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BEAST 專訪《Project in Project》團隊剖析「MUTANT 集體異變實體展」完整初衷
揭秘 ØZI、美秀集團、落日飛車等音樂人 3D 動畫 MV 背後的神秘團隊!













大約在 48 小時之前,HYPEBEAST 率先走進 PPP 活動會場訪問《Project in Project》計畫背後的核心三人組——「影像導演」沈家緯 Parker Shen、「視覺統籌 / 平面設計」呂學霖 Xue0 與「行銷企劃 / 公關」陳紘緯 Juice Chen。
當中沈家緯與呂學霖來自新興統籌單位 AGE creative,包辦平面設計、企劃與影像等項目,爾後於去年底找上陳紘緯一同加入與開發計畫。《Project in Project》為一個常態性的計畫,串聯各式創作者,與不同產業進行交流、合作並重構,其中 Logo 的設計即能看見強調雙向的溝通與平衡,透過引導讓對方去看見無限的可能性,藉此激發出彼此不曾想過的突破。
《Project in Project》於去年正式開啟,攜手 5 組新世代音樂創作者,包括 ØZI、李浩瑋 Howard Lee、美秀集團、落日飛車 Sunset Rollercoaster 與 PRODUCED IN LAB 中的 PONY5IBE ft.陳嫺靜,爾後再分別與共 13 位 3D 藝術創作者合作,一舉推出《FREE FALL》、《I SEE》、《殭屍王》、《OVERLOVE》與《 THEY SAID》等 5 組 MV。
以上 MV 現已全數正式發佈,並將於本週舉辦「MUTANT集體異變實體展」作為 2020 年計劃的成果展出,將雙向合作的概念延伸成更具視覺畫面的形象,象徵經過個體與個體之間的混種,在試圖理解、嘗試對話的過程中進而異變。
介紹《Project in Project》計畫核心
呂學霖:「《Project in Project》這個計畫歸納在一個『雙向性溝通』,如視覺上的雙向箭頭,我們認為如果只有單向的施力就會失衡,因此只有雙向能創造出相對平衡與和諧的合作方式,我們希望透過這項計畫達到我們希望比較好的一種雙向合作模式,這個計畫延伸出來就是『MUTANT集體異變實體展』,共與 5 組音樂人和 13 位 3D 動畫師合作。」
分享《Project in Project》是如何接洽這 5 組音樂創作者?
呂學霖:「去年年初,我們才將《Project in Project》完整寫完,初步計畫中已先構思出 5 支影片的風格與走向,我們依此列出適合的曲風與音樂人名單,爾後就是一組一組敲門提案。」
當中有遺珠之憾嗎?5 組是同時提案,還是特別有什麼依序?
呂學霖:「應該不算有遺珠之憾,因為我們的極限能力就是做 5 組,因此當確定談到第 5 組時就先喊停,但未來還有機會與名單中其他對象進行合作。」
Juice:「其實中間接觸蠻多的,但最終五組是很符合我們想做的事情。」
呂學霖:「應該算是同時提案,陸續談成,但可能 2 支 MV 製作中會有很多工作交疊的狀況,算是無縫做起來。」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音樂人訪談影片中剃刀蔣和修齊分別都有提到舊有的觀念,能否談談現今普遍影像工作者於台灣產業鍊的定位?
沈家緯:「因為我自己本身在影像領域工作一段時間,我發現到有些在台灣接國外案子的 Freelancer,他們的合作型式更為雙向,客戶對於創作者的發揮空間與信任程度也相對大,那當然不是說台灣或國外一定哪個比較好,我相信台灣的工作模式也是一種快速性,也很容易達到業主希望的目標。」
「而嶄新的方式就是《Project in Project》所執行與貫徹的,比較像是雙向合作,我們能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想法,只要對方願意傾聽且達到互相信任,我們就能達到或許更不一樣與更實驗性的方法。而我這也是台灣現階段可以跳出國外的機會與一種方式,而這也是《Project in Project》一直在實踐的方式。」
能否分享更多與音樂人和廠牌製作 MV 的合作過程?
