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20 年間的韓國電影崛起之路,窺視韓國給予創意工業的空間

《Parasite》無疑是韓國電影崛起的標誌。

Entertainment 娛樂 
6,691 Hypes

從《Parasite》(寄生上流 / 上流寄生族)獲今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到早前韓國導演洪尚秀憑《逃走的女人》斬獲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韓國電影無疑迎來了最高光的一年。韓國電影誕生的百年之間,包括奉俊昊等眾多如今活躍在國際舞台上的韓國導演在內,基本都出生於 1960 年代,成長於 1980 年代,從 90 年代開始嶄露頭角一直活躍至今,也正是這幫導演成為締造韓國電影現今崛起的主力軍。

今回,HYPEBEAST 便就韓國電影這 20 年間活躍的導演及代表電影作品的角度,剖析韓國電影的崛起之路,從中窺視韓國給予創意工業的空間。

從 20 年間的韓國電影崛起之路,窺視韓國給予創意工業的空間

2000 年 ~ 2006 年:橫空出世,在國際嶄露頭角

韓國電影上映數量(數據統計於《維基百科:韓國電影列表》):2000 年 19 部、2001 年 20 部、2002 年 33 部、2003 年 21 部、2004 年 29 部、2005 年 36 部、2006 年 35 部

20 年前,拉開韓國本土電影帷幕的是打破了《Titanic》在韓國國內的票房紀錄,由姜帝圭執導的《Shiri》(魚 / 生死諜變)。這還得追溯至 1998 年韓國發生的兩大轉變:其一是由韓國電影人發起的「光頭運動」,抗議韓國政府為加入 WTO 世貿組織開放外國電影配額,從而保障了韓國本土電影的生存空間;其二是這一年韓國正式全面實行電影分級制,規定電影分為 5 個等級:全民、12 歲以上、15 歲以上、18 歲以上可以觀看和限制放映,沒有了電影剪閱制度的束縛,韓國電影人得到更為自由的創作空間。

從 20 年間的韓國電影崛起之路,窺視韓國給予創意工業的空間 從 20 年間的韓國電影崛起之路,窺視韓國給予創意工業的空間

如果說《Shiri》的好成績僅在韓國國內發生的話,那麼 2001 年由郭在容執導、全智賢主演的《我的野蠻女友》和尹濟均執導的《色即是空》就帶領了韓國電影率先走進海外大眾的視線裡頭。《我的野蠻女友》當年就如一顆核彈扔在了亞洲,在亞洲多個地區收穫了最高票房,甚至帶動起韓國社會的女權意識。全智賢塑造出的宋明熙帶有一股源於強烈正義感的橫衝直撞的善良,野蠻卻又讓人不禁喜歡起來。這部電影引發了亞洲第一輪的「電影韓流」,更把年僅 20 歲的全智賢送上了韓國一線女演員的位置。《色即是空》則是韓國性喜劇類型電影的標誌性作品,它是韓國電影開放程度的進一步加深,也反映了韓國社會的開放程度。

從 20 年間的韓國電影崛起之路,窺視韓國給予創意工業的空間

這兩部標誌性電影所引發的旋風,足以讓整個亞洲記住了韓國電影的橫空出世。2003 年,更是韓國電影在國際上再次綻放光彩的一年,由朴贊郁執導的《原罪犯》在坎城贏得評審團大獎,成為了韓國暴力電影的經典之作,影響了之後一批同類型電影的創作。而同年另一部由奉俊昊執導的《殺人回憶》拿下當年最高票房,至今仍被很多人認為是韓國影史最佳。電影改編自上世紀 80 年代著名的「華城連環殺人案」,影片最後主演宋康昊的凝視被視為經典。它不只是一場殺人的回憶,更是一個國家的晦暗回憶,也讓觀眾意識到電影巨大的社會意義,這部電影同時讓奉俊昊這個導演名字為大眾所認知。

從 20 年間的韓國電影崛起之路,窺視韓國給予創意工業的空間

隨後兩年,金基德的《撒瑪利亞女孩》和朴贊郁的《親切的金子》分別斬獲第 54 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第 62 屆威尼斯電影節小金獅獎。2006 年奉俊昊拍出《The Host》(駭人怪物 / 韓流怪嚇),開啓了韓國怪物電影的先河,電影借怪物事件,對韓國社會底層小人物的生存現狀做了一番審視。全國超過 1300 萬人次觀看,是韓國電影史上票房最高紀錄的保持者之一,在好萊塢取得 $220 萬美元的票房成績,是至 2006 年為止韓片在好萊塢的最高票房紀錄。

