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初上陸!HYPEBEAST 獨家專訪日本指標性派對企劃「Getting Better」
2016 年正式邁入第 20 年,邀請三位主腦對談日本音樂市場的現狀













以 THE BEATLES 專輯中的歌曲為名,由片平實領軍的搖滾派對企劃「Getting Better」,這回來到了台灣的南國高雄,於駁二 Live Warehouse 展開一場生猛直送的音樂派對。本次與片平實同行來台的兩位 Guest DJ ,分別是日本知名音樂雜誌《MUSICA》創辦人鹿野淳,與在台灣日本皆享有超高人氣的「凜冽時雨」鼓手 Pierre 中野。儘管本次海外公演僅限台灣高雄一場, 但 HYPEBEASET Taiwan 幸運地於開演前,獨家訪問到三位主腦,除了談音樂外,也談談他們對於全球音樂市場的各種看法。
「想讓大家體驗多種享受音樂的方法。 」- 片平實
不同於亞洲其他國家夜店,主要以電音與嘻哈音樂為主,「搖滾」一直是日本 DJ 十分鍾情的音樂元素。其中,自下北澤 Live House 發跡的「Getting Better」,便是其代表之一。當初會想要製作出「Getting Better」這個企劃的主因,是因為片平實在 1994 年前往英國參加了 Oasis 的演唱會,結束後因為想把同樣的音樂感動帶回日本,於是創立了「Getting Better」。20 年來,「Getting Better」隨著音樂潮流的變化,廣幅的合作對象包含樂團、歌手與DJ,以及年年革新的活動主題,逐漸構築其獨一無二的音樂文化,更讓「Getting Better」成為日本各音樂祭的派對專場。
成立至今,從最北的北海道札幌到南國沖繩,小至 Live House 大至大型音樂祭,遍地都有「Getting Better」的足跡。片平實認為,真正的好的表演者,不應該拘泥於表演場地,反倒是應該從各種場地的形態與特性,找尋到相對應的表演方式,讓聽眾倘佯於音樂之中。「舉例來說,在日本的大城市如東京、大阪,聽眾對於派對,包含樂曲、放歌的形式比較熟悉,確實會較快投入其中。但像是
郊區的地方型表演場地,雖然聽眾一開始會有點害羞,但過一陣子,他們會自己找出自己享受音樂的方式,這是我覺得非常有趣的地方。」對片平實來說,「Getting Better」的創立,其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為了讓聽眾尋找出更多種享受音樂的方法。
同樣的,本次的客座 DJ ,同時也是音樂雜誌《MUSICA》創辦人的鹿野淳也表示,就如同自己最喜歡的樂團 New Order 一般,在 1980 年代曾經風靡一時的 New Order ,樂團曲風結合了後龐克與電子舞曲,而這種音樂元素也是 New Order 從一場又一場的表演之中,不斷摸索而產生的。同理可證,「Getting Better」也是一樣,藉由不斷地融合新的音樂元素,進化成一種專屬於「Getting Better」的音樂氣氛。
「日本的音樂產業有自己的規則在運行。」- 鹿野淳
配合本次巡演,「Getting Better」也同時推出集二十年於大成的精選輯《Rock the Best》。回顧「Getting Better」20 年歷史,幾乎每次的巡迴都會推出一張專輯,這點其實也是目前日本音樂市場,與全球音樂市場最大的不同點,那就是實體唱片在日本持續熱銷。根據日本唱片協會統計,日本花錢購買實體唱片的佔比接近 80%,這數字不僅是遠高於歐美市場的全球最高數字,同時甚至比前年成長約九個百分點。觀察日本音樂市場多年的鹿野淳認為,造成這個原因主要是因為日本音樂的相關法律,其實從 40 年前便建立起來,所以即便在現今全球數位化浪潮來襲,許多歐美唱片公司大量提供免費試聽或提供下載,在日本也受限於相關法規而難以推行。
筆者認為日本對於實體商品的偏愛,有部分來自大和民族 DNA 的偏執。因為實體唱片的存在,就賣方來說更容易控制包含製作、定價、發行的流程,同時在日本如 TSUTAYA 類型的影音租售連鎖店依舊十分盛行,在出租存在的同時,意味消費者仍舊需要實體唱片,這同時也為日本音樂市場帶來更多機會。
「看著與我們說著不同語言的人,能夠流利的唱著日文歌曲,台灣人對於日本的音樂接受度這麼高,我確實很驚訝。」 – Pierre 中野
「Getting Better」在成立 20 年後,首次的海外巡演挑選了台灣為第一站,其實也並不意外,畢竟日本與台灣的淵源深厚,特別是在流行的部分,1990 年代台灣吹起了一股「哈日」風潮,無論是日劇、J-POP 乃至於裏原宿的服裝品牌,都在台灣大受歡迎,直至現今,台灣對日本文化的接受度仍舊十分買單,受訪時三人也提到這點「許多日本樂團朋友來台灣作表演時,發現大家都能跟著哼唱日本歌曲。」Pierre 中野的表情看來十分訝異。就某種程度來說,這也是台日持續友好的表徵。
訪談結束後,筆者與三人閒聊喜歡的服裝品牌,片平實喜歡 RUDE GALLERY 、Pierre 中野則推薦龐克迷最愛的 Vivienne Westwood ,這兩個品牌同樣都是圍繞音樂為主題而誕生的牌子。似乎所有音樂人都有一個特性,那就是生活中所有的人事物,都會繞著音樂為中心打轉。也許,對他們來說,生活就像 RUDE GALLERY 的主題一樣 – Music is everything。 成功突破 20 年金字塔障礙的 「Getting Better」,在結束台灣場後,將返回日本繼續全國巡演。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這裡瞭解更多「Getting Better」的過去、現在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