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2014 年,Arthur、Tom、Eri 三位分別身處香港、上海、倫敦三地的兄弟/好友正式成立了 YETI OUT(注:Yeti 是一種傳說中生活在雪山裡,介乎於人與猿之間的動物),憑借出色的派對策劃能力、創意以及人脈優勢,他們成為了近年最矚目的派對推手之一,曾把 FKJ、Venus X、Benji B、Charity SsB、Ciesay 和 Soulz 等人帶上派對現場。

音樂與時尚的關係千絲萬縷,從音樂出發的 YETI OUT 亦因為派對而不斷與擁有相應音樂品味的街頭/時尚品牌產生了連接。為 PATTA 旗下音樂平台 Soundsystem 策劃派對,並一同打造「親友限定」合作 Tee;聯手 PLEASURES 以 90 年代銳舞文化為靈感推出聯名系列;登陸 Bodega 旗下電台 Pirate Radio、NTS Radio、VERDY HARAJUKU DAY 等。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2020 年,YETI OUT 位於上海與香港的據點都發生了變化。本月的 Studio Visits,HYPEBEAST 分別走進了 YETI OUT 上海、香港兩地的工作室,除了一窺這個派對團體的工作環境外,也進一步瞭解了 YETI OUT 的團隊構成、工作的範圍與內容、多年來舉辦派對背後的故事等。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pace Information

Shanghai Studio(左) / Hong Kong Studio(右)

坐標:黃浦區,上海 / 中西區,香港

用途:常規工作、直播、錄音、音樂製作、播客、採訪、現場會議

面積:60 ㎡ / 6 ㎡

時間:2020 年 4 月起 / 2020 年 12 月起

裝修費用:約 60,000 Rmb / 不便透露

租金:12,000 Rmb / 不便透露

香港工作室在 2020 年 12 月 1 日正式落成,位於中環置地廣場內,這個大小僅有 6 平方米的空間被 Arthur 稱為「SOUND BOX」:「因為我們裝了一個漂亮的揚聲器,同時還能做到隔音。雖然它的面積不大,但作為一個可以用作錄制採訪、混音、播客以及現場會議的工作室來說,已經足夠完美。為了實現以上這些,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SOUND BOX」由曾為 Supreme、Stussy、Sonos 以及其他公司提供建築項目設計支持的倫敦設計事務所 Brinkworth Agency 內工作的朋友設計完成。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上海工作室在新天地附近,Tom 與合伙人 Fader One 一同從靜安區的藝術畫廊搬到了現在位於 14 樓的商業大樓空間內,面積 60 平方米,設有 Production Board、調音和母帶處理台、人聲錄音間、具有直播功能的 DJ 設備以及供團隊工作的常規區域。「以前的工作室很適合舉辦派對活動,就是有點太大了。現在我們搬到了新天地,無論是工作還是日常生活,都更便利了一些。關於工作室內部的所有設計都是專門為了達到錄制的最佳效果而建造的,從吸音牆墊的特定擺放位置,到調音台與人聲室的流暢視聽連接等。因為我們位於 14 樓,可以俯瞰上海新天地,所以我們在其他的設計方面一切從簡,進而能讓大量的陽光能照進我們的工作區域,保持活力。」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和我們說說 Yeti Out 的由來,以及如今的團隊成員有多少人吧?

Arthur:我在英國讀大學的時候,正值 HYPEMACHNIE 博客音樂時代,當時就與 Eri 創立了 Yeti Out 的前身,一個名為「Yeti in the Basement.com」的博客。後來,我們開始在倫敦舉辦派對,在 Club Culture 中切磋,我們在那時候學到的東西被帶到了後來工作的其他領域裡面。