從 20 年間的韓國電影崛起之路,窺視韓國給予創意工業的空間

2007 年 ~2013 年:受金融危機影響進入寒冬,卻成就改變國家的電影

韓國電影上映數量(數據統計於《維基百科:韓國電影列表》):2007 年 34 部、2008 年 29 部、2009 年 40部、2010 年 41 部、2011 年 31 部、2012 年 51 部、2013 年 67 部

當大財團開始投資電影的時候,韓國電影產業的版圖開始發生根本變化。從項目開發到最終發行、上映、走向海外,韓國四大電影公司 CJ 娛樂、樂天娛樂、SHOWBOX 和 NEW 幾乎完全控制了電影產業全鏈條。2004年,韓國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僅次於汽車製造的第二大出口創匯產業,但 2007 年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讓韓國的電影市場也進入寒冬,韓國電影上映的數量也不得不急劇縮減。

從 20 年間的韓國電影崛起之路,窺視韓國給予創意工業的空間

幸運的是,在這個時期韓國電影成就了一部改變國家的電影。在低成本的運作下,2011 年由主演孔劉極力籌集資金,黃東赫執導,根據孔枝泳同名小說改編的劇情電影《熔爐》面世,圍繞 2000 年至 2004 年間發生於光州一所聾啞障礙人學校中涉及未成年人遭遇性侵害的真實案件展開。

從 20 年間的韓國電影崛起之路,窺視韓國給予創意工業的空間

自《殺人回憶》起,韓國改編自真實事件的電影被陸續拍出,至今已達數十餘部,這些電影涵蓋韓國歷史、政治、社會的方方面面,大多數是從韓國現今的民主制度出發,反思曾經的歷史。韓國電影創作者在考慮市場性的同時,也願以關注弱勢族群,8 年後《熔爐》便催生了改變國家的力量,該電影的上映,促使 2011 年韓國對性侵害罪量刑重新修訂的「熔爐法」立法通過。另外,於 2013 年上映的《素媛》和《辯護人》同樣也在社會上帶來了強烈的反響,後者在創造票房神話的同時也促使其真實案件被復審重判,當年的五位被告最終在 22 年後洗刷了罪名。

韓國真實事件改編電影也成為了當今韓國電影必被提及的一種。

從 20 年間的韓國電影崛起之路,窺視韓國給予創意工業的空間

2014 年 ~ 2019 年:大量優質類型片迸發,走向高光時刻

韓國電影上映數量(數據統計於《維基百科:韓國電影列表》):2014 年 112 部、2015 年 100 部、2016 年 112 部、2017 年 97 部、2018 年 88 部、2019 年 87 部

2014 年,韓國電影業在經歷了調整與恢復後全面復蘇,各種各樣的類型片邁向成熟。2014 年的戰爭片《鳴梁海戰》觀影人次突破 1,700 萬、劇情片《國際市場》收穫當年多個獎項的同時也成為了現今韓國電影史上第四賣座的電影;2015 年的警匪動作片《老手》為劉亞仁開拓了更寬的演藝道路,也是當年票房冠軍;2017 年的科幻片《與神同行》刷新了最快破 100 萬觀影人次紀錄,最終多達 1,440 萬人次觀影。2019 年的票房冠軍是 1 月上映的動作喜劇電影《雞不可失》,達 1,626 萬人觀影,成為韓國影史票房亞軍。

從 20 年間的韓國電影崛起之路,窺視韓國給予創意工業的空間 從 20 年間的韓國電影崛起之路,窺視韓國給予創意工業的空間 從 20 年間的韓國電影崛起之路,窺視韓國給予創意工業的空間

大財團們的進入同時也幫助韓國電影的構建了一套成熟的商業運作模式,從 2014 年開始連續五年,韓國電影在本土的票房佔比達到 50% 左右,這也促使韓國電影有了資本和好萊塢正面較勁。2016 年首部喪屍題材的電影《Train to Busan》(屍速列車 /  屍殺列車),首日票房打破《美國隊長 3》紀錄奪下韓國影史首日票房冠軍,更在美國影評網站爛番茄上獲得了 96% 的新鮮度,這股熱度更席捲多個地區成為當地史上最賣座的韓國電影;2018 年的由李滄東執導、劉亞仁主演的《Burning》(燃燒烈愛 / 燒失樂園)再度在坎城點燃了韓國電影的火,斬獲國際批評家聯盟獎及凡爾根獎。

