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永遠記得,態度才是最重要的。」專訪電子聲音創作者 MEUKO! MEUKO!
「放歌並不是要討好所有人。」

MEUKO! MEUKO! 是位來自台灣的電子聲音創作者,其作品結合實驗電子,善於使用合成器、取樣機等硬體器材搭配 Audiovisual 於現場即興。自 2017 年始,他便以此 LIVE set 形式廣泛遊走國際場域,足跡遍及柏林跨媒體藝術節 Transmediale、波蘭 Unsound Festival、荷蘭 Sonic Acts 以及巴賽隆納 Primavera Sound 等無數音樂盛典。
一些人會說 MEUKO! MEUKO! 的音樂屬於「意識流風格」,帶有未知的情感和力量。2018 年,他的專輯《Ghost Island》將屬於台灣青年的情感與悲憤結合科幻元素帶往世界;2023 年則參與台北 FIANL 首張合輯,以一曲《Rebels of the Neon God》向這個影響他至深的場域致敬。他說,「放歌並不是要討好所有人」;且對他而言,「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以下為 Hypebeast Taiwan 與 MEUKO! MEUKO! 的完整專訪內容。
Hi 請簡單介紹你自己:
我是 Meuko,電子聲音創作者,現場表演者,履歷表持續更新中。
日前 FINAL 老闆許傑在接受我們訪問時說道:「在情感上,Meuko 作品帶給我的感受,是最能代表我對於台北的想像。它是有情緒的,也呼應了我這些年在做的事情。」對此,你有何回應?
2016年底,以前從來不跑趴的我才剛踏入夜店圈,也是我第一次在 Koner 放 DJ+LIVE set。當時我很菜很緊張,完全沒注意到時間,許傑放我後面他還上台來趕我。直到我放完最後一首(就是後來的《Ghost Island》)後,他就問我這首是誰的?我回說那是我自己的歌,從那天起我們就開始相熟。之後,Koner 的 Josh 也偶爾也會找我去放 DJ,但我其實從來沒真正學過 CDJ,記得 Sonia Calico 還說我這個是「意識流風格」,我滿喜歡這個形容詞。很清楚記得有次我放小廳舞池,裏面幾乎沒有人,我不小心亂調到超高速 BPM,只有許傑一個人突然亂入在我面前尖叫狂跳,我緊張大叫說我調錯了!他說「沒關係!就是這樣!」後來他跟我解釋:「主要是在於你放歌的內容,技巧則是其次。」我其實還是會想多學一些技巧,不過他這麼說我很開心,一直記得這句話,即使那天只有他一個人在我面前發瘋,但從那天起我理解到了即使只有一個人開心,我也很滿足了,放歌並不是要討好所有人(商業場合可能不適用就是了)。
即使只有一個人開心,我也很滿足了,放歌並不是要討好所有人。
爾後 2017 年 8 月,第一場正式用 Meuko Meuko 名稱的 LIVE Set 演出在台北 The Wall,同時也是第一次與 NAXS Corp. 的影像合作。也是差不多在這個時候知道許傑在 Koner 有辦個名為「Rebels of the Neon God」的活動。這場演出完之後,多年樂團圈朋友 Jon Du 跟許傑用驚訝的表情看著我,到現在對他們當時的反應都還歷歷在目,當下我還有點癡呆還沒反應過來發生麼事,而他們給我的 Feedback 我永遠都記得。尤其他們跟我說「那個態度才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從小就很喜歡聽重節拍的音樂,但一直在很壓抑的生活中成長,也沒出國去哪裡見過世面,直到開始在 Koner 放歌,好像才終於找到宣洩的出口以及遇到可以理解的人。所以我會在 FINAL 合輯中取這首歌名,是希望跟許傑與 FINAL 致敬。雖然有時候他們講話有點 mean,但我瞭解這可能是他們表達另一種愛意的方式,亦是推向我更前進的原因之一。他們依然是極少數在我創作這條路上真正啟發我並鼓勵我的人。
所以「Rebels of the Neon God」是個怎樣的活動?
