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t-Talk #003.了解經典刺青圖案背後耐人尋味的故事
淺談熟悉刺青背後的歷史以及宗教故事。

很多纹身愛好者都喜愛刺上和西方信仰有關的纹身,在這些耳熟未必能詳的經典經文、耶穌及聖母畫像背後,你又知多少呢?今期 Tat-talk 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西方經典刺青圖案及其背後耐人尋味的故事,很多畫面上熟悉的經典的刺青背後和歷史科學及宗教有著密切的關係。
Sacred Heart & Immaculate Heart
Sacred Heart(聖心)與 Immaculate Heart(無玷聖心)是十分受歡迎的經典紋身圖案,分別代表耶穌與聖母瑪利亞。Sacred Heart of Jesus(耶穌聖心)是著名基督信仰的敬禮,聖心的上面的十字架代表基督,以耶穌的心露於外代表生命,被荊棘刺冠包圍以及傷痕則代表受苦難及死亡,上部的火焰表示來自信仰的力量。聖心表示耶穌對世人呼籲世人罪已因耶穌受的苦而彌補,提醒世人彼此相愛,這種奉獻精神主要在羅馬天主教會和英國聖公會和路德教會中廣泛流傳。
Saint Bernald 聖伯納德(公元 1153 年)曾說,基督身體被刺穿為了向我們顯示他的善良和慈愛,而已知的最早關於聖心的聖歌《Summi Regis Cor Aveto》是由德國詩人 Herman Joseph 所寫,讚美詩開始述:「我懇求你最高的王心(I hail Thee kingly Heart most hig)。」之後被圖像化,最後得到教皇的認可而成為了基督的象徵性符號。
Immaculate Heart(無玷聖心)形態上與聖心相似,和聖心不同的是有著刺在心上的匕首及花朵所包圍,匕首代表聖母瑪利亞替人們承受的 7 種痛苦,花朵代表她的美德和隱藏的完美,代表聖母對天父,耶穌及世人的慈愛。傳統上,心臟被刺穿 7 個傷口或劍也代表向瑪麗的 7 個願望致敬。此外,繞在心臟周圍可以是玫瑰也可以是其他類型的花。有趣的是後人為了團結基督信仰與聖母信仰的信眾,把 Sacred Heart(聖心)與 Immaculate Heart(無玷聖心)的圖像設計得非常相近。
Praying Hands

Praying Hands by Albrecht Dürer(1508)
Albrecht Dürer(杜勒亞爾伯)的祈禱之手是 14 世紀初的經典代表作,以墨水和鉛筆繪畫而成,畫紙亦是由藝術家自己製作,紙張帶有藍色和綠色的色調,畫中顯示了非常粗糙的一雙非常粗糙手合十的形態。關於這名畫 Praying Hands 背後流傳著一個故事,據說 Dürer 的家庭環境較差,但他和他其中一名哥哥 Francis,同樣以藝術工作者為夢想,可惜家人無法在經濟上同時支持他們兩個,兩兄弟決定以揀金幣公字決定一方先去藝術學院就讀,另一位則工作給予經濟上的支援;並承諾 4 年後再由學成畢業那一位賺錢支持對方,結果 Dürer 受上帝眷顧抽中入學。
Dürer 畢業後立刻返回自己的家鄉找一直在礦場工作供他讀書的哥哥 Francis。家鄉的人們都祝賀他學成回來, Dürer 答謝 Francis 幾年來對他的支持,並履行當日承諾。不幸的是,Francis 幾年來礦場工作已令雙手嚴重受傷,而且不能再從事藝術工作。後來,有一天 Dürer 不經意地看到 Francis 跪在地上,合起他粗糙的雙手祈禱著說希望上天把他的藝術天份都𧶽給弟弟,Dürer 見到感動無比,並且立刻繪下哥哥這偉大的一雙手。祈禱之手有著家人偉大的愛、分享、犠牲的精神以及對宗教的信念,後來很多人對於這圖背後的意義大受感動和因為宗教信仰而刺上 Praying Hands。
Rock of Ages

