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膠唱片為何「復活」?HYPEBEAST 邀請業內人士分享入門者之唱機挑選指南
邀請 7 位不同城市的黑膠唱片愛好者/業內人士一同探討。
音樂工業歷經了黑膠、磁帶、CD 以至於數字音樂等多個時代,現如今數字音樂正在不斷擴大版圖的同時,實體音樂產品仍佔據了市場的一部分,尤其對黑膠唱片越來越青睞。黑膠唱片正在「復活」,各國都有數據與事實支持。
根據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的報告顯示,從 2006 年開始黑膠唱片銷量呈現增長趨勢。
2015 年上半年美國唱片市場的黑膠音樂銷量達到了 900 萬張,2019 年增長到 1880 萬張,相較於 2006 年黑膠唱片開始「復活」的時候,銷量翻了 20 倍。而在早前公佈的 2020 年中期報告中更顯示,黑膠唱片在 2020 年前 6 個月的音樂銷售額為 $2.321 億美元,而 CD 僅佔 $1.299 億美元,近 35 年以來黑膠唱片首度超越了 CD 的銷量。英國的黑膠唱片銷量更錄得連續 12 年的增長,在英國音樂專輯的銷售中,黑膠唱片佔比高達八分之一。
在中國,擁有 26 年音像製品生產經驗的永通音像在 2015 年重新投入了一條黑膠唱片生產線,並與嘿喲音樂合作推出「黑膠繁星計劃」黑膠定制項目,為國內獨立音樂人及品牌提供黑膠唱片製造服務,隨後太平洋影音和中國唱片(上海)也加入到黑膠唱片的生產中;騰訊音樂和網易雲音樂等流媒體平台也設立了黑膠唱片服務專區。
近兩年,說唱歌手們也熱衷於推出與音樂作品相關的 Merch 商品,其中黑膠唱片頻頻現身,成為繼 T-Shirt、海報等傳統周邊之後,Merch 中的新貴,購買了黑膠唱片卻從來不聽,甚至家裡連唱機都沒有置辦的藏家也大有所在。從「唱片」到「周邊」的轉變,「Merch 黑膠」正在成為黑膠復興浪潮裡的一支崛起的新興力量。
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黑膠唱片店打造成一個復合型的多功能空間,成為了多個社群的聚合地。
今回,我們邀請來自洛杉磯的 Brain Dead 主理人 Kyle Ng、來自阿姆斯特丹的 Patta 主理人 Edson Sabajo、來自成都的明堂士多主理人李天杲 2G3、來自上海 THE MELITiNG POT 的創辦人之一 Rochaos,來自雅典的音樂製作人 Shagabond、在德國成長現居巴塞羅那的設計師 Boris Bidjan Saberi 以及來自深圳的 Vinyl House 聯合創辦人 Em 一同探討黑膠唱片為何「復活」及給到各位讀者一些唱機挑選建議。
你們收集黑膠唱片多久了?
Kyle Ng@Brain Dead:我收集黑膠唱片已有 19 年了。我通常會買一些我覺得會在 Club 裡播放的音樂,或者是適合在家播放的氛圍音樂。
Boris Bidjan Saberi@11 by Boris Bidjan Saberi:我在 9 歲的時候就總是和我的哥哥一起去逛黑膠唱片店,他那時候總會購買一些硬核朋克類型的黑膠唱片,而我購入的第一張黑膠唱片是來自德國朋克樂隊 Slime 的《SLIME – 1》,現在我大約有 1000 多張黑膠唱片,大多數是 90 年代的,還有 60 和 70 年代的,也有一些事 2000 年代早期的,比如 DJ-PREMIER,J-DILLA 和 Pete Rock 等人的音樂 。
Edson Sabajo@Patta:我從 1986 年以來就開始購買黑膠,我喜歡去唱片店隨意逛,看看他們有什麼,所以我有很多,但具體有多少張我也沒有認真數過。
Shagabond@Musician:我大約在 10 年前開始購買黑膠唱片,目前大約有 150 多張,其中很多都是家裡傳下來的。我傾向於購買對我來說具有某種情感價值的唱片,也有的時候我會因為喜歡專輯封面,想要獲得封面的實體樣本。
李天杲 2G3@MINGTANG STORE:從自己自主購買第一張黑膠唱片來算的話應該有15年,我收藏不算多,大概 1000 多張,R&B/Soul 和 Bossa Nova / MPB 一類的音樂比較多。目前,我在成都最傳統的生活街區玉林經營著明堂士多(Mintone Records Store)及旗下廠牌(明堂唱片)。士多是廣東話裡面對 Store 的翻譯,是一個非常有生活氣息又街頭的名字,我們希望可以把我們喜歡的音樂分享給大家,讓好的音樂變成大家的日常。
Rochaos@THE MELITiNG POT:2018 年,我和幾個朋友一起在上海永嘉路創辦了 THE MELITiNG POT,也是一家多元化的廠牌。我們專注於挖掘販售一些 70~90s 的古著、黑膠唱片、物件等。
Emi@Vinyl House:我收集黑膠唱片 5 年,目前有 500 多張,通常會選擇 Jazz、Funk、 Soul、嘻哈和電子樂。我和 4 位現居深圳的音樂製作人 RAY.M、Zen Lu、Tomasz Guiddo、陳笑聯合建立了黑膠房子,集獨立廠牌、電子音樂製作、發行與黑膠唱片引進銷售為一體,並逐步成為一支全面的音樂項目及音樂空間服務團隊。
你們會常去當地哪家黑膠唱片店?
