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time of style:WORKSOUT STORE 主理人「首爾沒有街頭文化 正好由我們去創造」
了解多年南韓街頭文化之演變。

亞洲地區的街頭文化,早期明顯深受日本裏原宿的影響,而南韓首爾內,近年則以當地 K-Pop 音樂席捲全球,瞬間一躍成為新世代時尚中心,亦展現出多國文化大熔爐的面貌。其實除了音樂、歌星帶領的時裝新力量外,一直於地區打滾的,還有不少熱愛街頭文化之人,剛於狎鷗亭地區開設旗艦店的 WORKSOUT STORE SEOUL,與鄰戶名所 BOONTHESHOP、Beaker Store 成為焦點。三者當中,WORKSOUT 由創辦人姜昇爀(Seunghyuk Kang)創立,由十三年前球鞋店變成有近十家分店的名所,絕對是生於街頭的代表。
首爾街頭歷史
「十多年前,南韓街頭文化相等於日本街頭文化,沒有太多 Hip-Hop、滑板活動。」精通日語的姜昇爀,年青時經常遊走兩地,搜羅街頭品牌。「除了裏原宿的單品,我亦會把 Stussy、HUF(還是店舖階段)、Zoo York 及球鞋帶到國內,以小店及網上形式發售。」WORKSOUT 初期以球鞋店為主,在狎鷗亭設立後,深受很多在美加等地留學過的學生支持,他們發現原來在國外找到的品牌,都能姜昇爀的店內買到,逐漸令店舖的知名度上升。「在南韓,滑雪遠比滑板流行,整個生態是完全不同的,首爾沒有街頭文化,正好由我們去創造。」
Edwin Faeh 相助
街頭文化、Hip-Hop 經歷低潮,加上 K-Pop 的掘起,令街頭服裝店的營商環境減弱,打退不少同業者,令姜昇爀認為有需要以更穩健的基礎開店。「當時我沒有足夠資金,但 Carhartt WIP 的主理人 Edwin Faeh 在多方面支持我,所以我與團隊決定把 WORKSOUT 轉為半 Carhartt 店,以其為主打穩紮地發展。」,由於 Edwin Faeh 的太太是南韓人的關係,兩人每年都會抽空回到首爾,亦不時支持著姜昇爀。經歷同樣的變遷,姜昇爀了解到其他範疇的文化都需要幫助,「Edwin 努力宣揚文化的精神,影響了我在店舖發展之餘,我們亦不時幫助滑板運動、DJ、新品牌等單位,希望孕育出南韓獨有的街頭氛圍。」
WORKSOUT 之演變
由小小的球鞋店,及後主力代理街頭品牌如 Carhartt、Obey、Nixon、Deus Ex Machina、Brixton 等,到上年度 WORKSOUT 在狎鷗亭開設旗艦店,特地找來了建築師 Andrea Caputo 設計,興建三層高之選物時尚集合點,擴展更多高階品牌如 White Mountaineering、Stone Island、SASQUATCHFABRIX. 等。「現在的年青人主要在弘大、梨泰院聚集,如到 Cakeshop 一樣的 Underground Club 玩樂,我們亦對應地道文化,引入了本土品牌如 Mischief,結果一開賣便全數售罄!」,正如 WORKSOUT 的理念,不斷緊貼著首爾的文化成長。
文化責任
「現在的年青人主要以 Naver(Line 的母公司)搜尋器,在網上找尋時裝資訊,現時並沒有太可靠的在地媒體。」,也許是一種責任,在 WORKSOUT 的團隊內,姜昇爀亦特意設立編輯部,透過與網上博客、傳媒聯繫,宣傳一些時裝、音樂、設計的資訊。南韓時裝產業亦已成熟,所以 WORKSOUT 團隊亦踏出一步,開創自家品牌 Cour.age,把喜愛的美學概念分享給大眾,與 WORKSOUT 店一樣,打造出首爾獨有的街頭時裝風格。
WORKSOUT
20-4 Seolleung-ro 157-gil
Gangnam-gu
Seoul
South Ko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