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Stone Island 的新系列聊起,回顧街頭服飾的「噴繪工藝」演化史
噴繪服飾對潮流時尚領域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Stone Island 稍早發布了其最新的 2023 春夏系列,系列中的服飾大多採用了 Mussola Gommata 面料,延續了品牌一貫的機能性。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外套、針織衫和 T-Shirt 等品項此次均用上了噴繪技術,從內部手工噴漆進行染色,從而在外部得以呈現出獨特的三維效果。
實際上,Stone Island 在服飾上運用的噴繪技術並不是一種新興時髦的做法,早在一百多年前噴槍正式成為一種可行的繪畫方式後即有人嘗試。而將噴繪工藝放至街頭服飾的語境下,其起源亦可追溯至六七十年前。
從汽車到街頭塗鴉,再從 Hip-hop 音樂到葬禮儀式,作為自我表達的終極形式,噴繪服飾對潮流時尚領域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甚至在某種意義上催生了街頭服飾這一概念的誕生。此番,Hypebeast 將循著時間線,為大家梳理噴漆是如何為街頭服飾上色的。
傳奇汽車藝術家 Kenny Howard(Von Dutch)被認為是最早將噴繪技術應用於 T-Shirt 的先驅之一。作為 Kustom Kulture (改裝文化)的奠基者之一,除卻其標誌性的現代細條紋外,Kenny Howard 所創作的「Flying Eyeball」等漫畫風格也塑造並影響著這一文化的風格與時尚。
1950 年代,當他將噴繪對象從汽車轉變為 T-Shirt,本該隨著汽車風馳電摯的圖案也出現在了 T-Shirt 上,讓車主們雙手離開方向盤後也可以盡情表達其個性。在 Kenny Howard 於 1992 年去世後,他的女兒們將 Von Dutch 這個商標賣給了前毒販 Michael Cassel,才誕生了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服裝品牌 Von Dutch。
Ed Roth 是另一位在 Kustom Kulture 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他深受 Kenny Howard 漫畫形象的影響並從中汲取靈感,創作的一系列怪誕漫畫角色進一步促進了噴繪技術在汽車和服飾兩種不同介質間的轉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植根米老鼠創作的反英雄版本——「Rat Fink」。
和 Kenny Howard 類似,Ed Roth 同樣將噴槍從汽車外殼轉移到 T-Shirt 上,並開始在車展為顧客噴繪,還在《Car Craft》雜誌上銷售他的「Weirdo Shirts」,「Rat Fink」通過人肉廣告牌的形式迅速傳播,曾一度風靡整個加州,在那個年代,你能在汽車、衝浪板和加州每個青少年聚會場所的牆壁上發現這只長著尖牙眼睛充血的嚙齒動物。
在 Ed Roth 開創先河近一年後,「Weirdo Shirts」於 1959 年儼然演變成了一場全面的熱潮,包括曾幫 Grateful Dead、Journey 等樂隊繪製演出海報的藝術家 Stanley Miller 也加入其中,在《Car Craft》上售賣自己噴繪的 T-Shirt。以至於 Ed Roth 的作品在數十年後 READYMADE 為 Billie Eilish 打造的周邊 T-Shirt 上還能找到蹤跡。
直至 1980 年代,噴繪服飾才迎來第二波反文化浪潮,這次的主角是一群來自 Hip-hop 誕生地紐約的黑人塗鴉藝術家。正如提及 Hip-hop 音樂時你始終繞不開 DJ Kool Herc,而略去 Shirt Kings 這個名字就無法完整地講述街頭服飾的起源故事。
Shirt Kings 由塗鴉藝術家 Edwin Sacasa Phade、Clyde A. Harewood 和 Raffael Avery 於 1986 年聯合組建,他們的店鋪坐落在皇後區的 Coliseum Mall。面料成了這群藝術家的新畫布,將來自街頭的文化和藝術通過噴漆注入夾克、牛仔褲、運動衫、T-Shirt 等各種單品上,從流行文化中取樣元素再融合重塑是 Shirt Kings 的慣用伎倆,譬如將塗鴉和卡通人物、名人肖像相結合。
