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美國舊金山藝術家 Kreyola Kid

說到美國的新興藝術家,來自舊金山的 Erlin, 又名 Kreyola Kid

Art 藝文
456 Hypes

說到美國的新興藝術家,來自舊金山的 Erlin, 又名 Kreyola Kid 可謂是引領新派畫風的耀眼群星之一。這位擁有海地血統的美國實驗藝術家非常擅長混合媒體的使用,在他的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到立體的材質和超越了畫布本身的表現張力。以大膽鮮豔的風格出名,他的作品不僅擁有明顯的海地島嶼特色,還有濃重的社會批判素材和實驗反叛氣息。他是舊金山地下藝術的領頭者,也是試圖模糊高階藝術和地下藝術界限的實驗家。除了這些,他還擔當著雕塑家,藝術裝置者和表演藝術家的多重身份。他甚至把自己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延伸到了音樂領域,作為一名說唱歌手發布了不少獨具創意的音樂單曲視頻。無論採用哪種媒介,我們都可以看出藝術家蘊含在作品深處對於種族,階級,社會常規,以及美國大眾文化的反思和質疑。這次我們有幸和他在中國巡展的末尾聊了一聊,探討了他的藝術生涯,對於中國的看法,以及給予未來的展望。


你是怎樣成為瞭如今這個身兼多重身份的實驗藝術家?
我小的時候,身邊有很多富有創造力的人。我們在看完卡通片以後,就會在地上畫這些卡通人物。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一邊吃著大碗的麥圈加牛奶,一邊看著周六早上的卡通節目。那些年紀大一點的孩子都畫得非常好,但是我卻一直都不擅長於畫畫。和他們不同的是,我一直都在不停的畫,直到他們都長大了對畫畫不感興趣了,我還在不停地畫。最終,我的小學老師發現了我的畫畫才能,她給我爸爸打了電話並告訴他我非常有天賦。後來,我參加了很多畫畫比賽並得了獎,順利的進入了美術初中和美術高中。所以說,我從來都沒有停止過畫畫。

你的作品總是充滿了大量的色彩和無限的爭議,你的靈感來自於哪裡?
我的靈感這麼多年一直在變。我五歲的時候,靈感來自於極其匱乏的美術素材。我的家人沒有能力支付昂貴的畫筆和材料,於是我就用我媽媽不要了的指甲油作畫。我會在鄰居們的垃圾桶裡揀出來別人不要的東西,挑出我可以用的並把他們拼湊在一起,這些就成為了我後來製作混合媒介的靈感源泉。我總是可以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靈感,因為我看世界的角度不一樣。我可以把成堆的垃圾變成藝術品。我的爸爸過去是一位園丁,他曾打掃園子並做一些砍樹之類的活。他告訴我,“不要用你的眼睛來看事物,而是用你的靈魂以及你的心靈去感受這個世界,這樣就沒有東西可以阻擋你前進的道路。”

我知道你前不久剛去過中國做展覽,情況如何?
我被廣州一家藝術博物館邀請去參展,作為他們跨文化展出的一部分。他們選了我的作品,並邀請我去做一個演說,整個過程非常激動人心。我從來都沒有想到自己在中國會受到這麼多人關注,他們都給予了我非常多的愛護和支持。我覺得中國人對於藝術的理解非常不一樣。藝術是可以連接各種文化的橋樑,是來自不同種族,不同背景的人們溝通的方式之一。中國的人們除了懂得藝術的美學價值以外,還理解藝術本身的存在感。中國社會在幾千年前就非常推崇文化與藝術的繁榮,他們知道藝術的潛在力量,也明白藝術在社會中有多麼重要的地位。

你在中國除了參展,還去了許多地方,有沒有發生一些有趣的事情?
我覺得好像去到了未來世界一樣。那裡的藝術家有很多跨時代的想法,他們也開始做一些非常酷的藝術作品,比如說很多人都把藝術和高科技術聯繫在一起,試圖實現新的可能。我看到了一些非常美妙的作品。同時,我也在中國遇到了很多來自於非洲的藝術家。作為美國黑人,我有幸結交了許多來自非洲大陸的人們,我覺得中國和非洲的關係也愈來愈友好,很多非洲人都可以在中國生根發芽,促進文化交流。我覺得中國的這些畫廊還有博物館都非常明智,他們現在抓住了這個很好的機遇,試圖成長,變得更加國際化。他們對於世界的藝術格局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比以前更加開放和友好了,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你近幾年的發展勢頭非常良好,對未來有什麼展望?
我覺得可能還會去中國做展覽。未來就是現在。

最後也來說說你最近正在做的項目吧?
我最近忙於一個非常有意思,也非常跨時代的項目。我即將聯手 Dot Dash 3 線上畫廊做一個完全基於互聯網的 3D 藝術展。這個新科技把實體畫廊完整搬到了線上,讓觀眾在家就可以輕鬆參觀藝術展,並模擬進入不同房間,實現完全互動。我覺得藝術的未來會有愈來愈多的互聯網元素,而這個網站,也會逐漸改變藝術銷售市場的格局。前段時間除了去中國作展覽,我還聯手 FELT 在美國做了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演講以及展覽活動。屆時來了不少觀眾,大家的反響也特別強烈,讓我印象深刻。除了不停地畫畫,我還有一個項目叫做 The Kreyola Project, 添加了更多的嘻哈元素,社會評論,以及美國流行文化。大家即將可以看到更多的藝術音樂視頻。



“我總是可以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靈感,因為我看世界的角度不一樣。我可以把成堆的垃圾變成藝術品。”

Kreyola Kid 講述他的靈感來源

閱讀全文
 
立即訂閱我們的電子報,不要錯過最新情報。

訂閱時,您同意我們的 使用條款隱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