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ätora-設計以人為本之日常服
「服裝設計已變成研究四肢動作的課題,於不同的工作環境皆能穿著舒適。」

在時裝界,有人追求創新及破格,有人卻為改善日常生活而努力,畢竟設計是一門解決問題的學問,要專注於現今世代的服裝問題,必須研究城市人的生活習慣。筆者年初接觸到 Teätora,認識到設計師上出大輔,此君一直與日本時裝文化逆行,設計破格,令人留下深刻印象。離開 TROVE 後,上出大輔創立 Teätora,發表多功能服飾,每個單品背後都是一個完善設計系統,對應不同工作環境的都市人。HYPEBEAST 早前與上出大輔先生進行訪談,分享品牌背後的設計理念。
到東京工作前,上出大輔一直猶豫以建築師還是時裝設計師為目標,共通點都是為社會解決問題,開設品牌 Teätora,正是為了回到服裝設計最基本的原點。「對我來說,服裝設計是研究四肢動作的課題。」Teätora 的名字來自海邊的防波堤-Tetrapod,亦有「四」的意思,服裝的基本結構及剪裁取決於四肢動作,對應不同用家而微調細節,就是品牌的重點。
「服裝設計需要配合不同的工作環境,手臂應能夠以最舒適的姿態去完成動作。」基於這個切入點,Teätora 背後運行一套完善的設計系統,主要針對三個工種:
1.Creator
長期於電腦前的工作者,立體剪裁的褲管設計,以坐姿舒適為前題;褲袋不能置於後方,令穿著者無論在椅子上又或是乘坐交通工具途中,都不用站起或彎曲肘部於側袋取物。
2.Traveler:
經常出外工作者,經常攜帶如 iPhone、零錢、証件等的小物,必須輕易收納及取出。所以 Teätora 系統內配有多重口袋,如背部的長身 iPad 口袋、袋中袋的安全設計等,妥善保管重要小物,讓穿著者能騰出雙手作業。
3.Nomad Worker
不定工作場所的都市人,經常需要轉換狀態,所以 Teätora 的服飾系列都以易於收納為主,衣物能夠縮小至便攜袋子中。袋款能按需要變形,內籠間隔更能隨意改變。
在這些看似複雜的功能基礎上,上出大輔認為還需要布料的協調,方能把設計完全發揮。「NASA 曾於外太空進行測試,最舒適的體感表面溫度為攝氏 32 度,所以我採用了 NASA 研發的 Outlast® 物料及塗層,以達到這個恆溫效果。」。此外,部份服裝亦加入了 DUAL THERMO 技術,配合拉鍊剪裁的開合,用家可以按情況調節內籠溫度。
與上出大輔先生訪問,就像看魔術表演,剪裁及設計細緻得令人驚訝。「我承認這是一項繁複的任務,所以工作時我必須帶上耳筒隔音,以便專心工作。」這個年代,消費者多以外觀、品牌認受性及明星效應去判定服裝的價格,Teätora 的賣點相對比較內斂,卻在東京選物店如 BEAMS 中大賣,引來了不少熱話。上出大輔先生亦說不期望消費者明白背後理念,所以製作了一系列的短片簡介,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到 Teätora 的官方網站,重新認識服裝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