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BEAST 獨家專訪落日飛車 Sunset Rollercoaster:我們正嘗試拼裝一台大家沒開過的車
獨家收錄《Cassa Nova 半熟王子》全曲目概念解析!
台灣新浪漫樂隊「落日飛車 Sunset Rollercoaster」2018 最新巡迴演唱會《LOVE MOTEL LOVE 愛愛大旅店》將於本週正式開業,演唱會來臨前夕抽空接受 HYPEBEAST 專訪,親自透析最新專輯《Cassa Nova 半熟王子》所有曲目概念、音樂創作的設定與台灣音樂環境現況等話題。
落日飛車 Sunset Rollercoaster,成立於 2009 年,團員包括國國(主唱/吉他)、弘禮(BASS)、小干(合成器)、鳥人(節奏樂器、電子鼓)、浩庭(Saxophones)與尊龍(鼓手)。
團名來由取自 Apple 電腦中 Photo Booth 特效「Rollercoaster」,背景後剛好擁有一個夕陽,這樣的視覺組合在團長國國眼中:「很帥。」而飛車又如何定義自己的曲風:「我真的不知道飛車的曲風為何,有人會說『懷孕搖滾』,而我們是說『新浪漫』,但整體就是『軟性搖滾』。」國國解釋著,並開始介紹新專輯的創作理念。
「Cassa Nova 半熟王子,又名卡薩諾瓦,是專輯故事裡的主人翁,戀愛是人生成長的啟蒙,是一道光,是一個輕輕地吻,是一朵盛開的玫瑰。」
半熟,意味著尚未與即將成熟的狀態;王子,代表貴族,兩個字眼的相遇與時下年輕人的氣味意外契合。原英文單字「Casanova」來自一位威尼斯的公爵,象徵著情聖或花花公子,而 Cassa 多了 Casanova 一個 s,是國國於視覺上埋下的一個梗,《Jinji Kikko》與《Bossa Nova》亦有此氛圍營造 。
關於《Cassa Nova 半熟王子》每一首歌曲之概念:
《Almost Mature ‘87》
「專輯的序曲,在合成器與鼓機聲之中,卡薩諾瓦帶著內省的情緒對著天空吶喊著,我何時才會成熟,我應該快了。」
《Greedy》
「愛太多,卻永遠無法滿足,到底愛情追求的完滿何時才會到來?」
《Cool of Lullaby》
「在晚風之中,卡薩諾瓦回想著他與玫瑰的一段對話,逐漸明白自我的萌芽就有如舞蹈,一個屬於午夜的個人獨舞。」
《Angel Disco Love》
「神秘的舞者來到了五光十射的舞池中,有如天使般帶來了來自天堂的預言,卡薩諾瓦必在愛情的旅程中流亡」
《Slow》
「一切都遲緩了,確實沒有急迫的必要,學習如何瀟灑的成為一艘輕舟漫遊在時間的洪流之上。」
《Oriental》
「時光的洪流帶著卡薩諾瓦來到了遙遠的東方,古老的故事早被述說,人們都迷途在這塊悠緩的陸上。」
《Summum Bonum》
「至善的狀態就是每天能牽著你的手,在夕陽之中漫步回家,但卻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Libidream》
「在這情慾的夢中,卡薩諾瓦與心愛的人住在一個永遠等待紅月昇起的動物園之中。」
《10-Year-Taipei (Matured ‘17)》
「台北是卡薩諾瓦的家鄉,在這裡孕育著他,這首歌獻給這座溫柔的城市。」
《Cassa Nova》讓飛車的愛戀城市世界觀悄然顯現,藉由上方的概念解析,即能知曉這場愛情大戲的基本走向:「《Cassa Nova》和《Jinji Kikko》有著故事的延續性(Cassa Nova 先、Jinji Kikko 後),講述著同樣的愛情故事與主角,前者描寫男方、女方為後者,但《Cassa Nova》劇情設定下多了一項關鍵要素 −「成長」。
對男生來說,愛情是自我覺醒的催化劑,也是人生中成長迅速的一大關鍵。
飛車對此在《Cassa Nova》製作上作出鑑別層次,除了延續 80 年代的 R&B、Disco 與 Funk 等音樂元素外,在男女立場的差異下,調整了《Jinji Kikko》富含的濃厚甜味比例,呈現更加前衛的和聲,編曲上則更為豐富與層次。聆聽過新專輯的歌迷們是否感知到一個神秘彩蛋?
