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評選!回顧 Fast Fashion 10 大經典聯乘作品
但「聯名」這顆萬靈丹,似乎也是有效期的…
近年來,由於運動休閒風潮(Athleisure)成為大勢,過去十年曾經叱詫風雲的快時尚品牌(如 GAP、H&M 與 UNIQLO)的銷售數字在近五年來連年下滑,以 UNIQLO 為例,2017 年日本的國內市場增長率幾乎為零,而 GAP 與 H&M 除了業績表現不佳之外,在新的年度也都將關閉更多實體店鋪,特別是亞洲地區。在快時尚品牌一片慘淡的銷售報表裡,唯有一個市場萬靈丹能夠迅速拯救這些快時尚品牌,那就是與奢侈品牌及高端設計師合作的聯名系列。
回溯快時尚品牌與奢侈品牌及高端設計師的首次合作,應屬 2004 年來自瑞典的 H&M 與「老佛爺」Karl Lagerfeld 連袂出擊的聯名系列。這個首開快時尚品牌與奢侈品牌合作先例的合作,在當初 H&M 內部提案會議時,H&M 高層想了多套說法要從不同角度說服 Karl Lagerfeld 首肯,沒想到向來勇於創新求變的 Karl Lagerfeld 非常看好這次合作的話題性,很快便點頭答應,而這個聯名系列也在推出兩小時後全數售罄。
自此開始,每年 H&M 與奢侈品牌及高端設計師推出聯名系列開始成為了品牌傳統,包含 Stella McCartney(2005)、Comme des Garcons(2008)、Versace(2011/2012)、Alexander Wang(2014)到 Balmain(2015),幾乎次次引發全球徹夜排隊風潮。
而 H&M 的頭號勁敵、日本快時尚領導品牌 UNIQLO 則是在 2008 年首度與華裔設計師 Alexander Wang 合作推出的「Alexander Wang for UNIQLO」聯名系列,有別於 H&M 多半以限量炒作的飢餓營銷手法,UNIQLO 的聯名系列多半不打「限量」旗幟,反倒以常態型銷售模式販售販售,即便短期的銷售狀況不若 H&M 的限量系列火爆,但就長遠看來,UNIQLO 確實在服裝的材質與剪裁上師法了合作設計師與品牌的長處,並將其融入品牌核心價值,就策略面來看似乎更技高一籌。
其實,客群天差地遠的奢侈品牌為何會願意與主打平價的快時尚品牌聯名,主因便是奢侈品牌希望能夠與快時尚品牌的核心客群產生「聯結」。一般而言,奢侈品牌牽涉的利益層面較為廣大,因此關於品牌的每個決定都會一再審慎評估,所以相較於以年輕世代為主要客群的快時尚品牌,奢侈品牌在營銷策略特別是社群操作上,會顯得較為保守且了無新意。因此奢侈品牌期盼藉由與快時尚品牌的聯名系列測試市場水溫,一方面嘗試並了解嶄新的營銷策略與年輕市場操作手法,另一方面則藉由聯名系列將品牌形象年輕化,同步培養未來可能接觸奢侈品牌的潛在客群。
本次專題 HYPEBEAST 特別邀來多位橫跨時尚與潮流領域的業內人士,並由他們的視角為讀者挑選歷年來 10 個最不能錯過的奢侈與快時尚品牌的聯名系列。假設當時未能躬逢其盛的讀者,不妨藉由本次專題來好好回味一番,順便看看自己的衣櫃差了哪幾件經典作品。
UNIQLO x Jil Sander 「+J」(2009 – 2011)
「於 2009 年 UNIQLO 開始聯手 Jil Sander 並由設計師本人操刀的『+J 』系列是所有高端設計師與快時尚品牌聯名系列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合作。『+J』在線條及設計細節上除了沿襲 Jil Sander獨有的俐落以及極簡美感外,UNIQLO 在這系列的做工也在 Jil Sander 的掌握下強化了許多,而這系列也確實為後來的 UNIQLO 主線產品帶來了許多設計上的影響。」(Andrew Chen, 「吉豐重工」設計總監)
「『+J 』系列推出正巧是 UNIQLO 進軍台灣市場的開端,也讓我能夠親身近距離接近、試穿此系列作品,並直接同時比較與其他一般 IN LINE 的不同。喜歡極簡主義的消費者幾乎很少有不欣賞 Jil Sander 所引領的服裝洗鍊線條和乾淨剪裁,更不用說這次聯名是 Jil Sander 在 2004 年離開自己創立的同名品牌之後的首次大型製作。『+J 』從 2009 到 2011一共推出五季,一直以來秉持『功能性與舒適性必須並行』的 Jil Sander 在這個聯名系列的用心絲毫不馬虎,細微製作處處可見俐落的剪接線或裁片接縫,不但增加可動空間分量,同時加上多樣化的收納口袋,以及防潑水面料和內里全防水貼條的使用,都早早為都市型的便捷機能風格樹立平實可親的典範設計。」(Andy Chang, 原「wisdom」行銷經理)
