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Études Studio 創作總監 Jérémie Egry
創作單位 Études studio 登陸 Harvey Nichols 。



2012 年創立的 Études Studio 有別於一般品牌,以別樹一幟的創作單位形式躍上世界時裝舞台。品牌的幾個標誌性細節令人印象難忘,如藍白色調、É 字簽名、帽子配飾、闊身剪裁等等。此外,Études Studio 每季都選出單品與藝術家合作,如 Robin Cameron、Pia Howell、Jessica Eaton 等,一方面讓品牌帶來新鮮感,同時推廣藝術時裝文化。發展至今雖只短短三年,六位主理人依然合作無間,趁著 Études Studio 登陸 Harvey Nichols,HBHK 團隊特意訪問創作總監 Jérémie Egry,了解這個創意巨輪的運作。
Études Studio 是怎樣創立的?
我與另一位創作總監 Aurélien Arbet 在 17 歲時已經認識了,起初我們以平面設計為主,參與 Graffiti 、 Art-direction 等工作,亦創立過 Hixsept 、 Je Suis une Bande de Jeunes 等單位,主力藝術及攝影範疇。逐漸,我們聚集了一群志趣相投的好友,就是現在的 Études Studio 成員了。我們現在有 6 個成員,除了策劃、宣傳及銷售外,也負責出版、藝術指導及時裝設計。我們遊走於巴黎及紐約,靠不斷溝通及各司其職,才能有今天的成果。
為何想到將藝術加進時裝裡?
這是很自然的發展,我和 Aurélien 對熱愛藝術,覺得應該必需要推動藝術文化。起初我們認為攝影、藝術、出版及時裝都是非常獨立的媒介,後來,在創作過程中發現能彼此刺激,於是我們把自己定位在這幾種媒介的中央。
那麼,最近合作的藝術家是誰?
最近與美國攝影師 Daniel Everett 合作,我們非常喜歡他的抽象建築攝影,他收集很多旅遊時的建築物照片,並創作了一系列難以猜測其出處的作品,就像模擬城市一樣。我們在 Day to Day 系列用上他的作品,亦將會推出攝影集。
Études Studio 已發表到第七個系列,背後的理念是甚麼?
這個系列最初主要描繪「時間」這個概念。在實踐時,我們取材於航空公司的平面設計、世界各地的工作服、又嘗試加入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廿四小時等元素,同時與 Daniel Everett 合作,構成穿越時間及城市規限的服裝系列。
是次為 Harvey Nichols 創作一系列的限定產品,也會以品牌的經典元素為主嗎?
對,我們採用品牌的藍色作主調,重塑近幾季少見的 É 字設計。另外,我們用的字體一直都是設計大師 Adrian Frutiger 的作品,他的黑體貫穿活板及數位印刷的年代,對各種創作的基礎都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很可惜 Frutiger 在今年九月去世了。
Études Studio 在未來有何計劃?
我們將會繼續與藝術家合作,也會推出攝影刊物,但最大的計劃是希望在紐約設立藝廊,作為藝術家的集中地,希望能發掘更多有潛力的創意工作事,以及為他們提供一個平台去發展及交流。
Harvey Nichols
中環置地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