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拆除!回顧 NBA 傳奇球場奧本山宮殿的四段記憶
一段有關「汽車城」的籃球傳說。
作爲底特律籃球榮耀的見證者,NBA 球隊 Detroit Pistons 的原主場奧本山宮殿(The Palace of Auburn Hills),於上周末正式被爆破拆除。從「壞小子軍團」到「活塞五虎」,奧本山宮殿在過去 30 多年時間裏承載了 Pistons 無數美好回憶,也是 NBA 曆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球館之一。雖然因爲球隊戰績越發糟糕且上座率大幅下滑的原因,Pistons 從 2017 年開始將主場遷到了市中心的小凱撒球館(Little Caesars Arena),但直到奧本山宮殿被正式拆除,這段有關「汽車城」的傳說才被正式封存,此番我們便帶領大家回顧有關奧本山宮殿的四段記憶。
NBA 最早的現代化球場之一
奧本山宮殿球館的興建源自一場暴風雪,1985 的一場暴風雪壓垮了 Pistons 主場的玻璃纖維屋頂,於是球隊老板 Bill Davidson 萌生了修建一座新球館的想法,三年後的夏天奧本山宮殿球館正式竣工。這座球館的總耗資超過 $7,000 萬美元,並在設計中融入了很多先進科技,此外球館中一共設有 22,076 個座位和 180 個豪華包廂,堪稱 NBA 曆史上最早的現代化球場之一。
「壞小子軍團」的兩連冠
Davidson 的巨額投資在球館建成後的第一年便迎來回報,在「壞小子軍團」的帶領下,Pistons 於 1988-89 賽季取得了創早隊史紀錄的 63 場常規賽勝利,而在季後賽中球隊也一路過關斬將,並以橫掃老牌強隊 LA Lakers 的方式贏得了隊史首座總冠軍獎杯。之後一個賽季中,衛冕冠軍的 Pistons 依舊是聯盟的頭號強隊,雖然東部決賽鏖戰七場才戰勝了 Michael Jordan 所率領的 Chicago Bulls,但總決賽中依然輕取 Portland Trail Blazers 成功衛冕,從此奧本山宮殿在底特律球迷心中建立起至高無上的地位。
稱霸東部的「活塞五虎」時代
在經曆了 90 年代中後期的低迷之後,Pistons 終於在 21 世紀初迎來新的輝煌。2003-04 賽季中,球隊打造出以 Ben Wallace、Rasheed Wallace、Richard Hamilton、Chauncey Billups 和 Tayshaun Prince 爲核心的「五虎」陣容,雖然球隊沒有賞心悅目的進攻套路,卻依靠著強硬的防守和堅韌的精神,在當年擊敗了陣容華麗的 Lakers 奪得隊史第三座冠軍獎杯。之後一個賽季 Pistons 再次闖入總決賽,可惜球隊在搶七大戰中惜敗給了 San Antonio Spurs。那時的 Pistons 連續六年闖進東部決賽,而奧本山宮殿球館也幾乎場場爆滿,與球迷一同見證了球隊最輝煌的時代。
臭名昭著的奧本山宮殿鬥毆事件
除了無數讓球迷回味的美好瞬間外,奧本山宮殿也見證了 NBA 曆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打架鬥毆事件。時間撥回 2004 年 11 月 19 日,在 Pistons 主場對陣 Indiana Pacers 的比賽中,先是 Ron Artest(現改名爲 Metta Ford-Artest)與 Ben Wallace 發生衝突,隨後一名球迷潑灑啤酒的行爲,讓這次衝突升級爲多名 Pacers 球員與球迷的鬥毆事件。這次影響惡劣的鬥毆最終被聯盟開出了史上最重罰單,當時總計 9 名球員被禁賽,禁賽場次多到 143 場!而這場鬥毆事件也成爲了很多非 Pistons 球迷對於奧本山宮殿最大的記憶。
2008-09 賽季之後,Pistons 管理層的混亂和球員競技狀態的下滑,導致球隊成績從此一蹶不振,曾經場場爆滿的奧本山宮殿也不再熱鬧,爲了挽救門票收入,球隊從 2017 年開始將主場搬到了市中心的小凱撒球館(Little Caesars Arena),而奧本山宮殿此後也舉辦過一些文藝演出,但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如今隨著奧本山宮殿被爆破拆除,這段有關「汽車城」的輝煌傳說也將隨塵土一同被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