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村世紀公開 visvim 鞋履設計之源-原住民 Moccasins 收藏
除了您腳上的 FBT 以外,鞋櫃中不少的設計其實源自於此。

在認識 visvim 主理人中村世紀的品牌設計時,第一印象往往是其鞋履設計,不論是著名的 FBT、Folk、Hockney、Yucca 上,設計都忠於美洲原住民的 Moccasins 鞋型。Moccasins 一詞源於北美洲 Cree 及 Algonquian 原住民部落,意思為「鞋」,其設計多變,但不同地區留下的版型都有同一共通點,就是以 1 塊過的軟皮製成前鞋面,再加上 U 型或橢圓形皮革的簡單設計。在部落中的女性會拿男性打獵得到的獸皮,以手縫上這兩塊皮革,再加上配襯而成。中村世紀在穿梭不同國度旅行時,發覺包裹腳掌的觸感非常重要,而 Moccasins 的簡易包裹製法,加上輕易穿脫的著法,對此產生了興趣去研究。
Moccasins 在不同的地區部落上,出現了不同的功用及設計的變種。如在森林中只需以短筒來隔開茂密野草,同時多數會在鞋面上出植物、烏獸的紋理修飾;在靠北方的地區,當然會加入獸毛作保溫,高筒剪裁去接駁著褲管,有些 Moccasins 會以襪套形式穿進另外一雙鞋中;在沙石較多的地區,鞋頭設計加強厚度,又或是形成「兔嘴巴」一樣的左右縫合細節。Moccasins 在反出來皮革部份,大多也會以羽毛、Trade Beads(用作交換的珠子)、紅藍絲綢作修飾,部份加上流蘇,又或是在後跟位置有縫合的皮繩細節。從 Moccasins 上看到不存在於該地的原材料(如珠子、布料),能突顯其部落與不同文化交流的資料,這些都融入於中村世紀的「旅人」設計當中。
著名的 FBT 鞋款,就是中村於音樂團隊 Fun Boy Three 成員 Terry Hall 腳上的 Moccasins 得到靈感。並非說只有中村世紀才能詮釋 Moccasins 的歷史,其實在紳士鞋 Loafer 這種輕鬆穿脫的方式,和常見在工靴的 Moc Toe 前鞋面縫線,都是採用了 Moccasins 的傳統。中村世紀明顯希望把傳統重塑,除了加入現代化的鞋底,亦盡量保留傳統製法,如以「植物鞣法」取代之前所用的「鉻鞣法」,去保留皮革與腳掌的觸感。這種從植物萃取出的澀質來鞣製,是人類最古老的製革法,特點是能讓皮膚直接接觸的環保皮革,對人體無害。不過過程中要把皮放入不同濃度的鞣劑中浸泡多次,而且現時只有極少數工廠負責這種技術,這種技術費時而且昂貴。可見中村沒有忘記初衷,希望一步一步完成最高品質的現代 Moccas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