H&M x Lanvin(2010)
「我個人覺得有買到這個系列的人要份外珍惜,畢竟當時還是『企鵝先生』Alber Elbaz 主導 Lanvin 的黃金年代,不得不說 Lanvin 從 2015 年 Alber Elbaz 離開後,無論銷售或是設計上都回不到過往的榮景。另外關於這個系列有個趣聞,那就是發賣首日 Alber Elbaz 特意坐車前往 H&M 觀察銷售狀況,結果發現門口都沒人,當時 Alber Elbaz 著急打給時任 H&M 創意總監的 Margareta van den Bosch 說:『怎麼辦,Karl Lagerfeld 的聯名系列推出一小時就售罄,而我的卻完全沒人排。』結果 Margareta van den Bosch 回他:『你看錯邊了,對面大排長龍的才是。』」(Sofia Shen, 《壹週刊》潮流記者)
UNIQLO x UNDERCOVER 「UU」(2012 – 2013)
「自己最有印象也最喜歡的應該是 UNIQLO x UNDERCOVER 的『UU』系列,這系列不但是橫跨男、女與童裝的完整系列外,同時高橋盾更是將自身對於音樂搖滾的設計創意添加到 UNIQLO 的平民服飾中。我最喜歡的是雙方合作第一季(2012 年)的首發系列,高橋盾將異材質結合 UNIQLO 既有的優質基本盤中,至今看來仍舊十分實穿且前衛。如果硬要雞蛋裡挑骨頭,可能我覺得服飾設計還是略嫌保守,若當初可以將高橋盾拿手的怪誕奇幻圖樣結合,也許會更有意義。」(Eugene Chen, 「Invincible」公關行銷)
「記憶深刻的時尚聯乘平價品牌,毫無疑問地是 UNIQLO x UNDERCOVER 的『UU』系列。高橋盾成功的把他的服裝美學置入其中,並把他慣用的奇幻故事情節以及日式戶外生活風格的表現,將這位日本代表設計師的觀點躍上國際舞台,並透過 UNIQLO 傳達給世界更多的消費者。」(Jess Huang,「Slightly numb」財務總監)
H&M x Alexander Wang(2014)
「我個人推薦的是 2014 年,由 Alexander Wang 與 H&M 合作的聯名系列。Alexander Wang 設計引人入勝之處在於總是能夠將『輕鬆自在』這件事發揮的淋漓盡致,這次與 H&M 的合作,大量導入運動元素融入現代流行之中,兩相碰撞所產生的化學反應,確實讓人十分驚艷。或許蠻多人看完秀場的服裝會覺得,這些單品平常可以穿出門嗎? 但其實仔細地去拆解每一件單品,你會發現每一件單品都值得去擁有,因為它們是那麼的容易消化,穿出門不會讓人有負擔,同時又可以擁有穿着精品的感覺。」(Damien Hung, 「Fukurou Living」主理人)
GAP x John Elliott (2014&2016)
「其實從一開始就滿喜歡 John Elliott 的素色及合身的運動風格,在 2014 年與 GAP 攜手推出的聯名系列中, John Elliott 挑選了品牌最經典的看板單品像是帽夾、棉褲與素色 T-shirt,簡單中又能看到 John Elliott 擅長的豐富層次感,當中最吸引人的便是 Gap 合理且入手無慮的價位,不過壞處就是吃到這甜頭後,之後反倒買不下去 John Elliott 的正線系列了(笑)。」(Ian Chung, 「JUICE Taipei」Store Manager)
UNIQLO x Alexandre Plokhov(2014)
「2014 年由 UNIQLO 與 Helmut Lang 創意總監 Alexandre Plokhov 聯手打造的『Urban Sweats Capsule Collection』是我認為相當值得回味的一個系列。全系列主要以黑、灰兩色帶來 Normcore 的都會風格同時並融入 Helmut Lang 品牌個性與極簡美學設計。此外,我認為選擇以 Sweats 為系列主軸的想法相當聰明,不僅提升了快時尚單品的壽命,同時也製作出不受時尚約束的 Timeless 款式,帶來任誰都能享受的穿搭樂趣。」(Yen Kuo, 「JUICE Taipei」公關行銷)