有幾次在 Koner 對許傑請的藝人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 Elysia Crampton 的 LIVE 實在太好看了!當她彈著 Flying V 電吉他就像巨星一樣散發光芒,結合八零迷幻搖滾和前衛電子,頓時以為自己誤闖叢林時空。Rabit 的 DJ Set 也影響我很深,記得當時他的前一組是高能量的藝人,而輪到 Rabit 的時候,他放很沉的噪音和有些 Emo 搖滾、很破壞性的狂暴反社會電子音樂,甚至最後一首竟然放了Hole – Doll Parts (Courtney Love) 這首歌,簡直讓我心碎滿地。這兩場對我來說是超沈浸式的聽覺享受,也給我很我很多啟發,Rabit 那場記得只有我跟幾個人在第一排聽完全部,完全感受得到他們對待演出的態度。
記得還有一次我幫 Kamixlo 開場做 LIVE set,當時大家都走了去小廳,演完只有 Kamixlo 跟我說我很棒,隔年我去倫敦演出時,Kamixlo 還找了一群朋友特地來看我,真的非常感動。
許傑那時候請的藝人都很前衛,根本不在乎能不能跳舞這件事,我覺得他是一個在乎品味 Sense 大於票房的人,我有感受到那時候他只請他真正喜歡的藝人,這樣堅持的態度很令人敬佩。依然也很感謝許傑和 Tzusing、Jon、Sonia、Ao Wu、滑滑等等以及許多朋友多年來的深耕,成就了今日的 FINAL,也感謝許傑一直在提攜手足,與海外的藝人做交流。
有哪些深深影響你和你的創作至深的人、事、物?
我的家境並不富裕,爸爸以前年輕時自學薩克斯風跟打鼓,跟隨著當地的「那卡西樂團」到處在村裡賺點小錢。成家之後,他為了家人開始努力掙錢放棄自己興趣,而我是家中的夭女,從小被家人期望未來是個有成就的人,他們根深蒂固的思想認為靠音樂賺不了錢。小時候放學後常自己去逛唱片行,意外地開始深深著迷於電子音樂和金屬搖滾等,在高中時期想玩樂團,出門練團也被唸一頓甚至被禁足,我曉得這一切他們都是愛之深責之切,但以前總是感到壓抑且憤怒。不過如今我反而非常感謝這一切累積的憤怒、和經歷多年的叛逆及堅持、沈澱,其中帶給我現在的創作很大的力量。
現在的我非常珍惜我的成長過程,尤其以前我很享受在半夜偷上網 Digging音樂廠牌、下載音樂,包括以前買國外的音樂雜誌,用電子詞典自學英文,好好的聽完每一張CD,甚至很期待最後有沒有隱藏歌曲出現,這每一件小事,對我來說都很踏實。
今年這趟歐洲巡演中(2023),其中一人説:「從你的演出中,我感受到很深層連結,不是憤怒也不是悲傷,而是一種未知的情感和力量。」
我聽了很感動,那可能是在我淺意識中一份未知的情感。對家人未知的愛,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感受。也許原生家庭以及成長環境,一直沒有受到太多鼓勵,以至於先前會很在意觀眾給的回應,而現在的我則非常感謝這股憤怒的力量,成就了今天勇於冒險與挑戰的精神。我也開始慢慢理解,只要你專注地投入在自己的演出上,至少這個投入的力量傳達給觀眾了,他們也會很享受。
我也開始慢慢理解,只要你專注地投入在自己的演出上,至少這個投入的力量傳達給觀眾了,他們也會很享受。
此外,也感謝 Howie Lee、Veeeky、鄭各均(小各老師)、蛋老師,以及所有給予過我指導的人。主動出國看看音樂祭真的幫助很多,重點在於你和大家一起感受現場的魅力和震撼力,就像廟會一樣,一大群人的意念集中在同個頻率上,是很感動的。
對你而言,一首歌最難傳遞的是什麼部分?
