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眼中的香港」多位業界人士精選 20 首香港代表歌曲
MC HotDog、頑童MJ116、宇宙人與 9m88 等人分享了心中的「香港代表歌曲」。

「香港」距離台灣約 800 公里,飛行航程僅要一個小時半,因為地緣關係,不少人會選擇前進香港度假。而「香港」對於現代台灣人的人生影響,也是佔有極大的比例存在,香港文化之於台灣文化,可以簡單從「影視」、「音樂」、「潮流」三大領域著手分析。
「港片」在台灣是一個歷久不衰的收視率保證,每逢特定佳節總能在電視上看到周星馳主演的電影,或是「賭」字輩、古惑仔與警察故事系列電影,皆讓人無窮回味與樂此不疲,還有林正英主演的「殭屍」題材電影更是扮演先鋒角色。以上所提的多部電影成功孕育了不少家喻戶曉的港星,並奠定了港片在 21 世紀後依然能受到台人關注的穩定基固。
音樂方面以廣東話(粵語)為基礎,並擁有不少風格的經典金曲,台灣最為人熟悉的應是由黎明為首的「廣嗨」風潮,而談到香港饒舌則不得不提陳冠希與歐陽靖 MC Jin ,還有近年重新回歸的 LMF。此外還有多位代表歌手,老中青三代人才輩出,包括許冠傑、Beyond、張國榮、王菲或是陳奕迅等人,香港音樂圈的感染力,對於華語歌壇可曾有一段光輝歲月。
潮流部分,則有葛民輝、麥浚龍、陳冠希、李燦森或余文樂等人,透過風格形塑、選物美學與開創專屬自己的潮流事業,成為年輕街頭愛好者的追隨指標,而陳冠希與余文樂兩人直到近年,仍是亞洲首屈一指的潮流 ICON,事業版圖更是愈做愈大。在當時相對缺乏在地設計師品牌的台灣,追求「港潮」成為台灣街頭份子們的普遍日常。
而這三大產業下的大家都是以多棲的身份生存著,這樣的環環相扣也幫助整個香港文化產業更加壯大,因此在台灣有著超過十年癡迷香港的風光年代。如今 HYPEBEAST 希望重築台灣與香港的情懷橋樑,邀請不少台灣業界人士,希望他們選出心中那首足以代表「香港」的經典歌曲與談論對於「香港」的種種想法。
印象中的香港長怎樣?
首先問起了大家對於香港的印象,沒去過的人則描繪出對於香港的腦中構想。熱狗 MC HotDog、頑童MJ116、阿爆、老莫、賴慈泓與宇宙人 方Q 都提出「步調節奏快」與「地狹人稠」兩大香港印記。而香港豐富的美食文化也是多數人回味無窮的誘因,包括 Julia Wu 吳卓源、DJ RayRay、李權哲與宇宙人的小玉。此外 ZENBØ 與剃刀蔣則從 Cyperpunk 電影作為切角,該電影觀世界取樣了香港許多的城市風格概念,例如《Blade Runner》、《Ghost in the Shell》或是《AKIRA》。
而 LEO37、游璨賓、吳念達、宇宙人的小玉與方奎等人,談到了香港城市受到的國際化洗禮令人記憶猶新,巷弄間滿載的多元文化,是那麼地瘋狂與讓人著迷。而香港密度極高的高樓大廈與街道滿佈的霓虹燈,就活像是一座現代都市叢林,9m88、DJ Spykee 與阿達對此的光景回憶難以忘懷,夜貓組的春艷更將其比喻為超大、終極版的台北西門町,網絡音樂評論家 stu sis 則認為這樣未經修飾的香港,更加原始與真實。
另一個有趣的觀點,則談到了香港人的人格特質,音樂評論家傑米鹿認為生存空間的擁擠狹小,或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香港人在無形之間就抗拒著一股壓力,而那股壓力是我們台灣人難以想像的。而音樂製作人 Tower da funkmasta 認為香港正處於未來文化與本地文化間的拉扯階段:「香港像是奮力不被海水(外來文化)淹沒的沙洲 (本地文化),不斷在漲潮、退潮間努力捍衛自己生存的界限。」而混血兒娛樂製作人 JOSH BEATS 237 則以「熱鬧的城市、孤單冷漠的人」簡單扼要分享,老王樂隊則透過兩種角度作比對分析:
香港是一個功能取向的都市,去工作的朋友都是為了賺錢,沒有太多生活空間,沒什麼人是願意交朋友的。但以旅遊的角度來看,卻可以在擁擠中找尋反差的寧靜,因為它極端的文化而變成很有意思的城市。
敘述完大家對於「香港」的情懷與想象後,將逐步揭曉以上多位台灣業界人士精選出的 20 首「香港代表歌曲」,列表中不乏 Beyond、張國榮或是王菲等人,但也有相當驚喜與意外的答案。大家對於香港的感情刻畫,深受各自的人生旅程作驅使想像,大家不妨深入聆聽與閱讀下方歌曲清單,並了解究竟為何「這首歌」足以代表香港。
My Little Airport − HEY HEY BABY
推薦人:老王樂隊
「這首歌有著從『鬧中取靜』的感覺存在,而這正是我們對香港的象徵印象。」− 老王樂隊
香港非主流音樂代表 My Little Airport,曲風清新自由,近年歌詞經常探討部分社會議題,而《HEY HEY BABY》特別找來著名作曲人陳輝陽加持,有著令人怦然心動的純愛氛圍。
陳冠希 −《香港地》
推薦人:DJ RayRay
「這是一首對我來說十分港味的作品!」− DJ RayRay
《香港地》來自陳冠希 2004 年的專輯《Please Steal This Album》中的代表歌曲,從小接受西方教育的陳冠希在這首展現他苦練的廣東話,搭配陳奐仁、胡蓓蔚與 Mc仁的加持,整體顯得更有層次,而歌詞也是陳冠希對於香港的情感詮釋。
黃耀明 − 《春光乍洩》
推薦人:阿爆
「香港給我的印象就如同《春光乍洩》的專輯名稱《愈夜愈美麗》」− 阿爆
黃耀明的《春光乍現》為專輯《愈夜愈美麗》的主打歌,發行於 1995 年,由林夕填詞,搭配多重樂器伴奏,黃耀明如痴如夢的唱腔顯得更加舒服悅耳。
TWINS − 《下一站天后》
推薦人:9m88
「因為 Twins 是小時候著迷過的女子團體,也因為看阿 Sa 演的港片,才漸漸接觸到香港流行文化。」− 9m88
著名香港團體 TWINS 為不少年輕少女憧憬的偶像,而《下一站天后》也正是導演馬偉豪於 2003 年執導的同名電影,片中試圖揣摩少女們的成長心境。
王菲 −《夢中人》
推薦人:LEO37
「王家衛拍片很有香港味道,每次想到香港,就會想到王家衛的電影,就像侯孝賢與他拍的台灣電影的道理相同。」− LEO37
《夢中人》來自導演王家衛的經典電影《重慶森林》,演唱者正為女主角王菲,改編自 The Cranberries 的《Dream》,而《重慶森林》正是一段深根在香港的愛情故事,眾演員們出色的演技備受大獎肯定。
盧凱彤 −《留一秒》
推薦人:傑米鹿
「裡面有一句歌詞是:『留一秒給疑惑、天空也赤裸裸、風景如畫爍。』整首歌給我一種『我用很大的力氣,去換取一個空間或一秒時間的感受。』這感受,和身在香港總是要用不小的代價,才能看到大樓間難得天空的感覺很雷同。」− 傑米鹿(音樂評論家)
《留一秒》為歌手盧凱彤 2016 年的新歌,收錄在國語專輯《你的完美有點難懂並不代表世界不能包容》,在經歷過躁鬱症後的休息後,盧凱彤於 2015 年再次重新出發。
張國榮 −《追》
推薦人:游璨賓
「《追》是我第一首喜歡廣東歌的歌曲。尤其是我在香港那段時間聽到這首歌時,體會到張國榮之所以受香港人喜愛的原因,如果您問為什麼,我回答不出來,所謂「只能意會,無法言傳」就是這個意思吧。」− 游璨賓(感傷唱片行主理人)
