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就是為世界創造被動式陪伴,美麗又划算」Hypebeast 專訪吳獻 Osean 分享近況和最新創作
創作歌手吳獻今年有了大幅度的成長,近日也與 SOWUT 推出 Remix 合作而備受矚目。
「創作就是為世界創造被動式陪伴,美麗又划算」Hypebeast 專訪吳獻 Osean 分享近況和最新創作
創作歌手吳獻今年有了大幅度的成長,近日也與 SOWUT 推出 Remix 合作而備受矚目。
10 月 22 日,吳獻上傳他與 SOWUT 的合作單曲《小林綠》Remix 版本。
歌曲上傳大約十分鐘後:「不如來個專訪吧?」
關於這次合作,可說是令人又驚又喜。驚的是兩人的聲音竟是如此契合、毫不拖沓;喜的則是在相隔 EP《Sundial II》發行屆滿一年後,終於又有機會和吳獻來場小小對談,特別樂見他在創作路上的持續成長,用「築夢踏實」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Sundial 這個 Project 在我心裡畫下句點了。這一整年這張作品帶我到了很多地方,各種演出、音樂祭、還完成了第一場 Sold Out 專場。」提及過去一年,吳獻認為自己的的確確見識到了與以往不一樣的風景。除了對成長的喜悅外,也通過籌備專場發現到「原來自己還可以做那麼多事」,且不單取得創作與製作上的成就與覺知,甚至還學會如何運用每天的冥想審視自我,進而在作品、自己和聽眾間找到共鳴。現在的吳獻,顯然更為全面。
當然,能聽到新歌還是最開心的。在本次訪談中,吳獻將透露接下來的計畫,包含與 SOWUT 的其他合作以及樂迷們最關心的個人首張錄音室專輯。
我在還沒開始做音樂時,我就對嘻哈很入迷,也很關注台灣的饒舌音樂,SOWUT 一直是我那時很喜歡的饒舌歌手,我一直都能感受到他每一首歌傳遞的美感,我其實很少有這樣的感覺,但這感覺出現時總是明顯。
這次推出《小林綠》Remix 版本的契機?
吳獻:其實最初完成小林綠時,第二段是空著的,那時的想像是有一段饒舌在這。但因為時間與各種原因,最後是自己寫完了。這小願望一直放自心中,在跟 SOWUT 第一次做歌時,我隨口問了他想不想 Remix《小林綠》,於是這合作就成形了。我們也在這之後來越來越熟,他也擔任了我專場「溫室裡的…」的嘉賓。
SOWUT 的做法和你原先預想的一樣嗎?
吳獻:我在 demo 版有一堆自己饒舌的 mumble,但最後還是回到自己比較拿手的旋律。如果時間重來,我可能真的會在小林綠裡饒舌,現在對我來說饒舌、旋律對都只是一種詮釋情緒的載體,沒有什麼差別。至於 SOWUT 給我他的版本時,真的完全沒有想到會長這樣,鬼爆!!
所以在編曲上有何更動?
吳獻:我得說,SOWUT 完全是一個製作腦饒舌歌手,大家比較有印象的可能是他比較炸的歌,但其實他在比較柔的歌裡也有超級多細節。在這首歌裡我把我的 verse 挖空,讓他有很多空間能發揮。我那時候滿期待他寫完的,因為這首歌我自己也不太知道算是什麼曲風,也完全沒法想像成品是怎麼樣。但收到他寄給我第一版 verse 時,我真的很驚喜,太對了,旋律、Vibe 一切恰到好處。尤其是合音部分,他的音感真的很好,能感覺他有試著配合我的風格。
很好奇何謂「製作腦」?
吳獻:製作腦對我來說,可以簡化成在一首歌中能夠「保持覺知」、「保持交流」、「顧大局」的表現。例如我在寫這一小部分時,就能看到這部分對整首歌的影響。能感受到整首歌都正在因為每個小細節而能量有所變動。
在一首歌中,將自己的風格發揮得淋漓盡致、同時又能保持整首歌的和諧。我覺得 Remix 歌曲尤其需要小心,因為大家已經將原曲聽得很熟悉了,更需要去注意怎麼平衡。
創作者有時一不注意就會想要在一首歌裡面把自己全部秀出來,而沒有注意到音樂就是「交流」,不管是每個樂器之間的交流、何時該收該放,還是自己與聽眾間的交流。在音樂中沒有保持覺知,只想著自己就是一種失衡。跟溝通一樣,聆聽跟換位思考很重要。我覺得製作腦可能人人都會有,應該說是在意的面向不同。只能說我跟 SOWUT 的 Sense 很接近,合作起來特別適合!不用說太多就知道在這首歌裡適合什麼。
事過境遷,現在的心情也肯定與當初創作《小林綠》時有所不同吧?
