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蘭花堆砌成 Virgil Abloh?HYPEBEAST 專訪 Emoji 插畫家 Yung Jake
「老實說,成名是我創作 Emoji 肖像的唯一原因。」

Andy Warhol 曾經說過一句話:「在未來,每人都可以成名 15 分鐘。」而事實是,有人坐在鏡頭前吃漢堡、拍男友睡覺亦能一夜成名,也有數不清的人嘗試著同一方法,偏偏無法成功。而在社交媒體時代,Yung Jake (本名為 Jake Patterson)便是幸運的那位。「實在是不好意思,我剛剛在享用晚餐所以沒及時回覆你的信息,現在可以聊聊我的 Emoji 創作……」,收到 Jake 的回覆是在北京時間的淩晨五點,此時此刻他正在戛納與朋友享受美好的週末,而 iMessage 是 Jake 唯一肯接受一切雜誌媒體採訪的方式,在此之前他推掉了當面採訪、電話、Skype、甚至是郵件對話的邀約。我們隔著半個地球的時差,有一搭沒一搭地用 iMessage 對話,字裏行間裏的他一如作品一樣玩味、深刻、還有點無厘頭,我們聊起了許多關於他創作 Emoji 肖像、說唱作品、以及雕塑、繪畫等藝術作品背後的故事。
The Internet Sensation: Emoji Portraits
這位以 Emoji 創作社交名人肖像而紅遍 Instagram 的跨文化網絡藝術家,曾把 Kim Kardashian 的頭發變成了 Emoji 的音符,2017 年特朗普上任美國總統,他用豬和代表金錢的 Emoji 繪出 Donald Trump 的經典表情。配文「Fuck Donald Trump」調侃特朗普形象遭到美國乃至全世界民眾的質疑。每一位當前可謂流量擔當的明星、歌手、設計師、甚至是國家領導人都可能成為他的創作對象。「剛開始是畫我自己,後來便開始瘋狂地創作名人肖像,沒有什麽深刻的思考,就是一項社交網絡行為。」
盡管幽默滑稽,但這些肖像並不是瞬時被人們關注,而後又迅速淹沒的 meme。它們曾經在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墨西哥 Zona Maco 當代藝術博覽會上展出,也引起了如《紐約時報》、《W Magazine》、《V Magazine》等主流媒體的注意。曾在加州藝術學院修讀藝術的 Jake 有著紮實的繪畫功底,畢業後也有零零散散地創作一些雕塑、繪畫作品,但這並不是他創作 Emoji Portriats 的契機,倒是機緣巧合下與合作夥伴 Vince Mckelvie 發明了一個叫 emoji.ink 的 app。「我喜歡符號化的東西,因為人們對符號都有自己的理解,人們看到自己熟悉的東西,便可以進行交流。」
Jake 並不是第一個使用符號和數字化技術作為藝術媒介的人,卻是創造出最有趣作品的藝術家之一。細細觀察每一幅肖像的發布時間,幾乎都無縫銜接了社交媒體上引起轟動的事件,我們不禁好奇 Jake 這個行為的本質和動機。「我不在乎名氣」的陳詞濫調聽得多,而 Jake 的回答來得直截了當:「我在創作之初就已經預料過這會很火,畢竟我一直在關注和預測什麽將會或正在流行,老實說,成名是我創作 Emoji 肖像的唯一原因。」名聲是 Jake 所有作品的重要主題,而這也不是 Jake 第一次表達出對名聲的重視:「身為一個藝術家,卻沒什麽名氣,那麽就不算是真正的藝術家,你只能說是有這個愛好,被世人所看見的才稱得上是藝術。」
The “Unemployed” Rapper