最後一首《10-Year-Taipei (Matured ‘17)》,其實能與《Jinji Kikko》中第一首《Burgundy Red》作無縫接軌的串連,此安排也應證了上段的劇情設定,國國亦表示:「這彩蛋可能要很喜歡兩張專輯的歌迷們才會發現」。
眼尖的歌迷則能發現《Cassa Nova》第一首《Almost Mature ‘87》與最後一首《10-Year-Taipei (Matured ‘17)》的年代標記,此彩蛋為團長國國的成長照應,故事中的主人翁與城市的背景設定,隱晦對應著國國之於「台北」的情感關係。
「《Libidream》、《Slow》與《Oriental》等較為前衛與迷幻的編曲,蘊含著我對台北的情感,將既有的生活經驗作重新拆解,讓台北形塑成一座未來感較為強烈的新城市,是我對台北的再度想像。」而《10-Year-Taipei (Matured ‘17)》談論的是團員們或是過去一起玩團長大的朋友們,國國將其歸屬在情感面的歷程回顧。
台北畢竟是自己成長的地方,我對臺北沒有太多想像,因為我就活在這,所見所聞都是最現實的一面。
參與過飛車現場表演的歌迷們會知道《My Jinji》的不凡魅力,每當前奏響起,現場的驚呼聲此起彼落、不絕於耳。綜觀飛車的三張專輯,為何《My Jinji》能擁有如此凡響的高人氣表現?
「兩張專輯可以想像為一種談戀愛的狀態,談論一對或將成為情侶的人不斷錯過,彼此錯過的過程裡,透過科技、奇幻的力量做時空旅行,並了解前生、今世與未來。《My Jinji》的背景就是喜歡一個人,卻無法在一起,就算只有一個晚上,可以待在一起,那會想對另一半講什麼話、唱什麼歌。」而為何能成為人氣單曲,國國一無所知。
此外也順勢談到《My Jinji》最後一段的音樂編排,國國認為這是一種「私藏笑料」。流行歌最後有重複兩次副歌的公式,國國想將其更勇敢地表現,心裡想著:「乾脆彈個一百次!」而他也知道很多人不能接受,但真的沒有特別的原因,單純就是喜歡。
飛車成立至今近十年了,今年在演出票房、關注度、CD 銷售量的成長都是有目共睹的。回想過去,國國坦言飛車遭遇過的各種挫折,包括錄音、表演沒觀眾、控管成本等問題,那時即面臨到「熱情消耗」的難關。
「雖然大家在做自己很喜歡的音樂,但玩團不是一個人,是要一個基礎團隊,但假如演出都沒有票房或相關收入,就是變相地考驗我們的熱情多寡。如果有一天真的燒完了,該怎麼辦?幸運的是,每當飛車接近低谷時,就能有一波新的拉抬,幫助飛車跳躍前駛,而今年的拉抬絕對是最多的」。
與其說要怎麼持續,還不如說要怎麼突破?
「現階段我們已將興趣轉化為工作型態,壓力隨之遞增,要如何在過程中,將挫折轉化為挑戰、維持初衷與創作熱情、持續地挑戰自己與維持極高的幽默感,而最重要的還是讓音樂一樣的好玩,這會是飛車必須不斷提醒自己的事。」假如飛車已經成為一個廣受矚目的樂隊,也代表飛車的「下一步」是有人在乎的,對於未來,理應更加深思熟慮。
對於「語言創作」,飛車正試圖走在一條台灣樂隊生態圈中尚未明亮的道路,究竟為何選擇英文創作,國國分享了他喜愛的導演 − Quentin Tarantino。他的電影中總是充斥大量毫無意義的英文對白,但卻能讓人印象深刻,我想這就是讓語言「真空」的一種表現。
「我相信中文創作也能有『城市廢話 City Jive』的條件,但它就是容易讓人思考歌詞的本義,而用英文創作相對就沒有這種包袱。例如《Little Monkey Rides on the Little Donkey》就是與朋友間的對話,在沒有重點的狀況下,又能感覺到些什麼,這種感觸因人而異」。
英文創作設定出的情境與對話過程,能輕易讓聽眾進行自我投射,而那意義並非國國給予,單純只是一個對話空間。此外也提到了《I Know You Know I Love You》這首情歌,歌詞直接明瞭,但聽起來卻又迂迴天旋,看似衝突對立的狀態下,正是國國熱愛的文字遊戲發揮了潛在影響力。
