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藝術駭客」劉勃麟 - 談論「隱形」藝術創作與最新個展《光和眼睛的距離》
有著「隱形人」之稱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劉勃麟於 5 月 23 日將最新個展《光和眼睛的距離》帶到了上海的 Magda















有著「隱形人」之稱的中國當代藝術家劉勃麟於 5 月 23 日將最新個展《光和眼睛的距離》帶到了上海的 Magda Gallery。在這次的展覽中,劉勃麟與我們探討了國家權力虛擬化時代的真實性,他與法國黑客團隊合作,化身「藝術駭客」把各個政府網站原有的圖片替換成自己的新作品。今回他也不再是全身「隱形」,通過手裡的一盞燈,試圖照亮真實的世界。在與 HYPEBEAST 的對話中,劉勃麟除了剖析《光和眼睛的距離》背後的內涵外,更談及了「隱形」之路的起因、對於非議的態度,以及分享了藝術創作的過程。完整專訪內容不妨於以下閱讀,而這次的展覽也將持續到 6 月 27 日結束。
是什麼原因開啟了您的「隱形」藝術之路,想通過這種特別的方式來傳達什麼信息?
2005 年,10 年前的時候,我當時作為藝術家有一個工作室,但被政府強拆了,之後內心覺得受到挫折,就像用這種自己主動消失的方式來表達一種抗議。其實從那時候開始,就進行了一系列這方面的創作。
您的作品總是充滿著比較強烈的政治因素,而這有時會招來一些非議,您對非議的態度是?
其實我在作品裡表達都是中國社會發展的狀況,甚至是經濟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像污染、下崗以及食品安全問題等等,不僅僅是政治上的涵義,更是一個全人類的概念。
看過您作品的人都會對創作方式充滿好奇心。能否跟我們分享一下您在創作每個作品時,大概會經過多少步程序,以及這當中會遇到哪些比較棘手的挑戰?
從技術角度,相對簡單一些,我選擇一個背景和角度,站在那,然後由助手來幫我畫。把我的身體當作一張畫布,把後面擋住的東西在前面呈現出來。從攝影看來,這個人消失了,基本上就是這樣的過程。但困難的是,比如陽光太強,陰影會導致亮部和暗部的對比,所以天氣是一個問題,像今天陰天,不下雨就十分適合。還有一次印象特別深刻,零下兩度我還得拍攝作品,每一筆往身上畫的時候,都像刀在劃。像氣溫、大風和下雨,都是會制約到創作的因素。
在這次《光和眼睛的距離》中,您不再是全身隱形,手裡拿著一盞燈,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
這一次的作品,我是在全球找一些政府網站,專門找了法國的黑客團隊來黑進他們的網站。主要是在網絡時代對於真實的思考,通過這盞燈來照亮真實世界的概念。
像当中以烟囱和鱼翅为背景的,都非常明了地表现出对于社会和环境的看法,而其中一张以年轻人练街舞作背景的,则稍显含蓄,能否给我们解读一下呢?
其實整一個概念是對於權力虛擬化的思考,一個國家在虛擬世界裡還是存在的,比方說你的微信或微博被刪,這些都是虛擬世界中權力的體現,並不會說你在虛擬空間裡就自由了。第二個我考慮的是照片的權力,在這個自媒體時代,誰都可以拍照,但一旦照片到了政府網站,就具備了一定的權力。就像這次我和黑客團隊的合作,我們一放上去,就被打下來,這樣一直循環。
這一次您運用黑客技術來展示自己的新作品。您覺得網絡對於藝術有什麼深遠影響?
網絡的影響不僅僅是對於網絡,而是對於人類,我覺得網絡給人類帶來了巨大改變。
在過去幾年,您曾與時尚雜誌和品牌有過一些合作。在您眼中,時尚和藝術的關係如何?
無論時尚還是藝術,都是在設計這個大框架裡邊,內涵其實是相通的,緊密關聯在一起。像 Valentino 與我合作完了以後,從 2011 年到現在 4 年,持續有在推出迷彩系列,設計師 Pierpaolo Piccioli 告訴我,他們就是和我合作後受到啟發。
那未來还会有與時尚相關的創作計劃嗎?
緣份來了,擋都擋不住。(笑)
最後,您對於中國當代藝術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在互聯網時代,開放是一個大趨勢,藝術對於精神的思考、對於生活的判斷和引導是越來越明確的,所以我覺得,中國當代藝術更具有活力和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