Rock of Ages inspired work by Erick lynch
主題來自讚美詩頌歌《Rock of Ages, A Cleft for Me》,這首歌是 1763 年在英格蘭牧師 Augustus Toplady 所寫的歌曲,後來著名視覺藝術家 Johannes Adam Simon Oertel 把歌詞轉化為畫作,建立了標誌性的 Rock of Ages 圖案之初形。Rock of Ages 一詞來自 1763 年來自 Somerset 的牧師 Augustus Toplady,當時他不幸遇上風暴,幸好發現了一條峽谷小路並且躲到一塊大石頭下避過了雷雨而且獲救,後人把這故事圖像化,成為一個女人在風暴時並且抱著十字架岩石,成為了現在看到 Rock of Ages 圖像。
在 1860 年間,畫家 Johannes Oertel 繪製了一幅名為 Embl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Christian Faith 的繪畫,繪畫圖像深入民心,但後人還是以 Rock of Ages 作為該畫的別稱去流傳。Rock of Ages 圖像上的海事及宗教主題受到水手的熱愛,繼而轉化身上的纹身圖,而刺青師作出更多不同的版本;在宗教層面上,十字岩石象徵著耶穌,遭遇海難女人象徵罪人,Rock of Ages 有著救贖的意思。
Sacred Geometry

Sacred Geometry inspired work by Maxine
Sacred Geometry(神聖幾何)於古時候被人認為是上帝建造世界的準則。古人認為世事萬物都事遵從著某些幾何比例及形狀而被創造,這幾何結構是由神所建立,由世界所遵從。在設計和建造教堂,寺廟祭壇和帳幕等宗教有關的重要建築物使用的幾何形狀大都用上 Sacred Geometry 神聖幾何學為準則。
這個概念也適用於「神聖空間」,一些符合神聖幾何學小樹林和村莊會視為神聖的地方,井口符合神聖幾何學或以神聖幾何學建造則被視為聖井。古時宗教藝術物上的創作大都符合神聖幾何。上帝根據幾何去創造宇宙的說法具有古老的起源。希臘傳記學者 Plutarch 認為這說法出自於 Plátōn(柏拉圖),他曾於文章記述「柏拉圖說神不斷地幾何化(Convivialium disputationum,liber 8,2)」。現代數學家 Carl Friedrich Gauss(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改編了這句話,說「God arithmetize(上帝算數)」。另外科學家 Johannes Kepler(約翰內斯·開普勒)更堅信這是宇宙的幾何基礎。

Vitruvian Man by Leonardo da Vinci
古埃及,古印度,希臘和羅馬的建築設計中經常採用幾何比例和幾何圖形。中世紀的歐洲大教堂也包含了了象徵性的幾何,另外印度和喜馬拉雅的靈修團體亦經常以 Mandala 幾何和 Yantra 幾何去建造寺廟和建築物的防禦工程。Leonardo da Vinci 於「Vitruvian Man」繪畫亦加入了許多人體和古代建築的神聖幾何原理,而後期繪圖更是基於古羅馬建築師 Vitruvius 古老的著作。
舊文化新演䆁
而除了西方,在其他國家的紋身都充滿著各國歷史,宗教和昔日文化色彩,了解昔日的文化可以在基於傳統再以新的展示手法去創作而不失經典圖像中細節。個人而言,帶有昔日文化的創作最能經時間的考驗,在纹身的本質,跟紋身收集者的文化信仰連繫最能做出耐看的作品。
「Tat-Talk」欄目由 Black Cat Club 主理人兼紋身師 Alfred 撰稿,深入淺出分享不同的紋身風格以及與相關的 Sub-Culture 文化,各位喜愛紋身或是剛接觸紋身的朋友密切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