沈家緯:「其實我們是互相的,雙方一直探討這個作品可以朝哪個方式前進。這五組分別不太一樣,有些組是給 Demo 或是只有 Beat 也有人是直接交出完整的一首歌,但對我們來說製作方式不會差別太多,製作流程我們會先與歌手討論歌曲的該念與方向,像是以《FREE FALL》為例, ØZI 一開始就有提到 MV 要有很一個很基本或是核心的視覺形式,像是《FREE FALL》就一定會有墜落,那我發想的就是想讓觀者同步體驗墜落,那我想到的就是 360 度影像,那大概就是這個模式。」
沈家緯:「再舉一個不一樣的例子——《殭屍王》,美秀集團一開始只有給一個 Beat,但他們已經先有想出世界觀,那我就從此率先發想大概的方向與劇情,然後確定會有『殭屍王』這個人物;隨後我們再拿到歌詞與完整版音樂,我們就是先隨機應變且與音樂人討論清楚他們要的方向,清楚的方向。」
Juice:「《Project in Project》裡面有個特別不一樣的點,合作中我們在影像端有蠻大的主導權,畢竟這是一個音樂與影像交融的關係,我們會蠻在乎影像端所合作的創作者,我們其實給予他們蠻大的發揮空間,如「殭屍王」的黃海恩(@dorairolg),他在裡面擔任角色設計師,MV 中就會有蠻多他明顯的個人風格,其他創作者同例。」
《Project in Project》強調雙向與平衡,但過程中內部或是與音樂人曾有過衝突嗎?
沈家緯:「其實內部創作者彼此相當熟悉,算是合作過一段時間了,衝突相對很少,我們已經是比較成熟的工作形式;比較特別的是我們一直想嘗試突破既有公司團隊的組成關係,團隊成員會想針對不同 MV 或風格找尋適合的創作者,而這正是我們一直想提倡的精神。」
呂學霖:「我覺得跟音樂人的溝通不能算有衝突,因為計劃本身就充滿實驗性,音樂人也從來沒有真正接觸過 3D 的運作邏輯,所以有點像是在執行的過程中,音樂人透過我們每一次的提案了解到 3D 的流程全貌,爾後便提出疑問,我們再從畫面中解決對方的疑惑。」
為何選擇以 3D 作為創作核心?進一步分析 3D 的優勢?
沈家緯:「3D 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做到現實生活所做不到的事情,那 3D 動畫相較於大家常見的 2D 手繪動畫能表現出更真實性的強烈視覺感,當你看到 3D 時都會不自覺地被吸引到,而且可以做到的事情真的太廣了,不會只是 Pixar 的卡通動畫,它可以是寫實且風格化的設計。」
「在這個世代,或是為何在今年選擇 3D 動畫,其實也是因為 3D 產業在全世界蔚為盛行,當然也是因為門檻降低,所以越來越多人投入產業,一起為自己熱愛的事情成為一個創作者,而我們一直去推廣創作者也是《Project in Project》很重要的核心精神,推崇所謂的『追求熱情』與『互相信任』。」
談論最終完整版 MV 的世界觀、細節與彩蛋?順序是原本就想好的嗎?
沈家緯:「其實不太算是,因為我們在執行中是與好幾組音樂創作者對接,多部 MV 其實同步進行中,我們自然會從完成的角色中或是既有的世界觀中進行串聯,而我們配合的創作者因為有些重複,所以在風格、世界觀或是發想的方式都相對接近,因此在串連上我們具備很大的優勢。」
「我們不會說完全錯開,或是彼此都不熟悉,然後就變成一個四不像。雖然我們的風格看起來跳很大,但我們都是同樣的創作者與邏輯發想下去。」
「彩蛋包括狗柏的貓咪、ØZI《FREE FALL》人間場景中的雕像是 PONY5IBE 的面具、《THEY SAID》中的陳嫺靜背後則會走過李浩偉的角色模型,藉此呼應兩人的合唱單曲《Could Say》,然後像是美秀集團《殭屍王》在開頭會出現落日飛車《OVERLOVE》的核心道具——音響,然後李浩偉《I SEE》中的最後一 Cut 則會出現美秀集團的裝置。我們就是用一些裝置帶出下一支 MV,這樣在串連的時候就會有足夠的合理性,也不會因為風格相差過大而破壞這個合理性。」
呂學霖:「這正也是這個計畫的特別之處,因為以往一個 MV 要塞彩蛋是同一個藝人和一張專輯拍了一個續集故事,才有辦法塞彩蛋,但透過這個合作模式,我們有機會讓完全不同的藝人,甚至他們獨立的 MV 塞入同一個世界觀的彩蛋在裡面。」
能分享一下本週剛上線的《OVERLOVE》MV 嗎?
