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街頭風格是如何感染傳統的高爾夫文化?
淺談新世代高爾夫文化的崛起。

高爾夫運動不僅在「後 Tiger Woods 時代」重新尋找定位,也在重塑其服飾風格。近年來,這項運動的時尚版圖掀起劇變,街頭潮流與鄉村俱樂部傳統激烈碰撞,甚至在某些鞋盒上,兩者奇妙共存。
以 FootJoy 為例,這家高爾夫鞋履最具歷史底蘊的品牌,近年透過一系列前瞻性、時尚導向的聯名,為經典鞋款注入新意。過去的合作包括 FJ by Jon Buscemi 擁抱奢華、Todd Snyder 融入男士正裝、以及 Metalwood Studio 探索街頭與 Harris Tweed 傳統。然而,2025 年第二波聯名來襲,FootJoy 攜手 Aimé Leon Dore 打造全新企劃,卻讓人注意到一個缺席的名字:Metalwood Studio。作為過去兩季的創意夥伴,Metalwood 與 FootJoy 的聯名——常與 2 月 Genesis 邀請賽連繫——為現代高爾夫鞋履帶來大膽創新的能量。這次悄然「消失」,是否暗示高爾夫文化風向的轉變?儘管聯名話題熱度與銷售表現亮眼,這對組合總給人「衝突多於融合」的感覺。
2023 年,Metalwood 的聯名企劃以義大利西部片片場為背景,拍攝一組充滿美國懷舊情調的照片。此舉雖具趣味,卻據傳在 FootJoy 較傳統的企業文化中引發議論。這些照片最終未登上 FootJoy 官方社群,品牌僅使用簡潔的電商產品圖,聯名系列也僅在 Metalwood 官網獨家販售。
到了 2024 年,Metalwood 創辦人暨創意總監 Cole Young 改變策略,為聯名鞋款加入編織紋護邊設計。這次的廣告以模特穿著不合身的西裝褲與外套,置身冷調的辦公室場景,似對 FootJoy 的典型客群投以揶揄評論。是否真有弦外之音不得而知,但不難想像 FootJoy 內部對此有些保留。照片同樣僅現身 Metalwood 平台,FootJoy 僅使用單張白底產品圖,銷售管道仍限於 Metalwood 的直營客群與少數 FootJoy 內部人士。
同年夏天,雙方再度合作推出一款「老爸鞋」風格的高爾夫球鞋,延續懷舊情懷,甚至找來 Young 的父親擔綱廣告主角。然而,這份趣味創意仍未在 FootJoy 端獲得顯著曝光。廣告素材未現身 FootJoy 社群,原訂搭配美國公開賽與 Pinehurst 現場活動的發布計畫,也悄然延至 7 月下旬。
或許這正是 FootJoy 的策略:謹慎、保守,專注核心客群。單純的時程安排也可能是原因。但 FootJoy 對其他合作夥伴的熱烈擁抱,卻透露出不同訊息。Buscemi x FootJoy 獲得全面宣傳,包括聯名貼文、生活風格影像,甚至有球星 Adam Scott 加持。Aimé Leon Dore 的合作同樣備受重視,廣告企劃展現雙方創意的高度契合。
這兩個品牌讓 FootJoy 在保留傳統的同時,汲取文化資本。它們訴諸奢華與克制,而非顛覆,對一個在時尚與傳統間尋求平衡的品牌來說,是更安全的選擇。FootJoy 並未退出高爾夫時尚對話,只是聚焦於不同細分市場。
放眼全局,FootJoy 的聯名策略更像是一場重新定位,而非單一轉向,強調其性能故事。球星 Justin Thomas 從經典 Premiere Series 轉向更運動風的 HyperFlex,甚至表示後者助他提升擊球距離。在 RBC Heritage 賽事贏得近 $400 萬美金後,這項轉換似乎合理。就連曾是 Premiere Series 非官方代言人的 Tiger Woods,如今也穿上自創品牌 Sun Day Red 的鞋款。
與此同時,消費者品味正分化。生活風格與性能高爾夫服飾的界線擴大,混合設計的空間縮小。雖然連帽衫、T 恤與工裝褲蔚為潮流,但多數俱樂部仍不允許此類服裝。年輕一代受 YouTube 高爾夫網紅與 Trackman 數據影響,更重視實用性而非美學。
其他高爾夫相關品牌也在轉型。MANORS 兩年前從純生活風格品牌重啟,轉向技術導向。連早期顛覆高爾夫服飾規範的 Malbon,也在簽下 Jason Day 全身贊助後,更加注重性能。
對 Metalwood 來說,真正的舞台似乎在球場之外。其經銷商名單更像時尚精品店與滑板店,而非高爾夫專賣店。如果 FootJoy 的優勢在於為職業選手打造裝備,Metalwood 的價值則在於將高爾夫文化引入從未接觸過這項運動的族群。其聯名如今更像是文化線索,而非單純產品線,提醒人們高爾夫是品牌 DNA 的一部分。
因此,與 FootJoy 的分道揚鑣或許無可避免。這段合作未以新聞稿終結,只是靜靜被時間淡忘。但它留下一個更耐人尋味的問題:在一個風格與性能同樣定義身份的運動中,未來的高爾夫樣貌,將由誰來定義?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