UNIQLO AND LEMAIRE(2016)
「LEMAIRE 是 Christophe Lemaire 與 Sarah-Linh Tran 的雙人品牌,對女性的詮釋為獨立、勇敢、擁有自我想法且有強烈的個人態度,看似寬鬆俐落的架構里,卻有着柔韌的細節,呼應法國女人的迷人又有魅力,是我個人相當喜愛的品牌之一,特別鍾情的是它強烈卻不喧嘩的風格。
而 UNIQLO 與 LEMAIRE 這兩個品牌,對於服裝其實有很多不謀而合的理念,認為服裝要能讓生活更有品質,是不會被流行和時間所限制。所以可想而知,這個聯名系列開賣沒多久便銷售一空,部份單品還多次重新追加,爾後 Christophe Lemaire 也正式成為 UNIQLO U 的藝術總監。這個系列之所以能夠獲得巨大成功,我認為是它們展現現代人追求的『平衡』。」(Liuyuhy, 國際知名模特兒)
UNIQLO x inès de la fressange(2014 – 2017)
「UNIQLO X inès de la fressange 是近年 UNIQLO 這麼多合作系列中我非常喜歡的,設計師成功地把復古法式風情套入現代審美,在時裝輪廓中帶出老味道。而這個合作也相當長青,從 2014 下半年開始,至今已陸續發表了七個系列,並在 2017 年秋冬首度推出男裝。一貫的粗燈芯絨、法蘭絨、毛呢,溫暖的材質和色調,經典歐式工裝 Style 讓人不禁回味上世紀那些逝去的美好。」(Shinway Wang, 「SYNDRO」主理人)
UT x Futura (2017)
「回顧過往,UNIQLO UT x Futura 是藝術家聯手快時尚品牌聯名案中讓我印象較為深刻的。無疑地,Futura 是當代最偉大的塗鴉藝術家之一,也是第一位以塗鴉藝術家身份結合 Hip Hop 音樂進行合作的人,很多人因為 2003 年 NIKE 找了他參與設計當紅的鞋款 DUNK SB 而間接認識了他。他善用細緻的線條,抽象地表達自己天馬行空的想法,至今仍然嘗試着各種創作的可能性,其拼勁和精神相當令人值得學習與尊敬。由於 NIGO 擔任 UT 設計總監的關係,使得這些知名街頭藝術家們得以透過 UT 將個人風格帶向全世界,也讓新一代的年輕人們重新認識這位藝術巨匠,並能以平實價格入手永不退流行的經典圖像。」(James Huang, 「LAB Taipei」公關)
Swatch x Vivienne Westwood(1994)
「說到奢侈品牌與快時尚或是平價品牌的合作,我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服裝,反而是在 1993 年瑞士平價手錶品牌 Swatch 與英國龐克時裝品牌 Vivienne Westwood 的合作系列。在 80 到 90年代 Vivienne Westwood 的影響力在全球舉足輕重,甚至影響日本原宿的龐克搖滾風潮甚鉅。這個聯名系列在 20 幾年前就懂得搞限量的營銷手法,加上設計跟包裝都充滿著 Vivienne Westwood 的強烈品牌風格,如 Vivienne Westwood 著名的十字徽球型及表面飛碟光環的設計,在都是當年很突出前衛的設計,此系列甚至連使用的皮革錶帶也特別選在法國製造,用心程度可見一班。在當年此系列可說是一表難求,也是我心中浮現奢侈品牌與快時尚平價品牌合作的第一首選。」(Swart Huang, 「Less Taiwan」創辦人)
在未來可以預見的是,奢侈品牌與快時尚品牌的合作聯名仍會持續如火如荼地進行,如 UNIQLO 便於日前宣布將在 3 月 30 日推出與芬蘭品牌 marimekko 合作的首次聯名系列。不過隨着網購風潮席捲全球,消費者的選擇開始越來越多元,關於「奢侈品牌或高端設計師聯手快時尚品牌」這樣的合作方程式,也不再次次都能讓消費者全數買單,例如 H&M 在 2016 年推出的 KEZNO 與 2017 的 Erdem 聯名系列皆未於第一時間銷售一空。這樣的聯名風潮會延燒到何時結束目前雖然不得而知,但無論奢侈與快時尚品牌雙方的如意算盤怎麼打,其實最大的既得利益者都會是漁翁得利的消費者,因為我們有權利用最合理的價格做出最聰明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