Edson Sabajo@Patta:我最喜歡的是阿姆斯特丹的 Waxwell,我和店主 Taco 是多年的朋友了,他總會帶來一些令我驚喜的唱片。話雖如此,其實通常只要是黑膠唱片店,無論是在什麼城市我一般都會走進去看看。
Boris Bidjan Saberi@11 by Boris Bidjan Saberi:2003 年來,我不再居住在德國,因此我也停止購買黑膠唱片,不過我在巴賽隆納意外發現一張 JAY DILLA 的黑膠唱片 《WORKONIT》,它對我來說非常特別,我覺得他是真的先鋒,我非常佩服他的遠見。我從喜歡 The Clash 和 Sex Pistols 等朋克樂隊到喜歡嘻哈音樂與文化,也對當 DJ 非常感興趣,我的朋友和所在的社群,也都是一些霹靂舞者、塗鴉藝術家和說唱 MC 們,但我們實際上全都深受龐克文化的影響。
Kyle Ng@Brain Dead:我會常去 Mount Analog、Amoeba、Going Underground,我非常信任 Mount Analog 他們的音樂品味,特別是 Outsider music 和 Krautrock 風格方面的音樂。
Shagabond@Musician:Homcore 是我在雅典常去的黑膠店鋪,店鋪老闆是本地的電子樂傳奇人物,他總能帶來有趣的電子音樂選擇。
你們的店鋪會以哪些方式與這些社群及年輕一代消費者進行溝通?
Rochaos@THE MELITiNG POT:常來我們店裡的人基本現在都是朋友了,他們從事音樂、跳舞、設計、餐飲為主。他們喜歡來聽音樂和選唱片,而且我們每個月會有很多活動讓大家參與其中。
李天杲 2G3@MINGTANG STORE:現在提到社群,大部分(包括我們)都會以微信群聊的形式來和大家溝通。在店裡面,我十分喜歡看到他們來到店裡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靠在唱片貨架旁一起聊天,聊一些諸如今天買了什麼「盤」、今天吃了什麼、自己的女朋友昨天喝大了等等的一些日常的趣事,我覺得這才是音樂之於生活的意義。年輕的消費者很捨得花錢,而且品味「在線」。我第一個印象深刻的客人叫 Jam,才開業沒多久他就來了,他每天基本都會在晚上 12 點左右出現在店裡,然後買走一張唱片。經營下來,很多客人都是一次買很多張,這比我開店前的預估要高出很多。
Emi@Vinyl House:線上,我們店有自己的微信群,滿人的「1 群」大多數是 DJ,「2 群」更多是年輕的黑膠音樂愛好者,很多 00 後的客人開始對各個類別的廠牌和小眾樂隊如數家珍,感覺很驚喜。線下的溝通方式是每月的 Vinyl Set 活動,我們從來不設置門票,希望吸引更多的人瞭解唱片文化。
在數字時代下,黑膠唱片這種舊載體卻能成為一股「新」潮流,再次「復活」。你們覺得有哪些原因?
