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Special Event】Apple 新品發佈會全面回顧
Multi-Touch Bar 會是 MacBook Pro 上的「雞肋」嗎?

萬眾期待的 Apple 新品發佈會正式揭幕,備受關注的新款 MacBook Pro 終於亮相,全新的「Multi-Touch Bar」設計,評價褒貶不。聯想起前一天剛剛用 Surface Studio 和 Surface Dial 驚艷世界的 Microsoft,Apple 這次的「創新」讓很多業內人士感到失望,可以預見的是,這對最強勁敵的「宿命對決」將越來越白熱化,而兩大公司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未來電腦的發展方向。下面 HYPEBEAST 就為大家帶來 Apple 這場發佈會的重點回顧。
Apple TV
作為本次發佈會的「開胃菜」,Apple TV 終於也迎來顛覆性更新,發佈會上 Tim Cook 直言「TV 的未來就是 Apps」,目前 Apple TV 已經擁有 8,000 個應用,包括《Real Racing 3》在內的 2,000 款遊戲,以及超過 1,600 家電視供應商爲 Apple TV 提供視頻節目,全面豐富用戶的家庭娛樂體驗。除此之外,Apple TV 還與 Twitter 實現整合,在包括 NFL、NBA 和 NHL 等體育賽事在內的視頻流媒體直播中嵌入推文,並以側邊滾動的方式,實時展示網友熱議,而評論內容的形式包括文本、圖片,甚至視頻回放,大大的增加了電視直播的交互性。
TV App
Apple 還在發佈會上推出一款名叫「TV」的全新應用,雖然名字簡單粗暴,卻再次將 Apple 超強的「整合」能力詮釋的淋漓盡致。這 App 可以在 iPhone、iPad 和 Apple TV 之間進行內容同步,並且連通了幾乎所有視頻 App 的內容,讓用戶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出門在外,都可以獲得無縫的觀看體驗。對于電視這一純粹的視頻媒體消費平台來說,Apple 再一次展示出超前的理念。
Apple MacBook Pro
相比於每年都會升級一次的 iPhone,MacBook 的更新週期更長,同時意味著消費者的期待也就更高。新版 MacBook Pro 在外觀方面進一步「瘦身」,其中 13 吋只有 14.9mm 厚,甚至比 MacBook Air 更薄,而 15 吋版本只有 15.5mm 厚,Apple 仍在不斷推動製作工藝的極限。
其他設計方面,Trackpad 觸控板的面積增加一倍;鍵盤採用了全新升級的第二代 Butterfly Mechanism 蝶式鍵盤;全新 Retina 顯示屏在光亮度、對比度和色彩都有極大提升;續航力為 10 小時;而大家頗為關心的接口方面,雖然取消了經典的磁力充電口,卻設有最多 4 個 USB Type-C Thunderbolt 3 接口,用戶可通過任意端口充電,iPhone 上慘遭「淘汰」的耳機接口得以保留。除此之外,Touch ID 的加入將允許用戶通過指紋解鎖電腦、切換帳戶和在線支付,頗為實用。
當晚最大亮點非「Multi-Touch Bar」莫屬,作為本次升級的核心重點,這個鍵盤頂部細長「觸控條」的出現,將為用戶提供快捷回覆、編輯和預覽,以及系統功能調節等功能,從而打破「鼠標加鍵盤」的傳統交互模式,這一點其實與 Surface Dial 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雖然兩者在外觀型態方面有著很大差異。
當然,也有質疑者表示 Multi-Touch Bar 的出現,會讓用戶腦中根深蒂固的傳統交互邏輯產生混亂,不斷在觸控條、屏幕、鍵盤和鼠標之間切換,反而會使工作效率降低。與此同時 Multi-Touch Bar 的功能也不夠完善,甚至在很多方面與 Trackpad 重合,倒不如直接配備「觸控屏」來的實在。那麼 Multi-Touch Bar 的實際使用效果究竟如何呢,還得留到大家上手後自己去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