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記錯的話,藤原浩(Hiroshi Fujiwara)最近一次造訪中國還得追溯到 2009 年的 Nike Sportswear 大中華區媒體峰會(Greater China Media Summit)。限定版 Air Tennis Classic、Air Footscape Motion 「fragment design」是他當時帶給中國潮流文化愛好者的甄禮。六年之後,與 CONVERSE 的前緣再續讓「魔都」上海有幸迎接「街頭文化教父」,滿足了無數虔誠「閃電信徒」的夙願。這一次,藤原浩依舊不是空手駕到: CONVERSE Cons CTS 「fragment design」系列的面世讓姍姍來遲的幸福更加彌足珍貴、滿載驚喜感。就如同八年前第一次看到藤原浩把「fragment」Logo 勾勒在 All Star 鞋型上,這份欣喜依然深刻。 我們與藤原浩的專訪被安排在座落於巨鹿路上的 Juice 店鋪,儘管深處喧囂的靜安區,但卻有著幾分難得的靜謐。不知是否從 POOL aoyama「MELANISM」主題店鋪開設起,藤原浩就開始對黑色穿搭偏愛有加。無論是近期接受 Honeyee.com 十周年專訪,還是在月初現身紐約 Nike 21 Mercer 門店,其個人的 Dress Code 中總少不了黑色標簽。不出意料,遠道而來的「原宿教父」以一身黑色裝扮出現在我們面前,而腳上的海軍藍色 Cons CTS 「fragment design」且有了歲月的痕跡。隨手送上 《HYPEBEAST Magazine》第 11 期雜誌之後,我們與藤原浩的專訪在他悉心翻閱的過程中開始。
深厚歷史積澱下的「禁錮」與「放任」 提到 CONVERSE,「經典」、「永恆」等詞匯往往成為其慣有的前綴形容詞。品牌深厚的歷史積澱有時為聯名設計師增加了無形的壓力,如何在彰顯個人美學理念、創意思維的同時不「喧賓奪主」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對於藤原浩來說,數不勝數的聯名企劃早已讓他身經百戰,哪怕是誕生於 1917 年的百年 All Star,在他的妙筆勾勒下,鞋款都如塵封的寶藏一樣從 CONVERSE 悠遠的歷史檔案中破土而出,在與摩登美學的相交相融之下,再換新顏。凝視著桌子上的 Cons CTS,藤原浩開口說到:「品牌深厚歷史積澱所製造的束縛其實對與聯名設計非常重要。至少從我個人角度而言,聯名設計並不是去要大肆體現你的個人理念,而是以獨到的設計手法從另一角度詮釋歷史鞋款的精髓實質。你的設計不可以遠遠偏離產品的根基內容。」不難看出,CONVERSE Cons CTS「fragment design」保留了鞋款本身最經典的元素,藤原浩只是將 fragment design 的品牌細節巧妙融入,例如中底文字、隱形標簽及後跟 Logo 等設計。「Cons CTS 本身已經是一款經典鞋型,我不希望自己的設計起到畫蛇添足的作用,就好似無聲勝有聲的道理一樣,保留源本有時往往會是一種更為強大的設計語言。」藤原浩補充道。 如果純黑、海軍藍、米白配色與帆布鞋面的相得益彰是對 Cons CTS 歷史根基傳承的話,那麼大膽的金屬色條紋設計無不具有與時俱進的意味,甚至為鞋款增添了幾分孤芳自賞的氣質。回首 fragment design 過往的聯名鞋履,這樣的設計鮮有出自鍾愛純色 Look 的藤原浩之手。面對我們的疑問,藤原浩的回答令人稍感意外。「這個聯名企劃其實在 4 年之前就已經開始。金屬色條紋設計背後並沒有任何特別的靈感來源或故事。我只是單純想在鞋面上嘗試不同的圖案。最後呈現的效果還是非常讓人滿意。」任憑其他設計師把「配色故事」講述得多麼天花亂墜,但就好比一直以來非常獨立的日本市場,藤原浩不希望自己的設計隨波逐流,而是始終如一地在找尋鞋款本身的內在歷史羈絆,在理念上保持一定的獨立性成為 fragment design 產品視覺語言多年來獨樹一幟的決定性因素。
主流化與「點石成金」的困惑 「小眾在當今世界是否還真的存在。當某種打著獨立旗號的風格被販賣給普羅大眾,人人唾手可得時,這樣的獨立是否在悄然發生著質變?」這段話取自於《T Magazine》9 月刊對 Wes Anderson 式著裝解析的文章。當論及街頭服飾文化發展前景,其是否也面臨著同樣的困惑?類似滑板文化及滑板著裝這樣相對小眾的亞文化,是否也在被風靡的時尚潮流一點一點吞噬其獨有性?關於這個問題,也許沒有人比藤原浩更有資格回答。從 80 年代看到 Nellee Hooper 與 Milo Jonson(倫敦 DJ 和音樂製作人)給自己展示的《Bones Brigade》視頻之後,藤原浩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Skate Boy」。