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 推出「具社交功能」的 AI 應用程式
但也因使用公開貼文與個人資料訓練模型而引發數據隱私爭議。





為了正面迎戰 OpenAI 的 ChatGPT,Meta 終於推出自家全新應用程式「Meta AI」,搭載最新的 Llama 4 大型語言模型,並內建多項新功能,包括 Discover 動態與全雙工語音技術。這項消息緊接著 Meta 宣布,將在歐盟率先使用成年用戶於旗下平台上公開分享的貼文與留言作為 AI 訓練資料,引發關注。
Discover 動態為 Meta AI 增添了社交元素,讓用戶能窺見朋友及社群如何使用這項工具,包括他們發布的提示、問題,以及生成的內容。Meta 在官方聲明中表示:「Meta AI 設計的核心是瞭解你,因此能提供更有幫助的回應。它更容易溝通,互動更自然,也更具社交性,能顯示你關心的人與事。」這款應用主打個人化回應與自然語調,透過可開關的全雙工語音模式,模擬更貼近真實人際對話的語音體驗。
除了能即時搜尋網路來補充資訊外,Meta AI 也能讀取你在旗下平台上主動分享的個人資料,例如你的公開個人檔案、按讚或互動過的內容等。若你已將 Facebook 與 Instagram 帳號整合至「帳號中心」,Meta AI 將可結合兩者資訊,打造更進階的個人化互動。
隨著 Meta AI 已整合至旗下社群平台、AI 眼鏡與應用程式,Meta 正加速打造一套可跨平台互通的 AI 生態系,讓用戶無縫體驗多種裝置與服務。
自 2022 年 ChatGPT 上線以來,OpenAI 的生成式 AI 技術席捲全球,也引發關於隱私、版權與永續性的討論。雖然 OpenAI 曾因圖像生成工具風格過於類似吉卜力動畫、並訓練資料疑似涉及獨立創作者作品而受質疑,但 Meta 也因使用公開貼文與個人資料訓練模型而引發數據隱私爭議。
不同於 OpenAI,Meta 擁有 Instagram、Facebook、WhatsApp 等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社交平台,能取得大量用戶行為數據,打造更強大的社交型 AI。儘管如此,Meta 強調使用者將可自主決定哪些個人資料可用於 AI 模型訓練,確保用戶掌握控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