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概念店、新舊元素結合,推介香港 10 間咖啡店|HYPEBEAST City Guide
將人工智能、美式復古、街頭文化、環保時裝等不同主題,融入於咖啡店之中。

香港近年出現了大量獨立咖啡店,中環、上環一直是小店的熱門選址,如今連深水埗都成為了各類小店的集中地,當中包括了形形色色的獨立咖啡店,大家在假日多了讓自己放下腳步的喘息空間。今次 City Guide 便帶來「主題概念店」和「新舊元素結合」這兩個主題,一次過介紹十間香港本地獨立咖啡店。
主題概念店:
Preface Coffee
從天后擴張至中環,Preface Coffee 讓更多人了解到科技與咖啡結合的有趣之處。Preface Coding 本身是教授編程的科技教育公司,近年延伸出咖啡概念店 Preface Coffee,看似風牛馬不相及,卻被創辦人 Tommie 糅合得「大條道理」。例如曾經推出應用了 Big-Data 與 AI 的智能系統,根據當日天氣溫度、客人落單的時間以及透過當下網上新聞出現的字眼所計算出的快樂指數,去調配適合客人當下心情的咖啡口味。Preface Coffee 同時提供免費書籍和科技 workshop,並會根據不同主題去定期更新內容,讓大家得到咖啡以外更多的實用性體驗。
地址:中環威靈頓街 33 號 The Loop 地舖
Artisan Cafe
黑膠唱片、古着服飾、Fire-King、復古字體、木製招牌,Artisan Cafe 的每一部分都散發着強烈的美式主題風格。早於 1942 年在美國誕生的馬克杯 Fire-King,成為了咖啡店內的主要裝飾元素之一,店主甚至用作盛載咖啡來供客人使用。Fire-King 以外,佔了店內差不多三分一空間的古着區也是 Artisan Cafe 的賣點,軍服、band tee、丹寧等等滿布整個古着區。與 band tee 呼應着的是店內的懷舊音樂元素,擺放了大量 7、80 年代的音樂海報和黑膠唱片,仿佛是一個小型音樂博物館。
地址:中環雲咸街 30 至 32 號雲咸大廈地下 3 號
HOW To Live Well
HOW 生活概念店成立於 2016 年,不但引入多個日本優質品牌,包括傢具、衣服、工藝品等,更設立 Cafe 讓客人可以在一個煩囂地區中慢活下來。今年 HOW 更由觀塘工廈移至尖沙咀,並引用其品牌理念「HOW To Live Well」變成店舖名稱,繼續以生活作為出發點。新店延續了觀塘原店的設計風格,店內裝潢採用簡約木系設計作為主調,部分空間亦會用作販售各種生活用品,並不定期舉辦活動,成為繁忙的市區中一個讓人喘息的空間。
地址:尖沙咀河內道 18 號 K11 購物藝術館 2 樓 201-01 號舖
Colour Brown x PHVLO HATCH
由咖啡品牌 Colour Brown 與時裝品牌 PHVLO HATCH 共同創立的一個跨主題空間,樓高三層,第一層是咖啡店,然後是舉行展覽及工作坊的場地,第三層就是 PHVLO HATCH 的時裝空間。雙方主理人在各自的範疇都有所成就,Colour Brown 創辦人 Edwin 多年來舉辦或參與亞洲區多場咖啡比賽,又利用二樓空間舉行咖啡或其他藝術主題展覽及工作坊。而由 Johanna Ho 創立的 PHVLO HATCH,最初以英國和日本為起點,曾與 adidas、GORE-TEX 等國際單位合作。回到香港後品牌發展成為一個推廣環保時裝的平台,經常舉辦時裝工作坊和展覽。Colour Brown 與 PHVLO HATCH 這聯乘空間,將時裝、藝術與咖啡連繫起來。
地址:深水埗黃竹街 13 號地下
Artistry Brewing Company
位於北角的 Artistry Brewing Company 仿如城市中的綠化地帶,店舖從內到外都佈置了各式各樣的盤栽植物,與大量木製桌椅配搭之下,讓客人仿佛置身於森林之中。Artistry Brewing Company 創辦人 XiXi 基於對咖啡的熱愛而開設這間咖啡店,所以她不時在店內親手為客人沖煮咖啡,而且會根據不同飲品而換上各款設計雅緻的容器,別具心思。Artistry Brewing Company 在石屎森林中所營造出的綠化主題咖啡空間,更成功吸引了英國著名生活雜誌《Monocle》報道。