YETI OUT 的創始成員有我、Eri Yeti 和 Tom Yeti,目前我們的核心團隊大約有 8 人左右,但如果算上包括 DJ 以及其他成員,可能有 15 個人左右吧,我們是一個在不斷增長的隊伍。 我們的團隊分布在 3 個不同的城市,但多謝了衛星的功勞,所以我們的團隊即使時間跨度有大概 5 個時區,仍然能使用像 Slack、Wechat 和 Zoom 這樣的 app 來保持聯繫,並推進工作。

YETI OUT 工作範圍有哪些?介紹一下兩個工作室的主要用途。

Tom:從根源上來說,我們是一個由音樂人組成的創意集體,每天只做我們喜歡的事情。但這麼多年來,YETI OUT 已經從 2010 年的一個音樂博客發展成為了囊括派對策劃、Booking Agency、服飾發售、唱片發行、藝人管理、為品牌提供咨詢服務以及設計工作室在內的一個整體,同時還保持了獨立性。

在上海,我們的工作室管理著多個項目和 IP 。總的來說,YETI OUT 更專注於亞文化,Red 8 Records 更關注中國正在崛起的說唱人才,AUXX 是我們的創意代理部門,為品牌提供創意咨詢。這種模式能讓我們的團隊在工作時聯繫更為緊密,保持一致和高效,同時在財務上實現可持續。但當然,我們在做一些天馬行空的創意、做我們自己喜歡的事情時,也會擁有一定的現實壓力。

Arthur:「SOUND BOX」也是我們電台 FM BELOWGROUND 的所在地,由 YETI OUT 提供 24 小時全天播報,包括本土獨立藝術家以及一些海外親友的節目。我們是青年運動的倒映,在晝夜不息的城市中定義創意文化。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在不同城市的經歷,對你們音樂方面有什麼影響?

Tom:音樂方面對我最大影響的可能是早期在英國讀書的時候,發現了像 Dubstep、UK Funky、Jungle、Drum & Bass 這樣類型的音樂,去參加或「自制」派對,從某人的地下室、隨機的倉庫到不知名的森林……20 歲的時候,我到曼徹斯特的 Warehouse Project 等音樂節上工作,看到了最多樣化的音樂,如一些原本為了音樂節設置的舞台,移到了火車站的月台舉辦等,那一夜真的讓我大開眼界,同時也認識了好一些現在已成為「頭條常客」的人物(現在也是我們的朋友)。在當時,我認為是真正意義上的瘋狂,回想起來那的確是一次圓滿的旅程。

Arthur:每個城市都有它自己的本土語境,每個城市都是如此獨特,也擁有著自己的社區,在某種程度上也受到了全球其他地區的影響而啓發。我們很幸運地能與各種志同道合的團隊聯繫起來,做我們喜歡的事情,我們的目標是通過音樂以及我們認為有價值的創意項目來連接東西方。這個世界如此快速的發展,我們也會隨之發展。

Tom 在上海這麼多年,作為親歷者與參與者,你觀察到的上海音樂場景有些什麼變化?

Tom:現在的上海是一個每周都在變化的城市,晝夜不眠。現在有比以前更多的 DJ、藝術家、派對團隊和 Club ,看到一些些「Middle-ground」俱樂部的崛起也很有趣,比如 44KW 和 Potent,它們試圖同時滿足商業和地下觀眾。

2013 年我來到上海,當時是為上海時裝周的一個公關項目工作而來,後來在 2014 年也找到了一份工作,但不久後我就辭職了,專注於 YETI OUT 和我自己的項目。我仍然很懷念那些在 The Shelter 汗流浹背的夜晚,在黑暗中徹夜搖擺。對於一個似乎每四個月 Club 就會更新換代的城市來說,擁有近十年歷史的 The Shelter 對這個城市的音樂影響之深遠無以言喻。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你們工作的一天是怎麼開啓的?