「一種浪漫與灑脫,『你才是真正的目標』。」− 宇宙人 阿奎
《追》為電影《金枝玉葉》中的經典主題曲,由已逝歌手張國榮演唱,敘述著「為情所愛」的人生態度,林夕為張國榮量身訂做的歌詞情境十分刻苦銘心。
Beyond −《海闊天空》
推薦人:stu sis、Tower da funkmasta、春艷、阿達
「香港人不管經歷各種沿革,都應有對現實不妥協、追求理想的氣魄。」− Tower da funkmasta(音樂製作人)
「什麼東西看上去都未經修飾,反而更原始、更真實、更吸引人。」− stu sis−(網絡音樂評論家)
香港知名樂隊 Beyond 最為經典的一首,期盼給予大眾前去追求夢想的能量,並加入受到挫折的感慨,讓聽眾更能感同身受。《海闊天空》是由樂隊靈魂人物黃家駒一手包辦,不幸的是兩個月後黃家駒意外在日本身亡。
歌名:Beyond −《光輝歲月》
推薦人:ZENBØ、春艷
「Beyond 算是我第一次聽的香港樂隊,本來想選張學友的歌,但我覺得《光輝歲月》給了我更多經典電影裡充滿美學感的衝擊、有種片尾的惆悵感。」− ZENBØ
《光輝歲月》為黃家駒受到遭囚禁長達 27 年的曼德拉所啟發,歌詞敘述著如此煎熬的過程,所伴隨著他那堅定的信念,也探討著自由、平等、人權等議題。
陳奕迅 −《浮誇》
推薦人:春艷
「我選了三首,除了 Beyond 兩首,就是陳奕迅的《浮誇》,都帶著一股香港人活在這樣急速前進的社會中,小人物與現實抗衡的聲音。」− 春艷
陳奕迅的《浮誇》代表著小人物的奮力嘶吼,並有著致敬已逝歌手張國榮之意。
LMF −《1127》
推薦人:老莫、吳念達
「歌曲本身描述了香港歷史上最著名的世界巨星李小龍,以及歌曲內容充滿著東方文化的自信,相當令人欽佩。」− 吳念達(嘻哈樂史主筆者)
《1127》靈感取自亞洲武打巨星李小龍,以生日作為歌名以表致敬,歌詞中的「有佢教曉我哋,唔係東亞病夫」兩句最為人熟悉。
羅大佑 −皇后大道東
推薦人:宇宙人 小玉、賴慈泓
「有意識以來第一首聽到的粵語歌,或許很多人沒聽過這首歌,這首歌當時紅遍香港,是林夕老師的詞、羅大佑老師的曲,皇后大道是香港第一條建築的沿海市中心主要道路,網路上有人解釋說這個「東」指的是東方、中國的意思。「皇后大道東」表現了一種由英國轉移至中國的意函,我想這是代表香港是一個接受外來融合的繁華城市。」− 賴慈泓
「歌詞敘述著交通步調、人潮洶湧,
《皇后大道東》的歌詞帶有大量的香港場景,創作背景來自香港 97 年主權移交的大事件;就現今社會來看《皇后大道》真實地照應出相關事物變遷的過程。
許冠傑 −《半斤八兩》
推薦人:DJ Spykee
「第一個想到的是許冠傑《半斤八兩》吧。不確定香港是否現在也像歌詞裡這樣「窮忙」,主要是身為台北人,聽了格外有感觸。」− DJ Spykee
許冠傑被譽為粵語歌流行歌曲教父,同名專輯《半斤八兩》於 1976 年正式發行,為許冠傑第三張粵語大碟。
許冠傑 −《好景自己去尋》
推薦人:李權哲
「純粹自己喜歡,覺得這首很有 70 年末與 80 年初的香港感覺,那時候可真的是華人世界的中心。」− 李權哲
許冠傑被譽為粵語流行歌曲教父,《好景自己去尋》來自個人第六張專輯《念奴嬌》,發行於 1980 年。
鄭伊健 −《極速》
推薦人:頑童 MJ116、米奇林
「我們共同經歷過「廣嗨」的時代,那時的陳小春與鄭伊健所演出的古惑仔系列電影,至今我都能倒背如流。」− 米奇林(音樂製作人)
「因為香港電影深響我們很深。」− 頑童 MJ116
鄭伊健飾演的「Sky」不可一世的態度,讓他擁有高度人氣支持,而主題曲《極速》更是多數影迷的經典,更是「廣嗨」年代下的熱門歌曲。
