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青之禁忌與忌諱事項?」HYPEBEAST 專訪台灣 4 位業界知名刺青師
心誠則靈,凡事抱有敬畏之心。
刺青又稱紋身,最早能夠追朔至古埃及時期,在一具鑑定為西元前 2133 至 1786 年的出土木乃伊 Amunet 上,學者們發現了明顯的墨水殘留,且該圖樣被認為象徵著性慾和生育能力。隨著時間過去,刺青在世界各地皆有著顯著的發展,比如過去水手間象徵穩定和平安的刺青傳統便間接引起刺青在美國的流行,日本江戶時代遊女以刺青謝客或是工作者「鳶」與「飛腳」刺青象徵瀟灑形象和興雲降雨,泰國佛教聞名全球的刺符等。
而華人最早發現的刺青則在春秋時代,東漢文獻《越絕書・外傳本事》記載:「越王勾踐,東垂海濱,夷狄文身。」受到夷狄部族影響而在中國本土興起的刺青文化,不僅平民用以作為崇拜圖騰的象徵,就連後周開國皇帝周太祖郭威亦是歷史著名的刺青皇帝,而另一最為人知的案例自然非《宋史》中曾提及的名將岳飛:「初命何鑄鞠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
就像上述提到的,刺青一途象徵著各種不同用意,或許是因應職業,又或許是為自我警惕,更曾有作為懲罰罪犯的用途,甚至是通俗的追求美觀,每一種圖像背後都擁有獨特的意義,但其中諸多門道和禁忌卻是人們所忌諱的,今次 HYPEBEAST 便找來你好紋身的 Jimmy、彫其一門的彫金、黷刺青的 Chris Liang 和 IBIZA INK 的髒貓(Dirty Cat)等台灣 4 位業界知名刺青師來為我們分享其從業以來的經驗和見解。
通常在創作時會特地避免什麼樣的題材?
Jimmy:不會特別避免,每個題材都有其含義和對每個人的意義存在,
彫金:基本上在創作的時候若是在刺青師專業範圍內,
在刺神明或神獸等傳統作品有何需要注意之重要事項?
Jimmy:傳統的題材都有其歷史及故事,選擇神明或是神獸做為主題時,
彫金:沒有,主要是以客人信仰為主。我們會先了解他需要什麼,
Chris Liang:任何主題內容都當成作畫,如果是創作我不認為有什麼禁忌,但對於神明不鐵齒,自己背上也刺神明,在確定執針以前,有先去擲筊,得到神明同意,畢竟是要在身上一輩子,也是尊重。
Dirty Cat:有些有些刺神佛像的客人很有趣,他們說是神明指示或指定要他們刺的,
華人自古多迷信,通常都如何看待禁忌?
Jimmy:迷信是之於每個宗教、信仰、個人有所不同,我尊重每個人的選擇,
Dirty Cat:古人說龍不能刺背,
法力加持後的刺青與一般作品之差異?
彫金:沒差,心理作用而已。
Chris Liang:我在上個月北京刺青展時,因緣際會下認識了泰國那吾他朗刺符的阿贊師,他送了一個刺符給我,也就是大家所謂的法力刺青,是傳統手工技法的刺青,不像我們現在以機器為媒介,兩者在刺青原理上是完全相同的。那吾他朗的符號是自古流傳,一代只傳一人,墨水因以上千種原料製成所以珍貴,在了解箇中細節後我明白這類刺青的偉大之處,我不敢說真的有法力在刺青上,但我認為「相信」的力量也是種能量,就如同信仰使人堅強。而目前我們所做的刺青,雖說沒有法力,但能符合自己的人生和風格喜好,比較像是在買自己身上的畫作。
「相信」亦是力量,如同信仰使人堅強。
如何看待刺青帶給人心靈層面的幫助?
彫金:可大可小,刺青會跟著自己一輩子,他可以帶給人自信與力量。
Dirty Cat:我曾經接過客人來刺早逝的女兒肖像或紀念生病剛過逝的父親,
刺青時的痛感如同體驗親人所經歷之苦痛,帶給客人信念和療傷。
曾刺過什麼樣最不想承認的作品?
Chris Liang:以前會不想承認初學時的作品,例如借我開刀的朋友們,但現在覺得,那就是我當時的 100%,在每個不同階段都盡力做到最好,心存感謝,將所學發揮在皮膚上,也是給相信我的人的最大的回饋。
Dirty Cat:客人沒做足功課就來找我或不了解我的風格,甚至是完全以客人太過抽象
什麼樣的客人最令刺青師反感?
Jimmy、彫金、Chris Liang 和 Dirty Cat 一致給出了相同回答。
「自以為是且不尊重專業」、「沒有主見」、「討價還價」及「東改西改」這類型的客人便是最令刺青師所反感,彫金更提到:「若連自己的刺青都拿不定主意,那不如不要刺,錢留著可以做很多事。」
業界最看不慣的現象?
Jimmy:不欣賞為了謀取個人短暫的利益影響整個刺青環境的發展,
Chris Liang:現今刺青器材進步且容易購買,刺青風氣普及化,想從事刺青行業人越來越多,刺青師這幾年人數激增,這不是壞事,有心有熱忱對於業界來說都是好事,但相對不專業且沒有概念的工作室也存在,我認為刺青師之所以為刺青師,是因累積觀念經驗及美感,且用心負責任地完成作品,對皮膚絕對尊重,而不是敢把針刺進皮膚就是刺青師,近幾年看到不少皮膚被刺爛的例子才有此論述,但台灣真的有很多很棒的刺青師,刺客們好好做功課就不用怕被刺壞!
或許在文明越發進步的現代,部分傳統或忌諱早已被視而不見,但心誠則靈,無論大小,每件刺青都會跟隨人一輩子的時間,在做下挨針的決定之前,不妨再更多的考量各方因素,對刺青師與自身皆是一份尊重。有興趣的讀者亦可留意此 4 位台灣知名刺青師的個人 Instagram,鎖定更多其最新作品。
另外也可順道查看 HYPEBEAST 近期的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