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上海滑板文化的變遷與發展!專訪《SHANGHAI 6》導演 Charles Lanceplaine
同時分享滑手們在 LP 時代的 10 張照片。

2010 年,一部名為《Shanghai 5》,時長 23 分的滑板紀錄片橫空出世,導演 Charles Lanceplaine 從滑板人的角度出發展現上海的發展態勢。
Charles 告訴我,自己是在 20 年前因為玩 Playstation 的 Tony Hawk’s Pro Skater 遊戲而迷上了滑板,從小看著滑板視頻和 MTV 長大,也對滑板拍攝很感興趣,因為一直沒能掌握成為專業滑手的技巧,所以選擇了現在的職業道路。2007 年 10 月,Charles 來到了上海實習,原本只在這個地方逗留 6 個月的計劃,結果變成了 12 年。《Shanghai 5》是他的第一個個人電影項目。
十年後,作為續集的《Shanghai 6》即將發佈,21 分鐘的紀錄片中, Charles 探索了上海標誌性的 Spot「LP」關閉後的滑板圈、Spot 對當地滑板社區的意義及新興的滑板界。此番,他便向我們分享了自己最喜歡的 LP 時代時朋友們拍的 10 張照片,每一張都代表了這些年來我最喜歡的一些瞬間或人物,也具象地概括了 Spot 的氛圍,同時也講述了在他眼中上海滑板文化在十年光景中發生的變化。
「LP」關閉,上海缺失了Spot 的中心地點
位於人民廣場南邊上海音樂廳的 Spot,因為與曾是全球最富盛名的滑板場之一美國的 LOVE PARK 相似而被上海的滑手們稱為「LP」,這裡曾經是上海 Spot 的中心地點,對於上海所有玩滑板的人而言是一個標誌性的地方,無論你來自哪個城市,來自哪個國家,當你來到上海玩滑板,就會知道要去這裡。「在 2008 年我才剛下飛機,那一天我被朋友帶去了 『LP』。現在看來這真是太正確了,我至今仍然和那裡認識的朋友保持聯繫。各式各樣的人聚集在那裡,是我們給公園帶來了活力。你會意識到這裡是一個非常獨特和具有特色的地方,我認為這個世界沒有多少地方像這裡一樣。」身兼製片人的滑手 Tommy Zhao 在《Shanghai 6》中這樣說道。
「當我看到上海的滑板場景發生的巨大變化,在『LP』和其他幾個場地的消失後,我覺得是時候把這個故事講出來,看看它對滑板社區的影響了。」
「LP」幾乎匯聚了整個上海知名的滑手,小雞、 Johnny Tang、胡天祐、謝汶凱、Stephen Khou、Dan Leung……也正是從這裡開始,Charles 真正拍攝滑板視頻,《Shanghai 5》中多次提及到這個 Spot,而《Shanghai 6》更是以「LP」的關閉為索引,開展整部紀錄片的故事。Charles 告訴我們:「《Shanghai 5》上映後就很受關注,常有人問我續集的事。但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太情願拍,因為我覺得故事已經講完了。但當我看到上海的滑板場景發生的巨大變化,在『LP』和其他幾個場地的消失後,我覺得是時候把這個故事講出來,看看它對滑板社區的影響了。」
失去「LP」 對於在上海玩滑板的人來說是一種巨大的缺失,位於楊浦區的 SMP,從市中心出發大概需要 1 個小時的車程,並收取入場費;閔行區中春路的萬科七寶國際知識公園被滑板人們稱為「七寶」,也是與市中心有一段距離;徐匯濱江滑板公園算是是目前最能聚集滑手們的 Spot,但仍無法與當年的「LP」相比。現在在上海市中心幾乎沒有什麼地方可以聚集到一幫人,有些滑板人去這裡,有些去那裡,有些人甚至因為在「LP」關閉後與滑板漸行漸遠。
「沒有了 Spot,就失去了社區的感覺,也會阻礙一個良好滑板環境的成長。」
「一個主要的 Spot 對於滑板文化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它就像是滑板愛好者的聖殿,是一個安全空間,在這裡你可以與朋友見面或是結交新朋友。人們會從其他地方趕來,只為了一個 Spot。它是一個良好滑板場景的重要連接點和促進者。沒有了 Spot,就失去了社區的感覺,也會阻礙一個良好滑板環境的成長。」Charles 說。
當地城市管理對滑板的限制日益嚴格
Charles 拍攝的《Shanghai 5》介紹了那個時候(十年前)的滑板場景和上海面貌,他說:「那時候的上海和現在很不一樣,像是荒野大西部一般,到處都是可以滑板的好場地,也不會有保安來把你趕走,那時候的上海讓人有一種一切皆有可能的感覺。拍攝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有一天,我們在人民廣場附近滑板,一位『熱心市民』前來阻止,我們沒有聽他的,於是他就決定報警。幾分鐘後,2 名警察來到了現場,然而,警察卻走到這位『熱心市民』身邊,開始和他議論,說我們沒有做任何違法的事情,最後反而把他帶走了。在我作為滑板人的一生中,這樣的事情最後的結局總是另一種情形,總是滑板人會惹上麻煩,所以我對這件事的印象太深了。」
「那時候的上海和現在很不一樣,像是荒野大西部一般,到處都是可以滑板的好場地。」
十年後,隨著滑板人數的壯大、滑板運動進入奧運會等因素,城市管理對滑板的限制越來越多,到處都安置著「禁止滑板溜冰鞋」的告示。Flystreetwear 的創辦人韓敏捷在《Shanghai 6》中便說道:「那保安肯定來管你,因為要不然的話別人丟飯碗。我也不想發展到最後上海這樣一個城市,跟 LA 一樣,到處都是禁止滑板。這個也是上海的一個變化,可能十年前到處可以滑板,現在一個平地可以滑一下,其他的地方都不讓滑板了。那麼如何去和保安共存或者是和保安的關係,我們得稍微成熟點的去看待這個問題。」