回到新專輯,飛車在《Cool of Lullaby》首次嘗試了法文作為開場,邀請雷擎唱出《小王子》中的一則故事。該故事內容為玫瑰要起床了,小王子要叫她起床,但是玫瑰早已起床,但她為了等小王子叫醒她,所以必須假裝剛起床。搖籃曲的定義是哄人睡覺,但開頭卻以起床揭幕,這是文字觀念上的一種心理戰,也是飛車透過文字表現的幽默表徵。
例如你說你很快樂,某種程度上,一定有經歷過悲傷,才能體會快樂;要想睡覺,一定要起床,這東西一定會有對立的面相。
隨著音樂趨勢的不斷更迭,「曲」在現今世代表現相當強勢,而飛車是如何拿捏詞/曲的比重?國國給出了答案:曲>詞。
「曲能襯托出一種顏色與情感設定的能力,它可以是憂鬱或是興奮,我會依循這樣的方向,找出在唱詞方面上的契合感,例如《Greedy》的詞曲就是同步完成的。」飛車的創作設定上,詞曲融合密切度必須恰到好處,雖然不太能被看作成一個故事,但其實也是靈魂樂中,對情緒抒發的一種尋求。
「攤開流行音樂歷史,詞與曲的相互流行就是一個循環,關於當代時空的創作者對「詞/曲」的交流,多樣認知下理出了一套審美價值觀。像是近年的「詞」就十分簡單(例如 Trap 曲風),可是在簡單的基礎下,又漸漸偷渡了一些新的敘事方式」。
搖滾與龐克是否逐漸式微?
「同樣是一個循環,嘻哈為現代的黑人爵士樂,爵士樂曾在 90 年代稱霸,隨後的 20 年則有了 EDM、Indie Rock 的興盛或是 Post-punk revival(龐克復興)。而現在嘻哈又成功融合先前的搖滾與龐克元素,甚至是臥房音樂,或許再過幾年,搖滾又會以新的方式回歸,而那就是未來的趨勢。」不妨在了解循環的認知下,放遠看,畢竟音樂人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自己最喜歡的是什麼。
The Internet:在嘻哈的底蘊下,漸漸嘗試以 Grunge 的方式編曲
過去臺灣音樂史上,曾經茂生多位華語圈巨星歌手,近年卻有著疑似「斷層」的徵兆出現。反之,台灣獨立音樂卻是日漸茁壯,去年一舉進攻金曲獎,拿下「年度歌曲」與「最佳樂團」兩大獎項的草東沒有派對即是絕佳代表。飛車如何看待這現象?
「『斷層』能激發更多新的音樂與機會,人人都在培養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壤。音樂人必須回歸到自己對音樂的看法,怎麼解決創作上的挫折、孤單與突破自己,與其想改變現況或當產業界的救世主,大家不妨先好好做自己。」而落日飛車就只是在台灣音樂圈中,多提出了一個選項給予外界思考。
我們總自稱是一個「小大團」,很多人聽過,但卻不太熟悉,大家毋須將我們當標竿,我們只是在試一條大家還沒走過的路。
這條路上,該如何繼續邁進與突破自己,飛車有了新的方向:首支 MV 釋出、演唱會造型策劃。
「年輕人聽音樂的習慣,不再只是耳朵,眼睛比例也提升了,整體視覺大有影響,而造型正算是視覺的一塊。」本次巡演,飛車首次在造型領域進行著墨,國國了解服裝具備的文化層面,不只是樣式,更要有故事。為了貼合「愛愛大旅店」的演唱會主題,飛車試圖扮演起汽車旅館的店員,與「懷孕搖滾」作出連結,以服務角度招呼那些帶有「色心」的顧客。服裝調性偏向夏威夷風格,並融入團員們的各自特色,避免制服感的約束,而今番的造型企劃便找來 Alice Lawrance 主理人 Will Lee 操刀。
落日飛車 2018 最新巡迴演唱會《LOVE MOTEL LOVE 愛愛大旅店》將於本週正式在台中與台北拉開帷幕,隨之緊鑼密鼓地迎來的是九月底的北美與加拿大巡迴,十月再飛歐洲地區,或將在旅程途中,飛車的首支 MV 就突然發佈,飛車迷們不妨期待一番。
對於未來,除了將巡演表演好之外,飛車也希望挑戰更多語言的歌曲,並會在現場演出時放送中文金曲演唱。此外飛車將在演唱會現場發售三張專輯的黑膠與彩膠設計與限定周邊系列,熱愛飛車的歌迷們不妨期待。有興趣的讀者不妨留意落日飛車 Sunset Rollercoaster 官方頁面與 Instagram,並追蹤 HYPEBEAST MUSIC 中文專頁掌握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