在此我想特別提及一個我身邊的一位朋友「Doggo Taxi」,大家對他的 Instagram 帳號可能並不陌生,都是一些獵奇異次元可愛動物圖。就我對他本人的認識,他是一位真正的音樂天才,而且他做的音樂帶有深層的情感;他很低調,從未真正發行過作品,以前偶爾做劇場配樂,每當聽他的音樂時,總是能夠勾勒出人生跑馬燈在腦海中。記得他曾和我說「一首完整的歌『情緒』是最難傳遞的元素」。那時候的我聽不懂他這句話真正的涵義。當時我剛開始去歐洲巡演,我的野心很大,各種銳利的氣場在我身上鋒芒畢露,在每次演出前我總是改來改去,總是堅持要做新的東西,堅持一定要追求完美。直到2020後,世界的氣勢真的很低迷,我也受到挫折並沉寂了好一陣子,直到去年跟今年,我才開始真正地享受在舞台上專注的演出,並適時的傳達「情緒」給觀眾。
Doggo Taxi 也曾經說過一段話,即使他做了一張專輯,只做給一個人聽,至少只有一個人喜歡,他也滿足了。就像前面所述,我現在想法比較豁達,有時候演出時跟觀眾頻率沒有對到,也不是你個人的錯,即使只有一個人為你歡呼尖叫,也應該感激那些支持你的人並告訴自己自己:你已經努力了,下次也要更好,辛苦了。
在今年,我也有些新的感觸,美好的時間與記憶並不會改變,改變的是影響你的這個環境與世界,而這完全取決你想不想改變;好與壞,取決在於你自己。
你先前曾自省「到底什麼才是更好」?如今有答案了嗎?
「 到底什麼才是更好?」雖然我很清楚再也回不去以前的我,這是很正常的,不變的是時間,變化的是影響你的這個世界。可能會描述自己像是穿過縫隙的一陣風,隨處流動。「流動」,可能就是目前的答案吧。
作為一名音樂製作人,或者說現場表演者,你認為最需要關注的是什麼事情?
曾經在 LIVE HOUSE 實習當舞台工作人員半年都沒有薪水,還有在小酒吧打工當過 PA,帶我的前輩只跟我說基本的操作,有時候甚至被放生只有我一個人上班,硬著頭皮自學所有的接線和調音,撐完整晚好幾個樂團的演出,有時被翻白眼有時被稱讚,雖然辛苦但學到的經驗特別珍貴。所以我現在每場演出完,一定跟所有工作人員說謝謝。
大概 2016 年時,我跟朋友買了三千元的二手取樣機,開始對取樣機特別感興趣,每日每夜腦海中浮現很多想法。由於很窮買不了新電腦,於是買了便宜的 iPad,下載一些音樂軟體開始練習。有時會去逛夜市時買一些玩具把它們改造輸出聲音,或在二手市場買了超便宜的舊卡帶取樣裡面的聲音,都是用很省錢的方式。我很享受在那創作的過程,結果完成了張從未發表過的專輯跟 EP, 包括《Ghost Island》也是那個時期做出來的,那時候是創作力最純粹的時期。
在現場演出方面,首先要注意一些小細節例如各國的電壓,以保護好自己的器材為主要優先。試音我會每個聲音各別試,並告訴工作人員我的器材主要的聲音來自哪裡,尤其要跟 PA 溝通好,演出最大聲的範圍,或是最刺耳的聲音的音量範圍,不要一昧的自己調大聲,對自己的器材不好,對觀眾的感受也不好。
跟內外場的 Sound Engineerer 溝通好是最重要的事情。我每次試音完,都一定會自備貼紙標記音量。因為現在大家都習慣用 CDJ,所以可能不需要在乎這些細節。此外,演出時當然盡興玩樂與享受就好,觀眾也能感受到你的感受。
你是如何讓各個領域的人都能夠深陷你的音樂之中?
回顧創作也許都還是由自身的環境為出發吧?喜怒哀樂,這些狀態每個人都體驗過,我個人可能比較喜歡諷刺性的事物,既現實又如此真實的感受和故事,在創作中,我還蠻享受在一種深陷痛苦的狀態,永遠不能讓自己安於現狀,而這種痛苦促使著與矛盾與衝突的對峙,結構的消融與摧毀、破壞,又再一一的黏合起來,這樣想起來就已經有畫面了。
若有人也想嘗試音樂製作,你會當面給他什麼建議?