Tom:我一般不在工作室就是在去工作室的路上,但其實我們的很多會議也是在工作室之外進行的。我通常上午在家裡開電話會議,下午在工作室和我們的團隊討論具體的項目,有時還要和香港的 Arthur 、倫敦的 Erisen 進行全球同步,我一般都待得比較晚,外賣叫得也很多(哈哈)。

Arthur:由於我們的藝人來自不同語境和流派,甚至不同時區,因此我們會按照一個我們制定的時間表進行。但偶爾也做一些節目和唱片的突擊發佈。

舉辦一場音樂派對,你們認為最重要的是什麼?

Tom:我們總說,一個好的派對需要的三個最重要的東西是:一,一個好的音響系統;二,多元開放的人群 ,三,Bartender 足夠大方。如果有了這些必要的東西,其他東西我們都可以搞定,哈哈。

在疫情之前,我們為許多國際藝人代理了他們在亞洲的演出,負責他們巡演的管理。從東京到孟買,我們在亞洲各地區都擁有堅實的場地合作夥伴和音樂社區網絡,我們的巡演通常覆蓋 5 ~ 8 個城市,上海和香港總會是其中的一站,因為這是我們的根據地。

和我們說說兩個工作室內的器材吧。

Tom:我的合伙人 Fader One 是我們 Production Board 背後的得力乾將,他的設備包括 Universal Audio Apollo 8 聲卡、Neve 1073 Dpa、Ableton Push 2 和 Neumann U87 麥克風,都是用於高保真音質錄制的利器。我們的 DJ 台配備了 CDJ 2000 和 DJM 900 混音台,同時還有用於直播的 ATEM Mini Pro 切換器和 GoPro Hero 7。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設備是蠟燭,我們會在工作室周圍擺上點好的蠟燭,氛圍感十足!

Arthur:我們的混音台配備了 CDJ 3000、DJM 900 Nexus,都是這個行業的最新標配,同時也有很棒的 JBS 揚聲器和監聽器,以及一張調音台。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在 NTS Radio 上的頻道是如何開啓的?你們現在每月的 Show 是如何策劃的?

Arthur:我們和 NTS Radio 的工作人員是認識很久的朋友了,他們也是在 2010 年 Yeti in the Basement 博客開始的同時起家的。YETI OUT 也曾在 Radar Radio 駐場,但 RR 關閉後,我們就搬到了 NTS Radio 上。我們在 NTS Radio 上的節目是基於我們廠牌 Silk Road Sound 的成員及其人際網上建立起來的。每個月我們會通過與歐亞不同藝術家和創意人的交流以及聯繫,來制定獨一無二的 Show。

你們旗下的廠牌 Silk Road Sounds 是如何開始的?YETI OUT 所強調的「亞洲根基」是如何體現的?

Arthur:Silk Road Sounds 是我們的唱片廠牌,我們專注於為旗下藝人、圈子里的朋友製作音樂。這個名字既有形象的蘊意也有字面的意思,因為我們都是在路上了遇到有才華的朋友,其中一些人也像我們一樣經歷過不同的文化交融,所以我們就自然而然地對使用了這個名字。

YETI Crew 的成員很多都是亞洲人和其他僑民的混合體,同樣廠牌里的藝人也都是多元的,他們來自不止一種文化,並在他們的音樂中表現了出來,這也是我們想要慶祝的東西。很幸運,我們在旅程中遇到了這麼多人才,我們希望通過派對,以及現在的廠牌,盡力推廣這些藝人。

Tom:YETI OUT 的大家庭每年都在不斷壯大,我們同樣很高興能與一些藝人朋友進行更緊密的合作,他們包括上海本地歌手 Charity SsB、香港四人獨立樂團 N.Y.P.D 南洋派對和倫敦製作人 DJ Droopy 。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YETI OUT 與街頭/時尚品牌的合作是如何開啓的?

Tom:每次聯名的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但總的來說,他們都是我們多年的好朋友,在音樂、旅行和長夜跳舞這方面有著相似的激情。像 YETI OUT x COACH 「RAVE2RUNWAY」 Leather Shoe 就是我為雙方合作的膠囊系列設計的第一個鞋款,靈感來源於我和 Coach 的創意總監 Stuart Vevers 在曼徹斯特經常參加的 Acid House 派對的經歷。

可以透露一下,工作室內最近完成了什麼工作嗎?