Juice:「其實《OVERLOVE》擁有太多故事,舉例像是前面提到的音響裝置,它其實是一個女性的生殖器官,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出來。」
呂學霖:「《OVERLOVE》這首歌很明確與歌名有很大的連結,在我的認知裏代表著『超越愛』,所以可能是跨越一個框架或是超越一個物種限制的一種愛情,所以這首歌就是在講機器人和機器人的愛情,所以主角在這個太空博物館裏看了各種愛情的機械裝置,最後找到屬於自己的愛情。」
沈家緯:「所以我想要透過這首歌的歌名延伸出這樣的概念劇情線,再參考音色、樂器與曲風,我去發想出一個太空的奇幻故事,如此的結合帶出性別議題,但我不會去明講,希望觀者能自行想像與發現,而這正是《OVERLOVE》有趣的地方,而且 MV 是以一鏡到底的方式呈現,不會那麼要求在鏡頭運動或分鏡構圖,我希望讓觀者體會到慢慢感受的這件事情。」
Juice:「我覺得可以提一下每支 MV 所呈現的手法都不太一樣,就例如《殭屍王》是以圓形為中心構圖。」
沈家緯:「這其實算是我個人的創作偏好,我一直希望每支 MV 會有一個很強烈的邏輯性,就是為什麼會這樣做,我一定會是因為這概念或明確的一個點,我必須要讓這個點凸顯出來,然後我就會希望在視覺性或是手法上面做一個突破。不然它會很像只是我聽了一首歌,然後我就做了一個劇情,它不會有一個延續性或特殊性讓人印象深刻,因為我認為一個好的作品必須要有個非常強烈的獨特性,這是我一直很要求的事情。」
Juice:「那我來補充像《OVERLOVE》就是一鏡到底,《殭屍王》是圓形鏡頭,《THEY SAID》是分割畫面;《FREE FALL》是 360 度動態影像;《I SEE》為上下顛倒。這五支 MV 真的埋了蠻多彩蛋,許多都跟音樂人本身有關係,我們在影像跟腳本上做了很多故事在裡面。」
最後來談論「MUTANT集體異變實體展」
呂學霖:「計畫前期鋪了很多不同的線,我們讓不同的創作者在不同的地方發揮,但如果受眾都是分散在各個不同地方,並且只能透過自己的粉絲吸收到這個資訊,對於創作者而言是可惜的。所以,如果能透過一個展覽可以把所有的創作過程與概念,還有與音樂人之間給予《Project in Project》的心得全部呈現出來,對於創作者還有對此計劃有興趣的大眾而言,是可以更進一步去了解像是這樣的產業或是不同產業之間假如有一個新的型態或合作方式出現,足以激發出何種火花?」
Juice:「當我們在籌備這場展覽之前,或是我甫加入 AGE 團隊後,我在看所有 MV 下方留言時,讓我覺得有趣的是像美秀或 ØZI 的鐵粉會開始慢慢討論:『最近怎麼這麼多 3D MV?』然後會漸漸自己發現一些我們沒有透露出去的彩蛋,這點真的讓我覺得很酷,雖然這類留言不能算多,但這件事很酷,而且這些人還會再到另外一支 MV 推出後繼續討論。」
「所以我們覺得會不會有機會透過線下的實體活動或是現在的展覽形式,能更便捷地推廣創作者們。對我們來說,我們從未把創作者視為幕後創作者,計畫中他們一直都是重點,其實包含音樂人也都是,因此如有機會讓所有人都出現在同一個場域,然後進行交流,也能讓創作者知道在音樂人的想法中,對於這個計畫有何看法或是哪裏可以改善,甚至能一起做些更屌的事情。那對音樂人來說,藉此可以了解幕後的更多複雜事項,但其實雙方都有在這項計畫中接觸過的。我自己很期待展覽當天的氛圍或是那幅畫面,大家都在的感覺,就是《Project in Project》。」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沈家緯:「我最後想講的是關於創作者方面,其實創作者在這個產業中享受的光環相對黯淡,比較像是工具人分批執行自己所分配到的項目,但那些作品都是創作者們真正全心全力做出來的東西,但卻得不到應得的曝光或是成就感,這是我覺得有點可惜的一件事情。而這正是《Project in Project》的初衷,因為我想推廣身邊很有才華的朋友們,這也是為何能推動我做這件事的熱情,所以我希望透過任何方式來實踐一種『How』,我們如何去推廣這些創作者們?」
「那可以是一場展覽或是各種活動,也可以是不同的案子或是作品,這都是我認為可行的方法,這就是《Project in Projec》如何執行下一年或是後年的出發點,是我們最一開始的初衷,展覽只是其中一環,只是現階段一種實現的方法。」
「Project in Project 獻給這世代所有為創作而勇敢的人們」
「MUTANT集體異變實體展」於本日正式開幕,邀請到 13 位 3D、藝術領域的創作者們,透過透過實體展覽的形式,淺談他們在數位藝術創作的經歷,以及此次參與《Project in Project》各支 MV 的心路歷程,有興趣的讀者敬請留意下方情報。
MUTANT集體異變實體展
展期:2021/1/23 – 1/26
時間:10:00 – 21:00
地點:PPP 藝文空間(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 26 巷 2 號 1 樓)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亦可關注以下相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