從 20 年間的韓國電影崛起之路,窺視韓國給予創意工業的空間 從 20 年間的韓國電影崛起之路,窺視韓國給予創意工業的空間

1999 年的那場「光頭運動」、電影分級制度和電影配額制度等政策的支援、大財團在背後的資金投入及對商業運作模式的建立、韓國民眾對本土電影的支持、大力扶持培育專業的韓國電影創作者、創作者們的努力、奉俊昊等導演們闖進好萊塢的經驗等 20 多年匯聚下來的種子,最終在《Parasite》這部作品下結成了果。不管你是否認同奧斯卡金像獎的決定,《Parasite》都創造了一個韓國電影的歷史。

在《Parasite》拿到四項奧斯卡獎後,韓國總統文在寅發表祝賀,也表示「今後韓國政府將進一步為廣大電影人提供能盡情發揮想象力並沒有顧慮地製作電影的環境」。韓國電影在電影分級制度下保有的創作自由,是究其所有的原因。

韓國電影的崛起證明,創作的自由、商業模式的健康運作、政府政策的支持都是讓創意工業得以大力發展,甚至做到文化輸出的重要力量。如今韓國包括 ADER Errorthisisneverthat99%ISROKH 的多個品牌也正以極高的質量向我們走進,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從屬於創意工業一環的韓國品牌會像現在韓國電影一般。

從 20 年間的韓國電影崛起之路,窺視韓國給予創意工業的空間

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多加留意 HYPEBEAST 更多特輯報導,亦可訂閱電子報與關注下方其他消息:

  1. Pornhub 推出首部非情色電影紀錄片《Shakedown》,未來或將成為下一個 Netflix?
  2. 中古老車之品味象徵:專訪 BMW E30 愛好者 Kevin、Jinji|THROTTLE
閱讀全文

繼續閱讀

黑白分明-sacai x Nike LDWaffle 聯乘鞋款香港區抽籤情報公開
Footwear 球鞋

黑白分明-sacai x Nike LDWaffle 聯乘鞋款香港區抽籤情報公開

今個月先拔頭籌吧。

SOPH. 聯手 ace. 開發電車通勸機能「Fron Pack」包袋系列
Fashion 時裝

SOPH. 聯手 ace. 開發電車通勸機能「Fron Pack」包袋系列

針對電車緊迫環境而開發的機能 …

PORTER 推出軍規級別「Flying Ace」包袋系列
Fashion 時裝

PORTER 推出軍規級別「Flying Ace」包袋系列

TANKER 系列以外再次引用軍服為創作靈感。

率先預覽 YEEZY BOOST 350 V2 最新配色「ZYON」
Footwear 球鞋

率先預覽 YEEZY BOOST 350 V2 最新配色「ZYON」

YEEZY 最新色調設計登場!

Balenciaga 推出 2020 春夏 Track Sandal 全新涼拖鞋款
Footwear 球鞋

Balenciaga 推出 2020 春夏 Track Sandal 全新涼拖鞋款

春夏必備的涼拖。


鞋底極巨化!HOKA ONE ONE 全新 TenNine 越野跑鞋正式發佈
Footwear 球鞋

鞋底極巨化!HOKA ONE ONE 全新 TenNine 越野跑鞋正式發佈

為下坡路段而生的專業跑鞋。

FIAT 攜手 Giorgio Armani 合作打造別注 FIAT 500 Armani 環保車款
Automotive 汽車

FIAT 攜手 Giorgio Armani 合作打造別注 FIAT 500 Armani 環保車款

以可持續材質宣揚環保訊息。

Casablanca 2020 春夏系列宣傳大片正式發佈
Fashion 時裝

Casablanca 2020 春夏系列宣傳大片正式發佈

前 Pigalle 共同創辦人帶來與 New Balance 的聯乘系列鞋款。

「平民版 Paul Newman」SEIKO x nano・universe 推出熊貓面計時手錶
Fashion 時裝

「平民版 Paul Newman」SEIKO x nano・universe 推出熊貓面計時手錶

日本製造,定價還經濟得無法相信!

Levi's x Nintendo 攜手推出別注「Super Mario」聯乘系列服飾
Fashion 時裝

Levi's x Nintendo 攜手推出別注「Super Mario」聯乘系列服飾

注入許多 Super Mario 經典角色與標誌性物品。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