我也問過一個前輩相同的問題,他回我說就看你今天是想當一名 DJ? 還是現場表演者(LIVE Performer)?DJ 放的歌幾乎都是 Mixing / Mastering 之後的音樂,也參雜其他人的曲目混音不間斷的放歌,主要目的就是要讓人跳舞的感染力。而我到現在還是堅持喜歡做 LIVE,主要是我喜歡各個硬體合成器、取樣機的聲音呈現出的不同層次和效果,現場演出雖然有時候也有難以控制的時候,但反而會出現令你驚喜的聲音,在現場演出中更有即興與力道,我更喜歡 LIVE 現場演出,呈現最原創的表演。
多嘗試去學習真實的樂器,試著去理解音樂的情緒變化以及創作人的背景故事,並試著找到自己的方法與特色。因為現在網路找歌很方便,不要用其他人的的歌放進你的 Set 裡面,那個叫 Mix,若不是你的原創演出,請尊重原著創作者,請好好 Credit 他們的名字。
最後,還是要保持基本的禮貌和尊重是最重要的。
你的創作和演出經常伴隨著獨特的視覺,對你而言,視覺和音樂之間的關係是?你喜歡什麼樣的視覺傳達方式?
這個說起來很奇妙,我們視覺和音樂的合作是很「有機」的,我會先提出一個故事和概念,有時候和視覺團隊會依據音樂自行發揮,有時候就是一起玩、一起試。
我跟 NAXS 成員 NONEYE 長期合作,他其實很早以前就開始創作音樂,而且是到現在聽都還覺得很前衛的解構音樂,他的音樂可能是對我來說啟發最多的人,尤其他也是一直以來最支持我的人,偶爾給我一些建議,對我的創作幫助很大。
我們從 2017 年開始就陸續合作,一開始只是好玩試試 3D 掃描,結果用手機照片越拍越多。那時候我們只用 iPhone 6,還沒有自動建模的功能,所以我們都是用一張一張照片,很有機的方式,掃描了與我們很親近的事物例如家附近的街道廟宇,慢慢在遊戲引擎中建造一個個場景。2018 年第一次去歐洲,當時還幾乎沒有人在用遊戲引擎做 Audio-Visual Live 演出,後來持續升級作品,在 2019 年參加 Sonar Festival (+D) HK,有大螢幕時才能夠好好呈現。
許多 Audio Visual 作品會強調聲音與視覺的同步對應,但我的音樂和 NAXS 的視覺,都更強調故事性和沉浸感。希望創造像爬一座山,逛一座廟一樣的旅程的感覺。音樂和視覺,如果大家都在同一個頻率上,喜歡類似的東西,做出來的東西自然就會合。現場演出也是。
就你所知今年 11 月即將登台的 eel Festival 有何特別之處?屆時你將帶來什麼樣的演出?
這次是由 FINAL & PUREG 聯合主辦, 以前許傑辦的活動「Rebels of the Neon God」 每場也都會請王昱做現場裝置,還有一場很特別,藝人像是破繭而出的從紙籠中出場、每一場都有各個獨特的風格,很熱血的時期。
我和 PUREG 團隊成員認識還不久,不過我非常欣賞 XIN,他非常謙虛,而且非常有耐心的與各個藝人溝通和照顧,在我們溝通的過程中,我曾經有給他一些(省錢)的建議,不過他還是很堅持要為藝人做最到最好的呈現,真的很難得有這樣非常令人敬佩的組織。eel Festival 這次請的藝人實在很誇張,感覺是這十年來所有特別經典、最有影響力的國際藝人集中在這一天,在國外音樂祭也不太可能有這樣的 LINEUP,我也聽很多其他國家的朋友說要特地飛來台北玩,即使你還不認識這些藝人,也可以當作對創作見習的好機會。
至於我的部分則會邀請到台中體育大學舞蹈系的學生一同合作。先前他們用了我的歌參加比賽,即使只有短短的幾分鐘,當下哭得不能自己,從來沒想過我的歌可以用這樣的舞蹈呈現。
最後,回顧 2023,可否用一句話總結:
成為自我的戰士,所有痛苦者的戰士。
eel Festival 將於 11 月 11 日正式登場,感興趣者不妨前往購票。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