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邀請 17 位插畫家畫出他們窗外的風景
疫情之下的紐約室外是怎樣的風景?

疫情期間,除了時尚與娛樂圈受到若大影響之外,藝術界更是深受其害,世界各地美術館紛紛閉館,不少藝文工作者的生計出現吃緊狀況,連日本知名藝術家草間彌生都跳出來以「全球疫情」為主題題詩,告訴大家必能度過這段疫情,共同迎來美好的未來曙光。
在美國疫情日漸嚴重的這個時期,《紐約時報》最近發起了一項藝術企劃,邀請居住在紐約各個地區的 17 位插畫師,畫出了他們窗外的世界。插畫提供了一種不同於攝影的呈現世界的方式,藝術家能在畫中注入情緒與想象力,喚起人們的共鳴,此番便來一一欣賞。
插畫家 : JooHee Yoon
地區 : Prospect Heights, Brooklyn
Prospect Heights 是紐約 Brooklyn 區的繁華街區之一,但在疫情之下這篇鬧區只剩下空蕩的街道和草木。JooHee Yoon 說:「我的時間似乎在以奇怪的方式拉伸和收縮,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努力地逃離可怕的現實。」
插畫家 : Patrick Edell
地區 : Rockville Centre, Long Island
疫情讓本就不熱鬧的羅克韋爾中心變得更加蕭條,在 Patrick Edell 的畫中,街上除了車輛就只剩下遛狗和鍛鍊的人。「一切都感覺很可怕,鄰裡間的每一個活動似乎都是獨特而重要的。」
插畫家 : Yuko Shimizu
地區 : Morningside Heights, Manhattan
YUKO SHIMIZU (清水裕子) 是居住在紐約曼哈頓的日本插畫家,她所居住的晨邊高地社區是由大學生和城市居民及職業人士匯集的地方。然而在她的畫中,窗外的風景除了高樓聳立一無所有。她說:「三個禮拜以來,我沒有看到任何動靜。」
插畫家 : Lauren Tamaki
地區 : Park Slope, Brooklyn
Lauren Tamaki 筆下窗外的世界,描繪了快遞員、外賣派送員們戴著口罩辛勤工作的場景。插畫家呼籲:「他們冒著很大的風險來維持這個城市的運轉,醫務人員也在第一線奮戰。如果你有能力,請慷慨地給他們小費。」
插畫家 : Bráulio Amado
地區 : Stuyvesant Town, Manhattan
來自葡萄牙的插畫家 Bráulio Amado 描繪的窗外的風景,似乎與疫情發生前並沒有什麼差別。然而這也是她想傳達的信息:「每當我往窗外看時,一切似乎都很正常,這讓我很擔心。」
插畫家 : Ariel Davis
地區 : Bushwick, Brooklyn
德州插畫家 Ariel Davis 通過構圖和色彩來傳達了她的內心感受,在她描繪的窗外的風景中,混凝土鋼筋森林陰鬱地矗立,遠方閃爍著猩紅的燈光,城市的焦慮感不言而喻,這也是現在每個人的感受。
插畫家 : Katherine Lam
地區 : Ridgewood, Queens
紐約藝術家 Katherine Lam 擅長對光影進行描繪,作品色調統一有秩序。這幅畫作中她的窗外之景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靜謐,一個戴著口罩推著自行車的人站在街道。「我好像住在一個像紐約的城市,但我感到很陌生。」 Katherine Lam 在插畫配文中說。
插畫家 : Daniel Salmieri
地區 : Bed-Stuy, Brooklyn
布魯克林土生土長的藝術家 Daniel Salmieri 出過十幾本圖畫書,也經常為兒童書繪製插圖,童趣和明亮的色彩是他的插畫特點。而疫情期間在家隔離的他,卻感到分離、失望和悲傷,他說:「窗外的那棵樹看起來就像是與我們困在公寓裡一樣。」
插畫家 : Christopher Silas Neal