龐凡:在 Fader One 幫助下,Charity SsB 的最後一首單曲《ZuoAi 》已經錄制完成。當初,Charity 帶著小樣來到錄音室時,自己就已經有了一個很好的概念,而當我們最終完成後,整首曲子聽起來非常清脆且純淨。我相信 Club 也會愛上它的!

另外,我們目前正在與 DOE 設計一個夏季膠囊系列,我很想與大家分享,但現在還不能說;同時我們還在錄制下一個 Rinse FM Radio Show,有一位特別的嘉賓,但我同樣也暫時不能說,哈哈。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以下是 YETI OUT 工作室內的收藏及背後故事:

FOUR TET VS MADVILLAIN(STONES THROW RECORDS)

Tom:「這張黑膠唱片是我訪問 Stones Throw 唱片公司在洛杉磯的工作室時,該公司的品牌經理 Kota 送的禮物。作為 Stones Throw 的長期粉絲,這張唱片對我意義重大,裡面是英國製作人 Four Tet 對 Madvillain 的一系列混音作品,今年早些時候,MF Doom 去世,我把這張黑膠唱片聽了很多遍。」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ARTIST PASS – IT’S THE SHIP FESTIVAL

Tom:「這是 2018 年 YETI OUT 在『It’s The Ship Festival』的舞台上的藝人通行證。我們和 Soulection 一起策劃了自己的舞台,最終在船上狂歡了 4 天,從新加坡到泰國普吉島,然後回到上海,簡直就像是一部電影一樣。」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YETI OUT presents IVAN SMAGGHE @ THE SHELTER Flyer

Tom:「這張傳單是為了我們在上海 The Shelter(R.I.P)舉辦的第一個派對準備的,派對上有 Disco 和 Electro Pop 的傳奇人物 Ivan Smagghe。他表演了 4 個小時,結束後一直到早上 7 點,我們還一起去吃了蘭州拉麵做早餐。」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YETI OUT presents FKJ @ ARKHAM Flyer

Tom:「FKJ 是我認識的最有才華的音樂家之一,也是我認識很久的朋友了。2017 年,我們第三次把 FKJ 帶到了中國做巡演,為此製作了這張「 – 20 RMB」海報,也是入場觀眾提供的優惠券。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YETI OUT x CAKESHOP: ART BASEL WEEKENDER PARTY

Tom:「疫情之前,每年香港的巴塞爾藝術展期間我們都會與來自首爾的 Cakeshop Crew 合作舉辦一系列的派對和視覺裝置。2017 年是令人很難忘的一次,因為我們舉辦了兩晚的背靠背派對,陣容橫跨墨西哥城的 N.A.A.F.I 團隊、Stussy Tribe的 DJ Soulscape 和倫敦 Grime 的傳奇人物 Sir Spyro。」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YETI OUT TRIPLE HAPPINESS FLYER

Tom:為慶祝我們在上海的三週年系列派對,我們重新設計了著名的紅雙喜煙盒,用三個 「喜」來象徵三年。每包煙都有一個獨特的客人邀請碼,用於我們在 Elevator、Arkham 和 Le Baron 的每場派對。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APPLE MACBOOK PRO & STICKERS

Tom:「這是我的生活必需品,沒有它我就無法工作。這台 MACBOOK PRO 雖然已經是很老的型號了,但因為上面的貼紙我仍然在使用。我有很多很多的貼紙收藏,來自不同的音樂團隊、唱片公司、我們在不同國家或城市巡演時遇到的藝人。我想貼紙在我們的世界里是一種『名片』。」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tudio Visits : YETI OUT
 
