 的嘻哈鼓組;加上受到 Funk 影響的 Bassline,搭配些簡單的旋律,組合成一個非常具有律動感的歌曲。
「現在並沒有人完全定義或者是討論出一個完全的 Boom Bap 歷史,所以我將 Boom Bap 歸類在 1990 年左右東岸所流行的曲風並使用上述所用的機器來構成的音樂。」與此同時,MrTang 亦推薦幾首當前主要在玩 Boom Bap 的音樂人,分別為德國廠牌 Krekpek Records 的 Figub Brazlevič,以及 beats and friends 的 taro、Postpartum Records 的 Sicknessmp 和 Back in the days Records 的 MPadrums 等人。
Drip & Lil Baby
開創性詞彙乃說唱音樂關鍵要素。基本上,每一年代都有自己流行的詞彙。它們可能是用於壯聲,也會是同一文化底蘊下所產生、進而廣傳的共識。自詡為求新求變的說唱歌手 Finesse’Boy 同樣接受我們訪問, 他告訴我們一個絕大多數華語聽眾並不知道的詞彙正在發酵。也就是「Drip」。「我覺得 Drip 這個單字會被大量使用。簡單來說,Drip 就像 Swag 的概念,是個全新形容詞。原意是水滴或滴水,不過饒舌歌手們拿來形容鑽石項鍊手錶的閃亮,後來被拿來延伸為你穿的很帥,你很有 style。」
至於有哪些歌手有運用到 Drip 這個詞彙?除了我們熟知的 Cardi B 外,Finesse’Boy 也順勢推薦他相當看好的潛力新秀 Lil Baby。年僅 23 歲,去年以一首《Freestyle》席捲全美,於今年五月推出《Harder Than Ever》專輯,而十月份和好友 Gunna 打造的《Drip Harder》Mixtape 更是佳評如潮,不僅延續其代表性的「Hard」主題,流行詞彙「Drip」也是該混音帶的賣點。其中一首《Drip Too Hard》於 Youtube 累積 18,00 萬觀看,並同時列入 Billboard Hot 100 名單之中,火熱程度可見一斑。Finesse’Boy:「我認真覺得來自 QC(Quality Control)的 Lil Baby 還有他的好友 Gunna 兩位饒舌歌手是下一波趨勢。他們獨特的 Flow 風格與與嗓音讓我深深著迷。從去年底聽到的時候就覺得這個傢伙一定會大紅大紫,加上與 Gunna 近期在市場上的大動作合作曝光,我想近期他們應該會掌控一些市場。」
More Travis Scott type
平心而論,Hip hop 之所以能歷久不衰,甚至不斷翻紅、進化,很大原因在於它本身的包容性,往往能融合不同音樂曲風,藉由取樣或編曲產生出全新的風格。好比近年流行的 Auto-Tune 便是一例,延續了 Talkbox 將人聲化做樂器的概念,重新定義了 Hip hop 音樂中所謂的「Vocal」比重。對此,「永力兄弟會」首腦 Tory 表示贊同。他認為憑藉新專輯《Astroworld》而邁向顛峰的 Travis Scott 會是這類音樂的領導人物,尤其配合精良的製作,「把人聲當做樂器來玩」會是一個重要趨勢。他說:「以亞特蘭大為基礎演變出的各種風格,南方音樂會是一直的趨勢。至於紐約也不能忽視,畢竟是 Hip hop 文化的發源地,定期產出各種屌人。」
此外,Tory 也分享在面對趨勢時應有的態度:
「Hip hop 在國外一直都是主流文化,音樂和潮流都在受文化的影響。但萬變不離其宗,經典的會越來越經典,新的會越來越新,溫故知新,在創新的同時也得了解它的根源,才能讓自己變得更酷。」
顯然,他並不認為新等於優,而是在變化之餘得尊重文化根本,才能在 Hip hop 長河中不斷創造出新的經典。關於這點 Tory 也應用在廠牌經營上,他笑稱「“永力”就是中國說唱接下來的趨勢。因為它有創造力、感染力、吸引力和潛力。」
無論是時尚、球鞋或著音樂,新的趨勢其實並非無跡可尋,自古以來人們總能將既有的經典一層一層剝落並加入簡單卻又充滿新意的元素,最後則轉變為創新且成熟的單品,就像 Nicole McLaughlin 所認為的,設計師們重新改製而成的單品在擁有不俗設計的同時,往往卻又是如此簡單且一目瞭然。
有趣的是,所謂的熱潮往往來得快去得也快,在保有創新的前提下該如何持續迎合市場的口味,如同 Nike 與 Off-White™ 的聯乘系列延燒近 2 年的時間,這也是各個品牌、設計師或著製作人需要留意的要點。而作為受眾的我們,需謹記的便是常保開放的心思,擁抱新的事物,但同時更能明辨是非,不隨波逐流,尋找最適合自身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