地區 : Bed-Stuy, Brooklyn
與 Daniel Salmieri 住在同一區的藝術家 Christopher Silas Neal ,筆下的窗外風景似乎更有人類參與帶來的生機,但他卻覺得:「窗外的人們好像在一個人類動物園中。」
插畫家 : Josh Cochran
地區 : Clinton Hill, Brooklyn
Josh Cochran的窗外是停滿車的停車場和不見人影的住宅樓,隔離期間他似乎更渴望與鄰居互動。他解釋道:「剛開始我覺得有點無聊,之後會感到有點小壓力,現在的我很想和鄰居產生聯繫。」
插畫家 : Cindy Ji Hye Kim
地區 : Mott Haven, the Bronx
加拿大籍韓裔藝術家 Cindy Ji Hye Kim 以非常規的作品見長,她的作品出人意料地將恐怖、幽默、內容與概念融為一體。在這幅畫作中,她用窗外的枯樹隱喻疫情大流行期間經濟蕭條的現狀。
插畫家 : Normandie Syken
地區 : Forest Hills, Queens
水彩畫藝術家 Normandie Syken 是紐約皇后區本地人,雖然她表示:「我很擔心這一切結束後會發生什麼,也不知道這一切什麼時候會結束。」,但她筆下的窗外風景依然帶著春天萬物復蘇的氣息,人們在街道上忙碌的場景是她對未來的憧憬。
插畫家 : Peter Arkle
地區 : East Village, Manhattan
曼哈頓的東村區曾經是嬉皮士出沒的地區,眾多音樂家、藝術家雲集在此,這片區域不僅新潮時尚,而且有著親切的社區氛圍。夜生活也是這個地區的特色之一,不少遊客和紐約人都愛來此休閒娛樂。但疫情之下的東村區變得格外寧靜,Peter Arkle 說:「此刻的寂靜讓我既享受又不安。」
插畫家 : Shellyne Rodriguez
地區 : Parkchester, the Bronx
居住在布朗克斯區的插畫家 Shellyne Rodriguez ,不僅是一位藝術家,還是一位作家和社區活動組織者。疫情期間的她每天下午 6 點,都組織著居民在各自家窗前敲打鍋碗瓢盆和用喇叭喊話,呼籲州長在這場危機中取消紐約市租戶的租金。
插畫家 : Maziyar Pahlevan
地區 : Astoria, Queens
伊朗平面設計師 Maziyar Pahlevan 帶來的畫作更像是一個建築設計圖紙,描繪了這個由醫院、低矮住宅樓和商店組成的社區。他表示:「每個人看得越多,你就越能看到自己想看的,疫苗才能帶來奇跡。」
插畫家 : Ping Zhu
地區 : Bed-Stuy, Brooklyn
華裔商業藝術家 Ping Zhu 的作品經常出現在《華爾街時報》和《紐約客》這樣以插畫而著稱的出版物上,她的畫作色彩豐富,結合了設計、塗鴉以及圖像處理的各種元素,在 Instagram 上擁有不少人氣。在這幅畫作中,視角從客廳延伸至窗外翠綠的樹枝,她說:「我擔心這場疫情會長期影響到人們的生活,希望疫情能有良好的轉機。」
插畫家 : Mark Pernice
地區 : Hauppauge, Long Island
四周前,插畫家 Mark Pernice 和女朋友從布魯克林的綠點社區離開去到居住在長島 Hauppauge 的父母家中,之後疫情急劇惡化,他們被建議留在當地。幸運的是,父母家樓下有一間閒置的公寓,成為了他們的暫時居住地。那天剛下過雨,一個穿著格子花呢睡衣、打著一把雙色雨傘的女人和一隻穿著黃色雨衣的狗狗碰巧從他窗前走過,於是就有了這幅畫。病毒讓城市裡的每個人都在緊張狀態,他很感激能擁有這個庇護所在隔離期間與家人產生聯繫,一起等待疫情的結束。
人們常常將窗戶比作建築物的眼睛,通過 17 位插畫家的視角,我們看到了他們居家隔離時期的不一樣的窗外風景。交織著複雜情緒的這 17 幅畫,組成了一個不一樣的春天。有興趣的讀者不妨訂閱 HYPEBEAST 電子報與關注下方更多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