See Credits/Tags
Credits
製作人
Joseph Luk/Ben Cheung
編輯
Ben Cheung
譯者
Dio
攝影師
Kd、Fionn
Tags
Shanghaihong kongYeti Out

繼續閱讀

ballaholic HONG KONG  登陸兩周年紀念「紅⽩藍」別注系列限量上架
Sports 體育

ballaholic HONG KONG 登陸兩周年紀念「紅⽩藍」別注系列限量上架

請勿錯過今個週末的男子公開組「3on3 STREET」外圍賽以及日本 F-Squad 殿堂級街球好手鈴木慶太與球迷進行表演賽。

穿越時光的設計美學:從即將流逝的港鐵 RADO 雷達鐘到 True Square 真我方形系列之經典延續
Design 設計 

穿越時光的設計美學:從即將流逝的港鐵 RADO 雷達鐘到 True Square 真我方形系列之經典延續

專訪「香港遺美(Hong Kong Reminiscence)」——探索香港城市中的集體回憶與功能美學。

新晉護膚品牌 Halto Major 即將登陸 Hypefest 與時尚、音樂的無縫對接
Lifestyle 生活 

新晉護膚品牌 Halto Major 即將登陸 Hypefest 與時尚、音樂的無縫對接

Presented by Halto Major
讓更多人了解其品牌理念,讓護膚習慣成為時尚生活的一部分。


《Inside Out 2》成為首部國際票房超越 $10 億美元的動畫電影
Entertainment 娛樂

《Inside Out 2》成為首部國際票房超越 $10 億美元的動畫電影

2024 年度最強電影無誤。

PLATEAU STUDIO X Alien Wang 聯手推出《荼蘼》形象攝影作品
Fashion 時裝

PLATEAU STUDIO X Alien Wang 聯手推出《荼蘼》形象攝影作品

「在繁華卻孤單的台北從飯店一路玩到卡拉 OK。」

HBO Max 最新 DC 英雄影集《Green Lantern》男主角情報正式公開
Entertainment 娛樂

HBO Max 最新 DC 英雄影集《Green Lantern》男主角情報正式公開

由《美國恐怖故事》知名男星 Finn Wittrock 出演。

Air Jordan 4 最新配色「White Oreo」發售日期率先公開
Footwear 球鞋

Air Jordan 4 最新配色「White Oreo」發售日期率先公開

「White Oreo」有夠香。

Nintendo Switch 最新遊戲《New Pokémon Snap》正式上架
Gaming 遊戲

Nintendo Switch 最新遊戲《New Pokémon Snap》正式上架

熱愛「寶可夢」的玩家們務必留意。

Supreme 即將登陸義大利米蘭開設全新店舖
Fashion 時裝

Supreme 即將登陸義大利米蘭開設全新店舖

5 月 6 日正式開業。

Angry Miao 打造全新概念鍵盤「AM HATSU」
Tech & Gadgets 科技與電子產品

Angry Miao 打造全新概念鍵盤「AM HATSU」

全球第一款無線、立體、分體的人體工學鍵盤。

SOPHNET. x Dickies 全新聯乘系列正式登場
Fashion 時裝

SOPHNET. x Dickies 全新聯乘系列正式登場

細膩的刻畫工裝美學。

Palace Skateboards 2021 夏季系列 Lookbook 正式發佈
Fashion 時裝

Palace Skateboards 2021 夏季系列 Lookbook 正式發佈

一併帶來與 Crocs 的聯乘項目。

Hood by Air 全新「The Veteran Collection」正式登場
Fashion 時裝

Hood by Air 全新「The Veteran Collection」正式登場

繼續重啟對製作服裝的探索。

Chrome Hearts 全新 WWW.CHROMEHEARTS.COM HOODIE 「Pink/Black」配色正式上架
Fashion 時裝

Chrome Hearts 全新 WWW.CHROMEHEARTS.COM HOODIE 「Pink/Black」配色正式上架

官網限定。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