「試圖規範滑手,就像要試圖放牧一群貓一樣,事實證明,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Shanghai 6》歷經 2 年的拍攝時間,Charles 在這次拍攝中深切感受到過往的不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上海城市管理已經注意到滑板帶來的影響,也在努力做有關的規範。但試圖規範滑手,就像要試圖放牧一群貓一樣,事實證明,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不過不管困難多大,滑板這項運動依然欣欣向榮,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到其中。」
Skater 數量劇增,更多女性滑手與小孩滑手出現
Charles 剛下飛機那會兒,上海的滑板還是剛進入發展的時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這裡有著十分好客的氛圍,那時候中國滑板愛好者很少,在上海大概就 10 個外國滑手,大家彼此都很熟悉,而 Vans 和 Nike SB 在中國也才剛剛起步。」
「那時候中國滑板愛好者很少,在上海大概就 10 個外國滑手,大家彼此都很熟悉,而 Vans 和 Nike SB 在中國也才剛剛起步。」
十年後的今日,由管牧在上海成立的滑板媒體 kickerclub 微博粉絲數達到了 34 萬,韓敏捷所創立的 Skatehere 微博粉絲數達到 18 萬,VansChina 的微博粉絲數達 70 萬,這些與滑板息息相關的品牌與媒體的粉絲數,雖然並不代表著全數都是滑板愛好者,但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國滑板人數的劇增。
由於很多與滑板有關的品牌的公司總部都設在了上海,讓機會增多,多元化的滑板活動、大量的 Party、仍然擁有可觀數量的 Spot,再加上當下年輕人更大膽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Skater 們越來越多往上海聚集。
十年後的今日,由管牧在上海成立的滑板媒體 kickerclub 微博粉絲數達到了 34 萬,韓敏捷所創立的 Skatehere 微博粉絲數達到 18 萬,VansChina 的微博粉絲數達 70 萬。
與此同時,也有更多女性滑手與小孩滑手出現,中國女滑手楊柳青、楊彬、黃燕都開始在滑板圈中展露頭獎,而位於上海西岸的滑板教學機構 ICONX 每周都有家長帶著孩子來學習滑板。現年 36 歲,滑板 23 年的滑手 Johnny Tang 在《Shanghai 6》中便提到:「現在有更多的女孩開始玩滑板,在以前只有男孩玩。現在我看到了一個很棒的混合。我總是看到爸爸們,很多家庭對於自己孩子們的支持,問我在哪裡可以讓我的小孩報名參加學習滑板。」
品牌預算下降,滑板人生存狀態產生變化
「十年前,作為一個外國滑手,如果你想靠滑板為生,當時能得到的預算比較多,而且生活成本相對比較低,更容易生存。不過現在要想完全靠滑板生存,尤其是一個外國人,則非常困難。」Charles 回憶起之前的境況。
本地滑板品牌品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也有不少人投身到拍攝視頻中,滑板人不再局限於成為職業滑手這一條路。
這十年,據 Johnny Tang 在片中所透露,因為所有來自品牌的預算都被下降了,滑手們紛紛採取行動,自食其力。本地滑板品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也有不少人投身到拍攝視頻中,滑板人不再局限於成為職業滑手這一條路。2014 年,Charles 就與通過滑板認識的 Kristian Kvam Hansen、Jonathon Lim 三人一同創立了 Push Media,現在他們更專注於拍攝廣告、紀錄片和音樂視頻,同時他們也創辦了亞洲首個滑板電影節 PUSHFEST,以此回饋滑板。
「這也要感謝像韓敏捷、胡天祐、謝萬凱這樣的人,他們為中國很多年輕的滑手鋪平了道路。」
「這十年來變化太大了,來了很多人,去了很多人。很多滑板品牌也開始湧現,如 Avenue & Son、BFH、Dizzle……看到滑手一步步建立起自己的事業,我很為他們感到高興。同時,這也要感謝像韓敏捷、胡天祐、謝萬凱這樣的人,他們為中國很多年輕的滑手鋪平了道路。」Charles 繼續說到。
______
兩部影片相比,Charles 形容《Shanghai 5》講述的是上海的滑板文化處於萌芽階段的場景,而續集《Shanghai 6》則像是人經歷了一些尷尬情景的少年時代後,成長與成熟中飽含的痛苦。我們無論如何試圖預測滑板之後在上海的發展,可能都會是錯的,因為它總是會遠遠超出我的想象範圍。Charles 說:「上海是一個便民之地,生活節奏也很快,總有很多事情在發生。這裡可供滑板的地點總能給人帶來驚喜,總有新的地方等待被發現,我沒有見過任何一個地方是像這樣的。」
《Shanghai 5》講述的是上海的滑板文化處於萌芽階段的場景,而續集《Shanghai 6》則像是人經歷了一些尷尬情景的少年時代後,成長與成熟中飽含的痛苦。
至於《Shanghai 6》還會有續集嗎?Charles 目前還沒有計劃,但他說:「誰知道呢?上海給了我一切,是我 12 年來的家,對我來說很特別,或許我在 10 年後還會帶來一部《Shanghai 7, the age of reason》。」對《Shanghai 6》感興趣的讀者,不妨觀看文章最上方的完整影片,亦可訂閱 HYPEBEAST 電子報與留意下方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