鄭伊健 −《友情歲月》
推薦人:頑童 MJ116、Tower da funkmasta、阿達
「小時候因為《古惑仔》,學習到了很多有關義氣與友情的東西,這回憶對我來說很重要。」− 阿達
「香港人不管經歷各種沿革,都應有對現實不妥協、追求理想的氣魄。」− Tower da funkmasta(音樂製作人)
除了「Sky」之外,鄭伊健飾演的「陳浩南」更是深受大家喜愛,古惑仔電影系列成功影響了許多台灣男生。
張學友 −《總有一天等到你》
推薦人:剃刀蔣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腦海裡出現第一首歌就是這個」− 剃刀蔣
說到張學友的《總有一天等到你》,就讓人聯想到 1993 年的電影《超級學校霸王》,集結了當時香港四大天王中的三大:張學友、劉德華與郭富城,而當時張學友在音樂課教大家唱的歌曲就是《總有一天等到你》。
劉德華 −《天若有情》
推薦人:JOSH BEATS 237
「因為《天若有情》在我心目中,是最希望可以感受到的香港年代。」− JOSH BEATS 237(混血兒娛樂音樂製作人)
《天若有情》由劉德華與吳倩蓮兩人主演,敘述著一位黑道男孩與富家千金的愛情悲傷故事,香港在地色彩相當濃烈。
草蜢 −《失戀陣線聯盟》
推薦人:宇宙人 方Q
「香港音樂影響我最深的是九零年代香港天王天后大流行的時候,
台灣人相當熟悉的草蜢於 1985 年正式出道,1990 年後前來台灣發展,成功獲得大量目光關注,而《失戀陣線聯盟》更是人氣極高的熱門金曲。
歌名:鬼新娘(《殭屍先生》插曲)
推薦人:熱狗 MC HotDog
「小時候最喜歡的一首歌就是《殭屍先生》(台譯《暫時停止呼吸》)的主題曲《鬼新娘》,這首歌的歌詞已經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裡。」− 熱狗 MC HotDog
已逝演員林正英主演的《殭屍先生》為「殭屍」題材的開山鼻祖,該片的成功造就了往後殭屍電影的效仿。
香港的音樂特色?
關於這題,不得不提 80 年代起,大批港星所引領的流行音樂風潮,因為西方殖民關係,香港音樂曲風相對廣泛多元、包括搖滾、R&B 或是饒舌,而歌手們的個人風格更是強烈,加上廣東話特殊的平仄語調與咬字,歌曲聽起來更有韻味。而主流音樂與地下音樂也分別探討不一樣的文化議題,主流音樂可以代表資本主義的幻想享樂、情慾的寄託;地下音樂則貼近真實生活中,在裂縫求生的意志,而這樣的掙扎也帶出了意外的創意與火花。
過去的香港音樂類型多元,例如娛樂性高的「廣嗨」歌曲,或是電影主題曲帶出的城市感與絕望感,這樣的音樂創作有著顯著的時代表徵,除了對香港的情感投射與寄託之外,也能啟發不少聽眾對於人生的方向指引。
在華人社會中,方言逐漸式微,不少香港人仍堅持唱著自己的語言,實在難能可貴。除了主流音樂外,香港近年則有不少地下音樂人崛起,持續創新與實驗,渴望進化蛻變之時,繼續鑽研著社會的能量流動,例如兩大廠牌 Bakerie Music 與撒野作風,裡面的 Dough-Boy 與 YoungQueenz 等人皆是值得大家留意的新生代。
關於「香港代表歌曲」這一問,相信過個二三十年必會有所變動,而這也是音樂文化蘊藏的強大魅力,與時俱進的改變,大眾對於曲風的愛好,都是在體現世界文化的脈動。
有興趣的讀者不妨使用 #HBPlaylist 聆聽「台灣人眼中的香港」,亦可留意 HYPEBEAST 專訪 LMF 大談《中國有嘻哈》的特別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