吳獻:我們開始製作 Remix 版本時,剛好在我準備專場的期間,那是我今年最忙的一陣子。除了準備表演本身,我同時還擔任專場的 Band Leader、創意統籌、造型等。另外,也製作了一首自己的新歌,當然還有跟 SOWUT 的兩首合作 ——《小林綠》和《溫柔鄉》,其中《溫柔鄉》只有在專場才聽得到(笑)。
在這段期間,時間的控管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需要超級規律的生活,並且同時保持平靜。為了得到平靜,不管事情再多,我每天都進行半小到一小的冥想,可能因為冥想的關係(身體當下處於完全休息狀態),我每天 7、8 點就會自然醒。有趣的是,SOWUT 在那時也剛好開始練習冥想,也常常在這時間醒,所以我們大多在這時間討論製作工作。
身為一名創作者,首次售票專場感覺如何?
吳獻:其實當台下有這麼多人是為了我的音樂而買票、到場。一群人甚至能一字不差地合唱自己的創作,這件事就已超越感動。我很愛我的創作,也相信這些創作能夠陪伴人。這些人因為我的音樂,生活可能受到一點點影響,哪怕只有一點點,都是超級值得做下去的動力。我覺得這就是創作的真諦,創作就是為世界創造被動式陪伴,美麗又划算。
我很感謝每一次的演出,感謝在各個環節幫助我的人,能跟自己的樂手兄弟們一起演出,跟 The Crane、SOWUT 一起站在台上,真的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想必也有不少成長吧?
吳獻:準備專場這段時間對我來說是一個超級大成長,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為了了解自己的表演風格,我開始重視了自己的整個人生,從生命風格、原生家庭、感情。為的是到想要在台上、和自己的創作裡,更真實地表現出自己,更深入的剖析能讓聽眾更有共鳴、這是創作的真諦。因為冥想對我來說真的太有用了,所以我到現在這個習慣仍然持續著。
可否進一步說明何謂「吳獻的表演風格」?
吳獻:除了音樂,文本的思考過程也讓我受到很多啟發。我們跟導演覺得不要用繁盛的花來詮釋「溫室」,反其道而行的是用了很多「象徵」的方式呈現溫室的種種元素。例如在開場時用燈光、透明的布簾、剪影來詮釋溫室的陽光,同時呼應Sundial; 在入場時放的不是音樂,而是鳥叫蟲鳴,為的是想要讓大家在一進場,就覺得已進入「溫室」。最後有花的部分只有在舞台中間的麥克風架,我真的好喜歡,這是一位叫做阿中的花藝師幫我做的,我任性的希望能夠把它帶回家,在每一場表演都使用。
這種「象徵」的構想的方式不論從音樂的聽覺、MV、演出等等,都讓我有更新的維度去創作。也期許自己能成為更全方位的創作者,不僅是只有音樂作品,在各面向的創作領域都能越來越精進。
那又有什麼是下次專場想嘗試的?
吳獻:這也是另一個層面的感動。我本來就蠻習慣同時處理很多事,但在籌備這場專場的時候,感覺我又突破了一個極限,才知道原來自己還可以做「那麼多」事。
擔任專場的 Band Leader,像是交響樂團中的指揮,這真的讓我對音樂的了解更深入、也更尊敬音樂。我一直想要在這次的演出中,建構一個屬於自己的音樂氛圍,讓這次的聲響跟我想像的「溫室」相呼應。花了好大的功夫,聽錄音檔、整理筆記給樂手、跟音控溝通、處理每一首歌的音軌做成 Program 等等。美麗的事情背後總有些繁雜不太虛華的事。但這樣的音樂氛圍我真的很滿意,我已經把很多元素帶回專輯裡了。下一次專場我一定會把這些氛圍留著,因為這樣的氛圍就像是我音樂世界的本體,希望能再結合更多新的元素,挑戰除了視覺、聽覺以外,能融入「氣味」,那整體一定能更加完整。
美麗的事情背後總有些繁雜不太虛華的事。但這樣的音樂氛圍我真的很滿意,我已經把很多元素帶回專輯裡了。
不知不覺,發行《Sundial ll》也屆滿一年了,下一步?
吳獻:Sundial 這個 Project 在我心裡畫下句點了。這一整年這張作品帶我到了很多地方,各種演出、音樂祭、還完成了第一場 Sold Out 專場。看著 Spotify 流量的成長,也深深知道我在影響越來越多人。不只是這些外在的「到達」,我覺得改變最多的是內在,慢慢走到一個以前從沒到過的寬廣平原,這裡不高,但視野很好,我覺得好平靜。
最近做了很多新歌,跟 SOWUT 還有一首全新的 Feature。第一張正式專輯正在籌備當中,現在的 Demo 們融合了各種曲風,從我最熟悉的 Indie R&B、到電子音樂、House、嘗試更多饒唱。這張也將與更多厲害的製作人像是落日飛車的國國、Everydaze 合作一起寫歌。這張一樣以畫面為優先、把近期大量練團的收穫帶回這張新專輯內,與更多樂手合作,更有音樂性、Grooving。在音色中一樣會呈現屬於自己的品味、美感,建造屬於自己的氛圍。經過這一年,我更感謝創作的每個過程。在文本、歌詞部分我會更深入自己內心,讓大家看到更多面向的自己。
最後,可否透露首張專輯的進度?
吳獻:目前已經累積了幾首新作品,其中也有跟其他優秀音樂人的共同創作,至於是誰就先賣個關子,整張專輯的概念都還在一邊創作一邊構思!會再更深地自我挖掘一下,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