Kyle Ng@Brain Dead:我覺得是因為人們更注重切身體驗了。現在的我們失去了很多現實生活中互動,人們希望再次擁有那種觸覺體驗,體驗實際的質感,就像人們對桌游的喜愛一樣,光是電子遊戲還是不夠的。黑膠唱片店和社群肯定都會造成影響和產生幫助,特別是我常去的 Amoeba 唱片店。
李天杲 2G3@MINGTANG STORE:我覺得是消費主義的陷阱吧,哈哈哈哈。但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買一張實體黑膠唱片回家,會讓我更認真注意去聽音樂。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了,所以在聽唱片的時候,也像是給自己一個更私人的空間,或者說體驗會更私人吧。
Rochaos@THE MELITiNG POT:因為大家都是聽「舊」載體長大的,對實體唱片還是有感情,黑膠唱片是很多人跳過的一環,都想「補補課」吧。
Emi@Vinyl House:黑膠唱片一直沒有消失,很多電子樂、爵士、流行音樂的廠牌一直在出唱片,「復活」也許是因為更多的人開始重新關注黑膠唱片吧。
Boris Bidjan Saberi@11 by Boris Bidjan Saberi:至今,我依舊喜歡用 Technics SL-1210 來播放黑膠,因為我喜歡針尖滑過唱片發出的聲音。我覺得人們對黑膠唱片的喜歡是因為它的觸感、給人帶來的興奮感覺和唱片使用痕跡帶來的變化,這些物理上實際的感覺給黑膠唱片帶來了存在的意義。如今,一切都變得數字化且難以觸碰,對於我這樣「老派」的人來說,我對黑膠唱片的「回潮」感道欣喜。因為這意味著人們又在意起「真實」。
Shagabond@Musician:其實很難說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黑膠的復興,但我認為這可能只是對數字時代的一種回應吧。人們對模擬錄音(Analog recording)的著迷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覺得這還是和媒體介質的物理性和實際可得性有關。但我所知的黑膠唱片店鋪仍然需要在掙扎中生存,雖然現在它們的狀況似乎要比以往好得多了,網絡世界的發達,讓黑膠唱片店不不限於銷售給當地社群。
Edson Sabajo@Patta:我也覺得黑膠唱片從未離開過,現在的年輕人們想要擁有黑膠唱片,是想要瞭解背後的工藝、唱片文化和新舊的故事。黑膠唱片會帶給人真實的感覺,通過唱機來播放,也讓人更珍惜唱片發出的聲音。此外,就是收藏方面的原因。人們想在空間里展示一些東西,黑膠唱片就像一種傢具一般,是室內裝飾的一部分。現在出於不同的原因,更多的人開始對黑膠唱片產生興趣。因此黑膠唱片製造商也有了一個更大的市場,現在甚至還衍生出工廠,可以把數字音樂轉化到唱片上。與過去最大的不同是黑膠唱片的價格上漲了,以前總能很容易淘到非常便宜的唱片,但我相信這種「黑膠尋寶」也能被一代代人傳承下去。
正如 7 位業內人士所說,黑膠唱片「復活」的原因,或許出於人對數字世代的一種回應,追求真實感;也許是「貪圖」黑膠唱片的封面,以作為家中的裝飾品而購入;也許是看上黑膠唱片的升值潛力,大量收藏;也是因為網絡發達後,黑膠唱片店不再限於銷售給當地群體,而是能更廣泛地獲取喜歡黑膠的消費者等等。
最後,我們也讓三位黑膠唱片店主給到一些入門時挑選唱機的建議。
在選擇黑膠唱片機時,你會給剛接觸黑膠唱片的消費者什麼建議?並請推薦一款黑膠唱片機。
Emi@Vinyl House:我的第一台黑膠唱機是一個前輩那邊買入的,型號是 1989 年推出的 Techniccs 1200MK3,到現在都很好用。我和身邊很多的朋友用的 Panasonic 旗下的 Technics 唱機,因為轉速精准各方面功能很好,也真的很耐用。
Rochaos@THE MELITiNG POT:我會建議一步到位,推薦 Technics SL-1200MK 系列,便攜式機的是 Nu Mark PT-01。
李天杲 2G3@MINGTANG STORE:我不太懂器材,所以給不出什麼特別專業的建議,但是對於剛接觸黑膠唱片的朋友,我覺得音樂才是最重要的,黑膠只是一個介質,如果已經把唱機和唱片買回家了,那就好好享受音樂本身帶來的樂趣吧。入門的話,我會選擇 Audio Technics 的 ATLP60,這款唱機做工好,性價比高。
不知各位讀者又是怎麼看待黑膠唱片呢?讀者們不妨與我們分享您們的看法,亦可關注以下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