地址:北角錦屏街 43A 號東發大廈地舖
新舊元素結合:
SO.HIGH Coffee Bar
假如說到西營盤高街,必然會先想到英式建築和西式酒吧。步入該區,受到舊英殖時期影響,幾乎每棟建築物都具百年歷史,即使咖啡店也洋溢著外國風情,是不少旅客熱愛的景點之一。在西方古典風格俯拾即是的環境下,隨之形成視覺衝擊的,就是這家在粗獷水泥牆之間,以昔日港式裝修風格為主的咖啡店 SO.HIGH Coffee Bar 。店內設計簡潔,天花板雖設冷氣機,但亦有懸掛復古銅色吊扇,門外也有經典蒲葵扇提供乘涼,宛如回到舊時代香港。店門外的地板是冰室常見的紙皮石,而街外則是被各種現代化設計的店舖包圍,風格截然不同卻未見違和感,更令高街增添濃濃的新舊中西交融氣息。
地址:西營盤高街 49 號
Crew Coffee
灣仔區地標之一是人稱「囍帖街」的利東街,雖現已翻新成高尚步行購物街,但附近仍可見街坊樸實生活風景,例如旁邊一條兩邊堆滿不同檔口、熙來攘往的小街。穿過小巷後便是皇后大道東,隨著檔主們的叫賣聲漸行漸遠,一幢幢舊式唐樓之中,輕易可見裝潢以綠白為主的 Crew Coffee 。簡潔的雙色外牆不禁令人想起來回維港兩岸的經典渡輪「天星小輪」,又似是鬧市之間的小綠洲。咖啡店內較狹窄,但店外旁邊有一處小型公園可供客人使用。提著咖啡坐在小公園裡,兩旁被唐樓包圍,向前望卻又有現代化的商業用建築物,新舊建築踫撞固然是香港特色之一,亦令 Crew Coffee 成為鄰里間、上班族通用的喘息空間。
地址:灣仔皇后大道東 156 至 164 號安興大廈地下 9A 號舖
Halfway Coffee
香港開埠早年以上環為發展區域之一,至今仍屬商業區,而摩羅上街則是隱藏於大都會中的「時光機」,相比其他繁華地段、購物熱點,這裡是琳琅滿目的古董店。這一帶建築相對矮小,瀰漫著濃濃的懷舊香港味道,古玩店擺售的不止於古典工藝品,更有大量盛載香港不同年代氣息的文化產物,例如五十年代出版的《文藝新潮》雜誌、六十年代武打巨星李小龍海報,而 Halfway Coffee 就正正與這條街道相映成趣。咖啡店外牆未有多加修葺,沒有新穎的佈置反而更讓其融入於摩羅上街氛圍之中。店內復古的裝飾配上舊時茶樓常見的萬壽無疆花紋用作咖啡杯,加上不時播放舊香港音樂,坐在店外擺放的木製舊家具上,環望四周,時光隧道原來就在腳下。
地址:上環摩羅上街 26 號地下
Cofflow Coffee
深水埗一向以紡織業為主,其後因需求減少騰出不少空店,而咖啡館及文創小店便因租金相宜紛紛進駐,令該區近年受到很多年輕人關注。但雖如此,街道上仍能看到老舊的原材料店蹤影,特別是一度掀起「文藝復興」的中心點 — 大南街。在四、五十年代,大南街就以皮革聞名,為動盪時期提供軍事需要。當中最為人熟悉的老字號,就是歷經 73 年的「聯昌皮號」,全棟高三層的大樓仍然保留原貌,建於唐樓未有固定規限前,更留有初期的手寫招牌。原汁原味的舊店襯托之下,一街之隔的新咖啡店 Cofflow Coffee 更顯得「入鄉隨俗」。店門邊幾近絕迹的雕通花紋鐵閘,因夕陽照灑而留下一個個橙黃色花紋形狀的影子,散落在店內具老香港風情的水泥花階磚地板上,霎眼間捕捉昔日香港景貌。
地址:深水埗黃竹街 2C 號地舖
Book B
南豐紗廠屹立荃灣 67 年,曾經是香港最高棉紗生產量的紡織廠之一,在七十年代紡織業高峰期便為數十萬香港人提供就業機會。數年前南豐集團為旗下項目進行地標式活化工程,紡織廠變成文創空間及購物新點,更撥出場地作籌備與紡織業相關的藝術展覽之用。很多本土創意品牌受項目概念吸引而設店於此,令紗廠變成市區少見的文藝中心。廠內大部份結構均保持原貌,甚至是盡露歲月痕跡的殘舊外牆及梯間亦未見改動。在富時代韻味與新文創的結合下,Book B 咖啡店看來就如同一家體驗了兩者元素後的衍生物,甫一進店,咖啡與書本香氣同時撲鼻而來。咖啡店簡單以不同地板鋪置分隔兩個區域,讓一眾客人輕易就能呷一口咖啡看一本小說。
地址:荃灣白田壩街 45 號南豐紗廠 111 號
如想了解其他香港本地特色小店,可到 Discover Hong Kong 探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