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HH 2017 回顧】Vacheron Constantin 畫作遊宇宙
Métiers d’Art Copernicus Celestial Spheres 將哥白尼的思路化為錶盤。


Vacheron Constantin Métiers d’Art 是江詩丹頓一個專做工藝腕錶的系列,金雕啦、貝母雕啦、琺瑯工藝啦、寶石鑲嵌啦,都可在此中尋,這一次,便因著品牌全線以天文作為主題而來,用上中世紀的數學家及哲學家尼古拉‧哥白尼的日心運行理論,借用了十七世紀荷蘭 – 德國繪圖師安德莉亞斯•塞拉裡烏斯(Andreas Cellarius)的圖畫作品做成一套三款的 Métiers d’Art Copernicus Celestial Spheres 腕錶。三枚腕錶都統一地有金質地球,亦會沿著橢圓形的軌跡進行與真實地球時間的公轉和自轉,地球以24小時為一個週期自轉,與平太陽日一致,而這枚研發了三年的 2460 RT 自動上鏈機芯中﹐更設有一個「回歸」齒輪傳動系統,讓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橢圓軌道以 365.2421898 天為一個週期,等同於一個回歸年運行。其極精準的機械構造,呈現了地球的真實運動狀況,而且每 8,000 年才需要校對一次以修正一天的誤差,讓這直徑僅有 6.8 毫米、根據藍伯特圓錐投影法繪製的小型金質微凸地球圓盤,按著宇宙時間,圍繞中央那個手工雕刻的粉紅金太陽臉運行。
大明火琺瑯藝術
三款腕錶其中一款採用了琺瑯工藝製作。內填大明火琺瑯工藝(即是在金質的錶面雕上凹位,再塗上琺瑯,每一種顏色都在 850°C 高溫燒製一次,所以難度極高,因為溫度控制與及微繪的技巧,往往需時甚久才能製作完成)製成的地球,有藍色海洋和大陸地貌,以金質基底上的星空圖為背景,飾以琺瑯釉。以極精細的線條呈現出錶盤上五大天體的運行軌跡。每個運行天體代表著一顆星球,與冬、夏至點一樣,以拉丁文命名,整個錶盤以琺瑯彩繪製成。
雕刻藝術
第二款採用手工雕刻而成。以雕飾(ramolayé)工藝把極細緻的 12 星座圖案在白金盤上展現,用斜角的細微交互左右帶來獨特的光影效果。如射手座的肌肉線條,摩羯座的鬢毛,甚至乎背景的海洋和大陸,都巨細靡遺層次分明。
藍寶石水晶上的鐳射雕刻與手工雕刻
第三款錶盤用上了多種新技術做出這古風的錶面。星座圖以三維效果星空作為背景。手工雕刻的地球海洋與陸地,對比分明。下層錶盤手繪了午夜藍色,其上覆蓋雕刻了的透明藍寶石水晶。這回創新使用鐳射雕刻技術繪製了星座圖案輪廓。隨後雕刻師以純手工的方式突顯圖案的立體感及藍寶石的乳光效果。正面的鐳射雕刻星座圖案還用上了 Super-Luminova 夜光塗層,做出夜空的效果。
更多今年 SIHH 新品,詳情請點擊這裏詳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