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Google 數據科學家透過研究 Wikipedia 揭示成功的關鍵
原來成功不只是需要苦幹。

若閣下並不是臭名遠播,那麼在維基百科(Wikipedia)榜上有名或許是一份驕傲。Seth Stephens-Davidowitz 曾經是 Google 數據科學家,最近他在其新書《Everybody Lies: Big Data, New Data, and What the Internet Can Tell Us About Who We Really Are.》中,便介紹如何透過互聯網搜索獲得人們最內心的想法和慾望的研究。而為了得出這些數據,Stephens-Davidowitz 便分析了整個維基百科,將所有擁有個人維基百科頁面的人士一一分析,包括每個人的出生地方,出生日期,職業和性別。最後得出的分析是約有 30% 的人通過藝術和娛樂獲得成功,29% 通過運動,9% 來自政治,3% 通過科學或學術。
The greater the percentage of foreign-born residents in an area, the higher the proportion of children born there who go on to notable success,” Stephens-Davidowitz wrote. The effect was so great, among two equal college towns, both of a decent size, “the one with more immigrants will produce more prominent Americans.
另外地理學亦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例如在加利福尼亞州出生的總人口中,1,209 人中有一個在維基百科頁面裡頭。而且若出生地點是在大學附近的,都有一定的作用引發成功。雖然常言「成功需苦幹」,但是除了努力之外,看來還是需要一些機緣際遇,否則只是徒勞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