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 iPad Pro- 誰人之日常?
Q2. Teaser Video 提出 Redefining Tablet,新定義呢?經 120 小時測試後,答案在此。

答案 1:任何人,除了工作狂
答案 2:旗艦 Tablet 在影音享受之餘,必須有獨特工作技能,2015 年 11 月 15 日起生效。
幾年前,Apple 的黃金陣式鮮明 - iPod Touch,隨身音樂庫;iPhone,全天候資訊中心;iPad,居家旅行影音享受;Mac 家族,定點創作室。iPod Touch 幾乎是單純接收內容,相反 Mac 重點製造內容。這個仿如業界共識的 Line Up 本來無往而不利,但大眾對 Phablet 的需求,催生高速運算的萬能 iPhone Plus,這個前題下,單單更快更輕的新 iPad,已不足以滿足公眾期望,所以 Apple 將 Creative 光環加冕到 iPad Pro 上,Apple Pencil 與 Smart Keyboard 就是那個冠與鑽。此舉把 Tablet 提升至另一層次。雖然如此,繼績沿用 iOS 的 iPad Pro,並非以 Surface Pro 為假想敵,抗衡白領為主客群的任務,Apple 相信加入了 New MacBook 的 MacBook 家族經已夠打。分析至此,是時候介紹 iPad Pro 加入新配件有多強大。
Smart Keyboard
iPad Pro 之前,坊間早有對應的 iPad Keyboard,但反應準繩不如 Smart Keyboard 理想。Smart Keyboard 並非以藍芽連接,iPad Pro 設有 3 個金屬接觸點 Smart Connector 傳送訊號與電流,令打字過程一如同樣 64 鍵的 Magic Keyboard 般流暢,打字時指頭反應俱佳,除了防水防污物料應用而改變觸感外,兩者間的差異只在按鍵的回彈力度。直接從 iPad Pro 取電的好處是毋須囤積充電器,讓 Smart Keyboard 可同時繹演簡潔保護套。但為了保持輕巧與傳統 Case Cover 設計,Smart Keyboard 只有一個工作角度,這對工作狂相當關鍵,而用 iOS 處理這篇文章所花的時間氣力,是 MacBook Air 的 3 倍。
Apple Pencil
同樣地,有極高評價的 Pencil by 53 桃木畫筆等產品早已存在,只是未能打進主流視線。但閱過 Jony Ive 講解 Apple Pencil 的設計專訪,大概明白 Apple 在此花了多少心血。須知道講究起來,一枝筆的長短到重心平衡都有學問。Apple Pencil 比任何 HB 鉛筆重一點,亦非傳統六角型,外型更似原子筆,用料堅實,重心掌控良好。一如以往,Apple 總能將操控做到依從直覺水平,一下筆 iPad Pro 就上墨,力度感應優秀。但要釋放 Apple Pencil 潛力,暫時以這 5 個 App 做得最好。對於 Lightning 充電的懷疑,Apple 希望做到一個充電器服侍所有配件,亦細心加設變換器滿足用家。其實 Apple Pencil 電力持久,一般用量可一星期充一次電,就算無電也可 15 秒 iPad 取電用 30 分鐘。
iPad Pro
64 bit A9X 晶片已經在運算速度超越了 iPhone 6s,加上 M9 動態協同處理器,進一步鞏固視聽娛樂質素,新機 Speaker 還增至 4 個,不論 iPad 擺放狀態,向下一對專注低音,向上一對則兼顧高中低音,交織的 Surround Sound 一旦盡開,隔籬鄰舍即時「被分享」同步聽戲聽歌,音量比 MacBook Air 更強。若論影音表現,其他 Tablet 是迷你影院,iPad Pro 是銅鑼灣 JP,這樣能合理化與 Laptop 看齊的 12’9 寸超大屏幕與 1.59 磅重量,不過單靠手力支持看一個 MV 還好,動軋 2 小時的電影?肯定比 Plank 更辛苦。
總結是,iPad Pro 大躍進地快了輕了聲大了畫質高了,但少了 Pencil 與 Keyboard 加持,就如無冕之王。既然付得起 7 千多買主機,那 2 千元的創意光環是非買不可的。當然,經 Apple 帶動後,像 Paper & Pencil by 53 等配件選擇會陸續登場,而要發揮 Apple Pencil 所有潛能,Note 大概未能勝任,官方會否推出一個專用 App?大家拭目以待。與此同時,大家可在此重溫 iPad Pro 的應用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