由於 Emoji Portraits 帶動了巨大流量,很多人都會忽略了 Yung Jake 另外一個重要的身份 - Rapper。他在創作媒介上的創新,不僅融入了 Emoji 創作裏,更表現在音樂上,創作一幅 Emoji 肖像所需的時間大約為 30 分鐘到一周不等,但他對於 Hip-hop 音樂的醞釀卻伴隨童年開始。「我對 Hip-hop 和街頭文化的熱愛與創作,大概從我開始聽音樂的時候就開始了。」他的音樂作品絕大部分在 YouTube 上發布,也會上載於他另一個受歡迎的作品,即名為 e.m-bed.de/d 的 HTML 5 體驗網站上,現在也偶爾會在全國各地表演 Live Show。與備受矚目的 Emoji 項目相比,Yung Jake 的音樂倒顯得不溫不火,有點自娛自樂的意味。但 Jake 並沒有太大壓力,他說 Yung Jake 這個身份讓他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即便我的說唱很爛,但我的其他身分還是很厲害啊。」
他喜歡的音樂並非僅限於 Rap,「我喜歡聽 Eminem 的《Fack》,還有 Ski Mask the Slump God,德國作曲家 Hans Zimmer,Weird Al(MTV 時代最著名的歌曲惡搞專家,曾獲三次格萊美),大小謊言的主題曲,18 歲的波特蘭新銳 Rapper YEAT…」Jake 列舉出一長串名單。他製作過幾個視覺酷炫、內涵深刻的 MV,在玩說唱的同時順便反思了下現代人和網絡的關係,表達一下對互聯網技術的理解和花式運用,他希望通過音樂以及藝術作品來打破在線身份與 IRL 人格之間的障礙,就如他一直以 Yung Jake 的身份遊走於虛擬網絡與真實世界一般。創作音樂 MV 是 Jake Patterson 於 Yung Jake 角色的首次試水,2011 年,他創作了「Unfollow」的單曲,用昏昏欲睡的聲調唱出如何在社交媒體上取消關注前任,而後還在「Datamash」炫了一把貨真價實的人造畫面質量受損技術,在 2013 年聖丹斯電影節的數字藝術單元中大獲好評。
Making Sense of the World through Digital Artworks
Jake 除了創作音樂和 Emoji 畫像以外,還有不少像是惡搞一般的網絡藝術作品。2016 年初,Jake 曾經在洛杉磯市中心的 Ace Hotel 一側的廣告牌上「刊登」了自己的作品:一瓶扭曲變形的礦泉水,靈感來自於他的「Twisted Metal」藝術系列,通過數字手段去模擬真實物品的物理變形。自 2015 年開始,這塊廣告牌便一直用於展示不同藝術家的作品。他的創作主題總離不開品牌、標簽、消費文化、名聲等主題,創作元素包含大眾熟悉的品牌標識,懷舊的卡通人物,通過貼紙、噴漆、雕版印刷等方式展現出來,這些代表著時代印記和流行文化的對象,在 Jake 看來便是與觀者產生共鳴及對話的直接方式。
他在 MV 裏融入了不少產品的特寫鏡頭,乍看之下會以為是品牌贊助,而 Jake 直言自己其實和這些品牌根本沒有聯繫過,他僅僅是呈現它本來的樣子,或許是更有趣的一面,最終交由人們去思考自己與產品、品牌的關係。「當一件事物越受大眾歡迎,就說明它對人們生活產生影響的可能性越大,大多數人第一反應便是這些東西與自己的經歷建立聯繫。」在瞬息萬變的「快餐時代」,人們獲取更大量信息的同時也不斷縮減著對新事物厭倦的週期,事物能瞬時被關注,也很快迅速淹沒在大堆的信息中,如何將 Warhol 口中 15 分鐘的成名時間無限延長,或許對當代藝術家來說是最難的一件事情,而 Jake 卻表現得滿不在乎。他認為自己更像是一個喜劇演員,僅僅是想表演給大家看,試圖博君一笑,並讓大家看看這個世界有多滑稽。畢竟在社交媒體時代,孰好孰壞並沒有明確界限,大家玩得開心就好。「我絲毫不在乎,我不會讓別人的期待變成自己的壓力。」
回到文章最初,Andy Warhol 的成名並不是因為作品運用了多高超複雜的技巧,而是掌握了當時人們的心態,時勢造英雄,他的作品中描繪的主題都是生活裏隨處可見的東西,卻反映了時代下人們追捧的事物,因而正中大眾下懷,而 Yung Jake 或許對此也深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