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注目創作單位 Places+Faces
席捲網絡時尚熱潮之單位。













創立於 2013 年,Places+Faces 以呈現時尚名人及活動時刻,席捲網絡世界及 Instagram,包括走訪創作單位的後台及團員,製作成一系列的影像及 Gif 紀錄。除了圖像以外,Places+Faces 亦開設了官方 Youtube Channel,用遊記形式介紹各地的文化活動。多位名人如 Travi$ Scott、Ian Connor、Skepta、水原希子亦出現於他們的作品之中,漸漸提升了 Places+Faces 在時尚圈的名氣,其名字下產品系列及展覽已經在國外興起熱潮。今回 HYPEBEAST 邀請 Places+Faces 的團員作訪談,介紹一下這個計劃的起源及發展。
為何會萌生 Places+Faces 的構思?可以介紹一下團員嗎?
一切起始於 2013 年的紐約,我們並非專業攝影師,但總會帶著相機到各個活動及派對之中,留下一些精彩時刻,後來 Ciesay 提議設立 Places+Faces-以地點及人物為主的系列,並由 Soulz 在倫敦合作參與,集合作品到 Tumblr 網誌上。
為何選擇以 Gif 圖像作紀錄?
我們對 3-D Gif 攝影非常有興趣,而且行內沒有太多攝影師作過嘗試,所以一有機會我們會選擇這種創作方式去紀錄事件。
可否簡單介紹你們的 Youtube Channel?
我們經常會出外旅遊,所以就想到以影片紀錄我們在旅途上遇到的一事一物,再以系列形式分享給讀者,讓人了解 Places+Faces 的所見所聞。
那服飾系列會是你們的未來發展方向嗎?
起初,我們只是製作小量產品,帶上我們的表演或旅途上,作為團員參與活動時宣傳 Places+Faces 的途徑。久而久之,在各地的朋友也希望得到這些產品,驅使我們推出服飾系列,放在網絡上公開發售。後來反應相當熱烈,話雖如此,時裝路線並非我們的主要目標,但作為擴闊 Places+Faces 知名度的確是不錯的方式。
團員對 Places+Faces 有甚麼期望?
我們沒有太多計劃,不會因為要發展而影響我們享受旅遊的過程,大概是保持現有的內容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