在當時由金屬搖滾及硬核搖滾「主宰」的日本滑板文化中,作為 Hip-Hop Head 的藤原浩可謂異類。但就是憑藉忠貞不渝的嘻哈精神,才孕育了之後與 Shawn Stussy 的淵源和 Goodenough 店鋪的誕生。「我不認為滑板文化在向過分主流的方向發展。即使是縱觀整個街頭文化版圖,其中仍舊有很多未被發掘、發展的小眾亞文化,它們甚至比滑板文化都享有著較高的獨有性和獨立性。」藤原浩嚴謹的解釋道。儘管選擇在 Cons CTS 滑板鞋型上大做文章與 CONVERSE 品牌自身的市場發展策略有著不可否認的聯繫,但相信本次聯名企劃無不會勾起藤原浩對 80 年代的一絲懷舊之感。不知他曾在《Sneaker Tokyo Vol.2》一書中大談對其愛意的 Jack Purcell 何時才會受到「fragment」Logo 的眷顧。「這次與 CONVERSE 的合作是一個全新開始,如果可以的話,Jack Parcell 聯名款將會在未來和大家見面」。藤原浩笑著補充道。 那麼被質疑「fragment」Logo 過度曝光,是否令這位原宿潮流文化鼻祖人物產生不小的困擾?或可這樣理解,其是一種「幸福的煩惱」?畢竟藤原浩「點石成金」的神力不可否認,凡他染指的鞋款彷彿從鞋履市場的「冷宮」中走出一般,重換新顏、大放異彩。例如 Nike Tennis Classic、Sock Dart、All Court、Air Presto、LD-1000s 等歷史鞋款,可謂數不勝數。甚至可以這樣講,一個精細入微的「fragment」Logo 等於超高銷售力萬無一失的保障。如此看來,指責「fragment」Logo 的「泛濫」著實對藤原浩有些不公。還記得美劇《Empire》中 Cookie 評價 Lucious 音樂成就的一段話這樣講道:「It took the street mainstream, and made the mainstream feel street。」(譯為它讓街頭成為主流,也為主流賦予了街頭意義)或許,這是對「fragment logo」過度曝光爭議最客觀的解釋。
模糊生活與工作的界線 日本人一向把工作與生活間的界線規畫得分外清楚,但藤原浩算是一個例外。18 歲那年(1981),他從家鄉 Ise 來到東京,當時正值 Yohji Yamamoto、Rei Kawakubo、Issey Miyake 為代表的日本現代主義時裝設計師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日本時尚與流行文化的生根發芽讓藤原浩看到了一個音樂、時尚、藝術與生活方式相交融的無縫世界。生活中對音樂的摯愛讓藤原浩成為了東京第一個帶著自己黑膠唱片去工作的 DJ( 1980 年初,東京所有 DJ 是拿 Club 所提供黑膠唱片工作)。時至今日,藤原浩都不時在音樂現場表演。之後,更多個人生活中的情趣、愛好逐漸轉變成工作的一部分:例如對滑雪的熱愛成就了與 Burton AK457 產品線技術總監 Masanori Takeuchi 的友誼,更誕生出像 ROOT148 這樣的滑雪單板系列;此外,最近引起巨大反響的 CHICKEN KITCHEN Pop-Up 餐廳毫無疑問也是這個不會做飯的美食愛好者將「生活」轉變為「工作」的絕佳例證。「大家有機會一定要在 CHICKEN KITCHEN 這個月底關閉前,去品嘗那裏的炸雞和雞肉拉麵。」進入訪問狀態便嚴肅、嚴謹的藤原浩在提到美食時放鬆地說到。「如果去東京遊玩的話,我強力推薦 Kanetanaka CafeSakurai 茶社。」意猶未盡的藤原浩繼續補充。那麼,藤原浩真的如此享受這種模糊生活與工作間界線的狀態嗎?畢竟,如此頻繁的聯名企劃毫無疑問會產生一定的工作壓力。「我並不把大工作量當作是一種壓力,相反,我很享受。聯名企劃對於我來說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不同個體思想、創意的碰撞,這是一個非常輕鬆的過程。」他說。好奇心繼續作崇,我們繼續追問平常生活中「藤原浩」的一天究竟是怎樣度過?「這要根據我每天要做什麼、去和誰見面而定。但通常我是早晨五六點睡覺,中午起床,我不喜歡早起。」採訪最後,藤原浩又拿起《HYPEBEAST Magazine》第 11 期雜誌翻看起來,享受著如夜深凌晨後般的靜默時刻。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不要錯過最新情報。

訂閱時,您同意我們的 使用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