當時由白人主導的服飾品牌,無論是 Gucci、LV 這種奢侈品牌還是 Ralph Lauren、Tommy Hilfiger 這種相對親民的品牌都尚未意識到 Hip-hop 音樂將會在之後的幾十年裡給主流文化帶來怎樣的衝擊,更別提專門為黑人群體設計衣服了,而 Shirt Kings 的出現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白。
從 80 年代中期到 90 年代初期,諸如說唱歌手等來自街頭的大人物急切地購置珠寶和衣服來彰顯他們的功成名就,腳下那雙一塵不染的純白 Air Force 1 也是一樣的功用,但想要買一件時尚像樣點的衣服就在當時並沒有太多選擇,必須光顧 Dapper Dan 或者 Shirt Kings。Dapper Dan 更注重設計師和 Logo,而 Shirt Kings 更多關乎街頭藝術及私人訂制。
通過時尚來反映 Hip-Hop 文化讓 Shirt Kings 迅速吸引到了一大批粉絲,其中就包括 Big Daddy Kane 、LL Cool J、Run-DMC 的 Jam Master Jay 等。Run-DMC 甚至在單曲《Queens Day》裡唱到,「在大街上,N*gga 們打劫了所有的珠寶店,然後去 Shirt Kings 買一件超酷的噴繪上衣。」
品牌在熱單歌詞、專輯封面及 MV 等音像媒介中持續擴大影響力,即便已經過去將近四十年,Shirt Kings 依舊深受眾多 Hip-hop 巨星的追捧,如今的顧客列表中包含 Jay-Z、Dipset 和 A$AP Rocky 這些炙手可熱的名字。就連 Supreme 都在其 2014 年春夏系列中邀請 Edwin Sacasa Phade 為其服飾設計一系列圖案。
在 Hip-hop 文化外,噴繪 T-Shirt 也被部分非裔美國人社區當作是紀念逝者的服飾,最早出現在 90 年代。這一形式被稱為「R.I.P. Shirt」,通過噴槍處理或絲網印刷將逝者的肖像安放在服飾上,通常還會配有出生和死亡日期,以及「逝去但未被遺忘」之類的標語。
要追溯這種習俗的根源或許有點困難,有的說法是它誕生在美國南部新奧爾良的爵士葬禮遊行期間,也有人倒帶到更加久遠的西非和加勒比地區,那裡的哀悼者經常會佩戴頭巾或手帕,上面印有死者的肖像。
如今「R.I.P. Shirt」已經成為許多美國城市的傳統喪禮儀式之一,這些提供肖像噴繪服務的服裝供應商並在兇殺率高的地區蓬勃發展。「這是一門美麗的藝術,但也很病態,通常我的 T-Shirt 是為年輕的槍支暴力受害者設計的,我喜歡噴槍,我喜歡塗鴉,但我更願意接畢業典禮或婚禮之類的單,甚至是給某個人的狗製作 T-Shirt」,噴繪藝術家 Christian Ray 告訴紐約時報。
再聊回 Hip-hop 文化,Drake 曾穿著噴有 Selena Quintanilla 肖像的噴繪 T-Shirt 以表達他的敬意,Kim Kardashian 也曾委托藝術家 Alan Pastrana 為 Kanye 打造正反面分別噴有 Donda West 和 Robert Kardashian 的 T-Shirt。另外,在古著店裡常出現的 2Pac、Biggie 或是還在世的 Hip-hop 音樂人的 Vintage 噴繪肖像 T-Shirt 也可廣義地歸入「R.I.P. Shirt」範疇。
把視線從街頭服飾上移開,你會發現時尚界也不乏運用噴繪或塗鴉創作的例子,還記得 Alexander McQueen 1999 年春夏秀場上那件被機器人手臂噴漆的純白連衣裙嗎?Coperni 在去年秀場上也用類似的形式為我們展現出噴繪服飾的可能性——用即時噴塗織物 Fabrican 為 Bella Hadid 打造了一條「噴漆洋裝」。
抑或是 Gucci 與街頭藝術家 GucciGhost 聯手打造的 2016 秋冬系列中的塗鴉手袋,還有 Awake NY 與 No Company 合作的「I Love Bronx」慈善 T-Shirt,噴繪的影響力早已從原生的街頭蔓延至高級的秀場。
隨著個人主義的日漸增長,每個人都渴望具備排他性的自我表達,服裝是這一需求最不言而喻的外徵性工具,借助不同品牌不同單品的在身上多種多樣的排列組合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式,但也僅僅停留在「有效」的程度。量產的服飾始終有其既定的話語體系,就算著用再具文化屬性的品牌也只是在用設計師的語言拼湊出你的話語。
而噴繪提供了一種讓每個消費者都能成為設計師最簡單快速的可行方案,噴漆是一個人願望與想象力的延伸,無論是戴著大金鏈的米老鼠還是逝去家人的肖像,你胸前的圖像無時無刻都在為你傳達你的想法,而不是被所謂的程式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